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式电流变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7720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筒式电流变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各种汽车、装甲车及坦克的悬挂装置,也可用于发动机支座等其他减震系统中。
目前,国外的车辆悬挂系统中多采用双筒液压减振器,这种减振器最多只能实现三级阻尼控制。我国普遍应用的减振器仍属于被动减振器,不能实现阻尼力的快速调节,因此不能根据路面条件的不同及时提供适度的阻尼力,影响乘车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现阶段关于电流变减振器的研究大多处于结构设想和计算机模拟的阶段,亦有少数能初步实现快速阻尼力调节的具体结构问世。可参见SAE报告910744和SAE报告881134,中国专利No93240175.9。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上述已有的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电流变减振器。它通过改变流道间的电场来改变流道中的电流变液体的抗剪应力,从而调节阻尼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这种筒式电流变减振器,包括内筒、中筒、外筒、上、下端盖、活塞和活塞杆,外筒内套中筒,中筒内套内筒,内筒上部与下部沿周边均布设有至少4个小孔E,中筒与内筒顶端上装有绝缘盖,绝缘盖上部外套有上端盖,上端盖外端与外筒固连,上端盖上装有密封盖,内筒中的实心活塞杆下端装有活塞,活塞杆上端穿出绝缘盖与密封盖,且与连接环固连,中筒与内筒下端装有下部凹进的下绝缘盖,下绝缘盖上设有常通孔和补偿阀,下绝缘盖下部开有通油口,下绝缘盖底部装下端盖,下端盖外端与外筒固连,下端盖底端固连连接环。
本发明与已有的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本发明属于主动减振器,能够根据车辆行驶条件的不同,快速准确地提供适度的阻尼力,明显改善乘车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满足车辆对悬架的高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同


图1所示
图1是减振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结构为下端盖1、O型密封圈2、下绝缘盖3、常通孔4、补偿阀5、螺母6、活塞7、活塞杆8、外筒9、中筒10、内筒11、密封圈12、连接环13、尼龙衬套14、螺钉15、密封盖16、上端盖17、绝缘盖18、通油口19、上腔A、下腔B、环形间隙C、储液腔D、小孔E。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这种筒式电流变减振器,包括内筒11、中筒10、外筒9、上、下端盖17、1、活塞7和活塞杆8,外筒9内套中筒10,中筒10内套内筒11,内筒11上部与下部沿周边均布设有至少4个小孔E,中筒10与内筒11顶端上装有绝缘盖18,绝缘盖上部外套有上端盖17,上端盖17外端与外筒9固连,上端盖17上装有密封盖16,内筒11中的实心活塞杆8下端装有活塞7,活塞杆8底端有螺母6将活塞7固紧。活塞将内筒分为上腔A和下腔B,活塞杆8上端穿出绝缘盖18与密封盖16,且与连接环13固连,中筒10与内筒11下端装有下部凹进的下绝缘盖3,下绝缘盖3上设有常通孔4和补偿阀5,下绝缘盖1下部壁上开有通油口19,下绝缘盖3底部装下端盖1,下端盖1外端与外筒9固连,下端盖1底端固连连接环13。
内筒上部及下部周边开有小孔E,这使得液体可通过中筒与内筒间的环形间隙C在A、B腔中流动。绝缘盖18上有o型密封圈2及o型密封圈12,绝缘盖18的内孔起到对活塞杆8的导向作用。下端盖1通过螺纹与外筒9连接,同时对下绝缘盖3起到固定作用。下端盖1上的o型密封圈2封住油液不外漏。下端盖1上焊接连接环13,连接环13内套有尼龙衬套14。上端盖17通过螺纹与外筒9连接,拧紧时可将绝缘盖18固紧。密封盖16通过螺钉15固紧在上端盖17上,密封盖16的作用是固紧密封圈12,同时使连接环13与上端盖17绝缘。
使用时减振器内灌满油液,将电压正极加在活塞杆上,外筒接地。这样内筒通过活塞变为电极正极,中筒通过外筒接地变成电极负极,环形间隙C间形成电场。在通电状态下,当活塞在内筒中向下运动时,一小部分电流变液体先通过下绝缘盖3上的常通孔4,再经下部的通油口19进入储油腔D,大部分电流变液体通过内筒两端的孔E进入经环形间隙C时,其抗剪应力增大,产生较大的流动阻力,增大了A、B腔间的压差。电场变化则电流变液体的抗剪应力变化,从而使A、B腔间的压差发生变化,调节了阻尼力。当活塞向上运动时,补偿阀5打开,D腔的电流变液体通过它补偿B腔,同时A腔的电流变液体通过环形间隙C经内筒上的小孔E流入B腔,与活塞向上运动相似,电场使得阻尼力变大。由于电场连续变化可使电流变液体的抗剪应力连续变化,因此电场的连续变化可导致减振器阻尼力的连续变化。
在不通电状态下,当活塞在内筒中上下运动时,C腔无电场,则电流变液体通过C腔时抗剪应力不发生变化,此时提供的阻尼力最小。反之,如果C腔的电场最大时,电流变液体流经C腔时抗剪应力最大,此时产生最高的阻尼力。
权利要求1.一种筒式电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11、中筒10、外筒9上、下端盖17、1、活塞7和活塞杆8,外筒9内套中筒10,中筒10内套内筒11,内筒11上部与下部沿周边均布设有至少4个小孔E,中筒10与内筒11顶端上装有绝缘盖18,绝缘盖上部外套有上端盖17,上端盖17外端与外筒9固连,上端盖17上装有密封盖16,内筒11中的实心活塞杆8下端装有活塞7,活塞杆8上端穿出绝缘盖18与密封盖16,且与连接环13固连,中筒10与内筒11下端装有下部凹进的下绝缘盖3,下绝缘盖3上设有常通孔4和补偿阀5,下绝缘盖1下部开有通油口19,下绝缘盖3底部装下端盖1,下端盖1外端与外筒9固连,下端盖1底端固连连接环13。
专利摘要一种筒式电流变减振器,用于各种汽车、装甲车及坦克的悬挂装置,也可用于发动机支座等其他减震系统中。该减振器包括内筒、中筒、外筒、活塞和活塞杆,内筒中装带活塞的活塞杆,内筒上部与下部沿周边均布设有小孔,内筒套在中筒内,中筒套在外筒内;这种减振器能够根据车辆行驶条件的不同,快速准确地提供适度的阻尼力,明显改善乘车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满足车辆对悬架的高要求。
文档编号F16F9/10GK2289907SQ97200698
公开日1998年9月2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22日
发明者李天剑, 魏宸官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