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6769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阀,属气阀技术领域。
目前的气阀主要有冲气和排气两种功能,没有彻底的封气功能,如量血压、冲气球所用的气阀就属这种情况。有的虽有封气功能,但不适宜用此阀冲气、排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集冲气、封气、排气三功能于一体的气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的。该气阀,由旋钮1,顶针2,支座3,阀体5,位于该阀体上的气孔6,进气孔8,出气孔10和位于支座3上的排气孔7构成,其特殊之处是,在阀体5内设既与进气孔8相通,又通过气孔6与出气孔10相通的斜进气孔9,在顶针2上设封气圈4。
本实用新型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是,在所述的气孔6内设有弹簧12,在弹簧12与顶针2之间设密封球11,顶针2的下端面与密封球11吻合相触。弹簧12和密封球11的设置,既增大了对顶针的上推力,从而使排气速度增大,又增大了封气效果,而且这时顶针2的上部可以通过螺纹与旋钮1连接,也可以不与旋钮1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二种较好的实施方式是,在顶针2的中下部套有弹簧12。该弹簧的主要作用是,对顶针施加上推力,使旋钮1在逐渐脱离支座3的过程中,上推顶针2,使该顶针的锥体脱离气孔6,从而达到排气的目的。这时的旋钮1可以通过螺纹与顶针2的上部连接,也可以不与顶针2的上部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进气孔8与出气孔10不直接相通,而是通过斜进气孔9和气孔6再与出气孔10相通,而气孔6是进气、封气、排气必经之路,当顶针2封住气孔6时,进气孔8与出气孔10不相通;由于封气圈4的作用,出气孔10与出气孔7也不相通,因此,使气阀有了完全的封气功能。当在气孔6内嵌有弹簧12,在弹簧12与顶针2之间有密封球11时,密封球11与气孔6接触紧密,使该气阀的密封性进一步增强,排气速度加快。


图1-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该技术解决方案。
实施例1,参考图1。该气阀支座3的下部与阀体5的上部为过盈配合,使支座3与阀体5固定连接为一体,顶针2下部为锥体,顶针2的中下部设有圆周槽,圆周槽上嵌有封气圈4,其上部设有螺纹。顶针2位于支座3的孔内。旋钮1既与顶针2上部为螺纹连接,又与支座3的上部为螺纹连接。进气孔8通过斜进气孔9与气孔6相通,气孔6与出气孔10相通。
工作原理是,冲气时,逆时针转动旋钮1,旋钮1带动顶针2沿支座3上移,顶针2的锥体脱离与气孔6孔壁的接触,这时进气孔8通过斜进气孔9和气孔6与出气孔10相通,封气圈4仍位于出气孔7之下,此时为气阀的冲气状态。顺时针转动旋钮1,旋钮1带动顶针2沿支座3下移,直至顶针2的锥体紧紧封闭气孔6,这时,出气孔10与斜进气孔9,进气孔8,出气孔7不通,气阀处于封闭状态。排气时,将旋钮1逆时针方向旋转,该旋钮带动顶针2沿支座3向上移动,这时顶针2的锥体逐渐脱离气孔6,当顶针上的封气圈4上移到出气孔7的上部时,气体可经出气孔7排出气阀。
实施例2,参考图2。这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改进的一种气阀。主要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区别点是①顶针2下部不是锥体,而是与密封球11相吻合的凹面;②气孔6的孔径加大,深度加深;③在气孔6内嵌有弹簧12;④在弹簧12上端面(气孔6口)与顶针2之间设有密封球11。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点是,这里的封气是通过密封球11来达到的。而在实施例1中是通过顶针2的锥体来达到的。当顺时针转动旋钮1时,旋钮1带动顶针2下移,顶针2通过密封球11压缩弹簧12,直至密封球11紧紧盖住气孔6,使出气孔10与气孔7、8、9隔断,气阀处于封气状态。逆时针转动旋钮1,顶针2在旋钮1带动下上移,密封球11在弹簧12的作用下上移,逐渐脱离气孔6,当顶针2上的密封圈4上移到出气孔7以上时,气阀处于排气状态。冲气状态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相比,结构较复杂,但密封性好,封气效果更理想。
实施例3,参考图3。该气阀的主要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点是,①、顶针2分成上粗、下细的两段,下段的端部带锥体,下段串有弹簧12,该弹簧12的上端与顶针2上段的下端面相触,并被其限位;②、旋钮1只与支座3为螺纹连接,不与顶针2的上部连接,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工作原理是冲气时,逆时针转动旋钮1,该旋钮逐渐减少对顶针2的压力,顶针2在弹簧12的作用下上移,直至其锥体脱离气孔6的孔壁,而密封圈4仍位于出气孔7的下部,此为气阀的冲气状态,气体可通过进气孔8、斜进气孔9,气孔6进入出气孔10。封气时,顺时针转动旋钮1,该旋钮沿支座3下移,并给顶针2施加压力,同时顶针2克服弹簧弹力逐渐靠近气孔6,当顶针2的锥体与气孔6孔壁紧密接触时,出气孔10与气孔7、8、9隔断,气阀处于封气状态。排气时,逆时针转动旋钮1,旋钮1沿支座3上移,该旋钮逐渐减少对顶针2的压力,直至完全撤除对顶针2的压力,则顶针2在弹簧12的作用下上移,当顶针2上的封气圈4上移到出气孔7的上部时,出气孔10通过气孔6与出气孔7相通,气阀处于排气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气阀,它由旋钮(1),顶针(2),支座(3),阀体(5),位于该阀体上的气孔(6),进气孔(8),出气孔(10)和位于支座(3)上的排气孔(7)构成,其特征是,在阀体(5)内设既与进气孔(8)相通,又通过气孔(6)与气孔(10)相通的斜进气孔(9),在顶针(2)上设封气圈(4)。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阀,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气孔(6)内设有弹簧(12),在弹簧(12)与顶针(2)之间设密封球(11),顶针(2)的下端面与密封球(11)吻合相触。
3.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阀,其特征是,在顶针(2)的中下部套有弹簧(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阀,该气阀由旋钮1,顶针2,支座3,阀体5,气孔6,进气孔8,出气孔7、10组成,其特点是,在阀体5上设既与进气孔8相通,又通过气孔6与出气孔10相通的斜进气孔9,在顶针2上设封气圈4。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集充气、封气、排气三功能于一体,适宜于需充气、封气、排气的场合使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气阀。
文档编号F16K15/20GK2263248SQ9624879
公开日1997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27日
发明者慕香春, 史丽华, 赵清福, 邹世国, 高百丽 申请人:赵清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