硬管联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572065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硬管联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上常用的软硬管联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工业上流体(液体、气体)的传送总需要软、硬管联接。特别在流体有较高压力情况下,软硬管的联接结构必须保证其稳定及流体无泄漏。常用的软硬管联接结构是由软管(1)、套管(2)、管芯(3)、外接管(4)组成,(

图1),套管(2)套在软管(1)外,芯管(3)位于软管(1)内,芯管与软管紧配合,芯管(3)穿出套管(2)底侧面中心孔,芯管是金属硬管,与外接金属硬管(4)焊接形成软硬管联接结构。传统的结构当流体压力超过芯管(3)与软管(1)的摩擦力时,芯管(3)与软管(1)之间会有缝隙形成泄漏。甚至芯管(1)随着流体流动而脱离软管(1)而导致联接结构破坏。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耐压、结构稳定、无泄漏的软硬管联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软、硬管联接结构由软管、套管、硬管组成,套管是有底侧面的圆柱筒壳,底侧面有中心孔,软管端部位于圆柱筒壳内,硬管的一部份位于软管中心孔内,称为硬管内端,另一部份位于套管底侧面外,称为硬管外端,硬管内端上有内凸缘,硬管外端上有外凸缘,二凸缘紧压套管的内、外底侧面,套管柱向侧面上加压有嵌入型周向塑变花痕。
联接结构的制造方法是 I.按需要选定硬管外端直径D2。II.将硬管(4)用模具锁定后,用冲模冷挤压,挤压出外凸缘。III.按软管中心孔配合需要,用冲模冷挤压,调正硬管(4)内端外径D1(当D2>D1时外压,D1>D2时内挤)。IV.将硬管内端插入套管底侧面中心孔内,外凸缘紧贴套管外底侧面,锁定硬管外端,再用冲模冷挤压,挤压出内凸缘。V.将软管插入套管内,同时硬管内端插入软管中心孔。VI.在套管外表面,用型模加压形成嵌入型周向塑变花痕。
套管柱向侧面上的嵌入型塑变花痕,也使套管与软管有天牙交错嵌入型结合部,增加了套管与软管、硬管内端三者的摩擦力,提高结合部的稳定牢固,加上二凸缘将套管挤压固定,形成稳定、牢固的软硬管联接结构,完成发明任务。
图1是常用的软硬管联接结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3硬管实施例图4是制造方法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常用的软硬管联接结构是由软管(1)、套管(2)、芯管(3)、硬管(4)组成,套管(2)是一个有底侧面的圆柱筒壳,软管位于套管内,套管底侧面上有中心孔,芯管(3)位于软管(1)中心孔内,芯管(3)伸出套管(2)底侧面外,芯管(3)是金属硬管,与外接金属硬管用焊接工艺联接,从而形成软硬管联接结构(图1)。
本发明提出的软硬管联接结构,去除芯管与外接硬管的分体及焊接结构,软硬管联接结构由软管(1)、套管(2)、硬管(4)组成,软管(1)局端部位于套管(2)内,端面与套管(2)底内侧面相贴,硬管(4)内端位于软管中心孔内,硬管(3)外端位于套管(2)底侧面外,硬管(4)内端有内凸缘(5),硬管(4)外端有外凸缘(6),二凸缘紧压套管的内、外底侧面,呈紧压一体结构,套管(2)柱向侧面上加压有周向塑变花痕(7),使套管(2)与软管(1)有嵌入型交错结合部。
硬管(4)内端的外径D1可以与硬管(4)外端外径D2相同,也可以不同,即D1不等于D2。D1可大于D2,也可以D2大于D1。
硬管(4)的内、外凸缘是挤压凸缘。采用挤压工艺先后挤压而成。软硬管联接结构的制造方法是I.按需要选定硬管(4)外端外径D2。II.将硬管(4)用模具锁定后,用冲模冷挤压,挤压出外凸缘(6)(图4a)。III.按软管(1)内孔配合需要用冲模冷挤压调正硬管(4)内端外径D1(当D2>D1时外压,D1>D2时内挤)(图4b)。IV.将硬管(4)内端插入套管中心孔内,外凸缘(6)紧贴套管底外侧面(图4c)。V.锁定硬管(4)外端,再用冲模冷挤压,挤压出内凸缘(5)(图4d),VI.将软管(1)插入套管(2)内,同时硬管内端插入软管(1)中心孔内。VII.在套管(2)外表面用型模加压,形成嵌入型周向塑变花痕(7)。
上述本方法适用于软管(1)内径与硬管(4)外径不配套,无法以软管内径选出适合配合尺寸的硬管。若软管中心孔尺寸有现有规格的可配合时,则制造工艺中无需调正工艺,制造方法为I.按软管(1)内径配合需要,选定硬管(4)外径D1,II.将硬管(4)用模具锁定后,用冲模冷挤压,挤压出外凸缘(6)(图4a),III.将硬管插入套管中心孔内,外凸缘(6)紧贴套管底外侧面(图4c),IV.用冲模冷挤压再挤压出内凸缘(5)(图4d),V.将软管(1)插入套管(2),同时硬管(4)内端插入软管(2)中心孔内,VI.在套管(2)外表面用型模加压,形成嵌入型周向塑变花痕(7)。
软硬管联接结构的硬管、套管材料可以是铝、铝合金、紫铜、铜合金或低炭钢或高塑性的有色及黑色金属材料。
本发明软硬联接结构,将传统的芯管与外接硬管合二为一,去除了芯管与外接硬管的焊接结构,从而消除了焊接工艺可能带来的不足,简化了结构,更主要的是提高了硬管与套管联接的稳定性及耐压性,呈一体结构,加上套管上的嵌入型塑变花痕,增加了套管、硬管、软管三者的结合度,阻止了三者的相对位移,有较大的结合稳定性,从而防止使用中高压流体的泄漏,提高了气密性,去除了三者脱离的可能性。实验证实流体压力在5.0MPa时100%无泄漏。三者脱离的拉脱力在25MPa以上。套管上的嵌入塑变花痕造型美观。
权利要求
1.一种软硬管联接结构,由软管(1),套管(2),硬管(4)组成,套管(2)是有底侧面的圆柱筒壳,底侧面有中心孔,软管局端部位于套管的圆柱筒壳内,其特征是硬管(4)内端位于软管(1)中心孔内,硬管(4)外端位于套管底侧面外,硬管内端有凸缘(5),硬管外端上有外凸(6),二凸缘紧压套管的内、外二底侧面,套管柱向侧面加压有嵌入型周向塑变花痕。花痕嵌入软管(1)表层。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管联接结构,其特征是硬管(4)内端外径D1与硬管(4)外端外径不同(D1不等于D2)。
3.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管联接结构,其特征是硬管内端外径D1与硬管(4)外端外径D2相同。
4.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管联接结构,其特征是凸缘(5)及凸缘(6)是挤压凸缘。
5.一种软、硬管联接结构的制造方法,软硬管联接结构由软管(1)、套管(2)、硬管(4)组成,套管是有底侧面的圆柱筒壳,底侧面有中心孔,软管(1)局端部位于套管(2)的圆柱筒壳内,其特征是硬管(4)内端位于软管(1)中心孔内,硬管(4)外端位于套管(2)底侧面外,软硬管联接结构的制造方法是I.按需要选定硬管(4)外端外径D2。II.将硬管(4)用模具锁定后,用冲模冷挤压,挤压出外凸缘(6)。III.按软管(2)中心孔配合需要,用冲模冷挤压调整硬管(4)内端外径D1(当D2>D1时外压,D1>D2时内挤)。IV.将硬管(4)内端插入套管(2)底侧面中心孔内、外凸缘(6)紧贴套管(2)外底侧面。V.锁定硬管(4)外端,再用冲模冷挤压挤压出内凸缘(5)。VI.将软管(1)插入套管内,同时硬管(4)内端插入软管(1)中心孔,VII.在套管(2)外表面,用型模挤压出嵌入型周向塑变花痕(7)。
6.一种软、硬管联接结构的制造方法,软硬管联接结构由软管(1)、套管(2)、硬管(4)组成,套管是有底侧面的圆柱筒壳,底侧面有中心孔,软管(1)局端部位于套管(2)的圆柱筒壳内,其特征是硬管(4)内端位于软管(1)中心孔内,硬管(4)外端位于套管(2)底侧面外,软硬管联接结构的制造方法是 I.按软管内径配合需要,选取硬管(4)外径D1。II.将硬管(4)用模具锁定后,用冲模冷挤压,挤压出外凸缘(6)。III.将硬管(4)内端插入套管(2)底侧面中心孔内,套管(2)外底侧面紧贴凸缘(6),IV.硬管(4)外端用模具锁定后,同样用冲模冷挤压,在紧贴套管(2)内底侧面处挤压出内凸缘(5),V.将软管(1)插入套管(2),同时硬管(4)内端插入软管中心孔,VI.在套管(2)外表面用型模加压,形成嵌入型周向塑变花痕(7)。
7.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管联接结构,其特征是套管(2)、硬管(4)材料是铝。
8.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管联接结构,其特征是套管(2),硬管(4)材料是紫铜。
9.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管联接结构其特征是套管(2)、硬管(4)材料是铝合金。
10.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管联接结构,其特征是套管(2)、硬管(4)材料是铜合金。
全文摘要
一种软硬管联接结构,由软管(1),套管(2),硬管(4)组成,套管是有底侧面的圆柱筒壳,底侧面有中心孔,软管局端部位于套管的圆柱管壳内,硬管内端位于软管中心孔内,硬管外端位于套管底侧面外,硬管内端有内凸缘(5),硬管外端有外凸缘(6),二凸缘紧压套管的内、外二底侧面,套管柱向侧面加压有嵌入型周向塑变花痕,花痕嵌入软管(1)表层。外观精致,结构稳定、耐压,无泄漏。
文档编号F16L33/22GK1127338SQ95112709
公开日1996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28日
发明者蒋建卫, 乐嘉齐 申请人:蒋建卫, 乐嘉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