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子凸轮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8038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子凸轮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器,特别是一种滚子凸轮变速器。
现有技术中变速器主要是利用啮合齿轮对传动比的改变,来变化传动速度和力矩,变速器设置了若干齿轮通过换档互相搭配获得不同的传动比。传动比大,为降低速度,增大扭矩。传动比小,为增大速度,降低扭矩,从而满足不同牵引力的需要。汽车变速器,目前主要有两种,即机械式变速器和带同步器的变速器,带同步器的变速器,由于各档齿轮为常啮合齿轮,加上同步器换档更方便,减少齿端冲击和磨损,但变速操作与机械式变速器无重大改变,变速操作,变速杆要作横向和纵向两次扳动,而且要求手脚配合,即离合器,加速板配合要得当,这样的操作对初学者是个难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子凸轮变速器,该变速器换档操作为手动加电控,按速度梯度变速杆在一直线上推拉,实现变速的切换,行驶中换档,无需离合器和加速板的配合,运行平稳,档位正确清晰,操作简便,结构比同步变速器简单,由于凸轮轴作轴向位移及回转就能实现换档,易于实现前进档有级变速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箱体、输入轴、凸轮轴、中间轴、可调式摩擦制动器、齿轮、滚子、凸轮、单向电磁式摩擦离合器、挂轮、倒档惰轮、二轴、手动按钮、倒档限位器、档位定位装置、操纵杆、常开触头、行程开关、时间继电器线圈、常开触头、电磁式摩擦离合器线圈、惰轮轴组成,输入轴(2)上安装齿轮(3),齿轮(3)与中间轴(7)上的齿轮(4)啮合,在中间轴(7)上滑套各档齿轮(9)(10)(11)(12)(15)(16)(17),这些齿轮与二轴(22)上齿轮处于常啮合状态,中间轴(7)为空心轴,在中间轴(7)内装有凸轮轴(6),凸轮轴上有凸轮(14),凸轮轴左端装有可调摩擦制动器(5),中间轴(7)的右端装有单向电磁式摩擦离合器(18),在凸轮轴(6)右端安装操纵杆(26),操纵杆与档位定位装置(25)配合,在挂轮箱(20)内的惰轮轴(29)上安装挂轮(19)和倒档惰轮(21)。中间轴(7)沿轴向在圆柱面上均布七个与圆柱滚子(13)配合的槽孔,各槽孔与对应的各档齿轮按其工作位置装配在中间轴(7)上,在槽孔内安装复位弹簧(30)。可调摩擦制动器(5)的定片定位在中间轴(7)的轴端上,动片定位于凸轮轴(6)的键槽上。单向电磁式摩擦离合器(18)的定片定位于凸轮轴(6)的键槽上,动片定位在挂轮(19)端面上。操纵杆(26)上端手柄上有点动按钮(23)和定位销(27)。档位定位装置(25)上有档位定位孔,与中间轴(7)上的槽孔一一对应,上方有倒档限位器,档位定位孔上有常开触头(28)。进档常开触头闭合。电磁式摩擦离合器控制电路图,是由常开触头(28)、行程开关(8)或手动按钮(23)和时间继电器线圈(31)和电源串联成回路;常开触头(32)、电磁式摩擦离合器吸引线圈(33)和电源组成回路。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变速操纵方式,驾驶技术要求更简单易掌握,变速杆由横向、纵向操作,变成单一的纵向操作,操作简便,变速操作,无需离合器和加速板配合就能进档,档位正确清晰,控制凸轮轴的轴向移动和周向回转就能实现换档,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前进档变速自动化。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
图1的轴向剖视图;附图3是附
图1横断面剖视图;附图4是附图2的A-A剖视图;附图5是电磁式摩擦离合器控制电路图;附图6是中间轴档位槽孔周向分布图;附图7是中间轴档位槽孔轴向分布图;附图8是解放CA141变速器操纵杆各档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
图1所示,在输入轴(2)上安装齿轮(3),齿轮(3)与中间轴(7)上的齿轮(4)啮合,发动机动力从输入轴(2)输入,由输入轴(2)上的齿轮(3),传给齿轮(4),齿轮(4)带动中间轴(7),中间轴(7)上各档齿轮(9)(10)(11)(12)(15)(16)(17)均滑套在该轴上,这些齿轮与二轴(22)上的齿轮处于常啮合状态,中间轴为空心轴,沿轴向在圆柱面上均布七上与圆柱滚子(13)配合的槽孔,即七个档位轴槽孔,各档轴槽与对应的各档齿轮按其工作位置装配在中间轴上,在槽孔内安装复位弹簧(30)。
中间轴内装有凸轮轴(6),凸轮轴上有一凸轮(14),凸轮轴左端装有可调摩擦制动器(5),制动器的定片定位在中间轴端上,动片定位于凸轮轴的键槽上,中间轴右端装有单向电磁式摩擦离合器(18),定片定位于凸轮轴键槽,动片定位在挂轮(19)端面上,凸轮轴可作轴向移动,使凸轮进入需要的档位,凸轮轴可作周向运动,凸轮产生的角位移推动滚子(13)进入槽孔,实现挂档。
摩擦制动器的作用,它能产生一个摩擦力矩M1,使凸轮轴与中间轴结合一体,凸轮不产生周向角位移,阻止挂档滚子向径向滑移,以防掉档。
单向电磁摩擦离合器的作用,当该离合器线圈(33)通电,离合器(18)闭合与挂轮(19)结合为一体,挂轮的运动通过电磁摩擦产生的摩擦力矩M2(M2>M1),在挂轮(19)带动下克服M1的阻力矩,使凸轮相对中间轴产生角位移,推动滚子进入齿轮毂槽。
操纵杆(26)前后推拉,凸轮轴(6)相对中间轴(7),作轴向位移,操纵杆进入的档位与凸轮进入的档位一一对应,操纵杆进入档位时,常开触点(28)闭合,电磁离合器(18)闭合,在挂轮(19)带动下,使凸轮产生角位移,推滚子进入齿轮的毂槽,实现挂档。
操纵手柄上有手动按钮(23),按下按钮可直接导通电磁式摩擦离合器,在挂不上档使用时,它可调整凸轮角位置,而后推拉操纵杆可顺利进入档位。
如附图5所示,由常开手动按钮(23)、行程开关(8)、常开触点(28)、时间继电器线圈(31)、时间继电器延时断开的常开触头(32)、电磁式摩擦离合器吸引线圈(33)和电源,组成电磁式摩擦离合器控制电路图。当时间继电器线圈(31)通电,时间继电器常开触头(32)闭合,延时2-3秒,电磁式摩擦离合器线圈(33)导通,摩擦离合器(18)动作,通过挂轮(19)带动凸轮轴(6)回转,凸轮(14)推动滚子(13)进入齿轮毂槽(挂档)。
权利要求1.一种滚子凸轮变速器,由箱体、输入轴、凸轮轴、中间轴、可调式摩擦制动器、齿轮、滚子、凸轮、单向电磁式摩擦离合器、挂轮、倒档惰轮、二轴、手动按钮、倒档限位器、档位定位装置、操纵杆、常开触头、行程开关、时间继电器线圈、常开触头、电磁式摩擦离合器线圈、惰轮轴组成,其特征在于输入轴(2)上安装齿轮(3),齿轮(3)与中间轴(7)上的齿轮(4)啮合,在中间轴(7)上滑套各档齿轮(9)(10)(11)(12)(15)(16)(17),这些齿轮与二轴(22)上齿轮处于常啮合状态,中间轴(7)为空心轴,在中间轴(7)内装有凸轮轴(6),凸轮轴上有凸轮(14),凸轮轴左端装有可调摩擦制动器(5),中间轴(7)的右端装有单向电磁式摩擦离合器(18),在凸轮轴(6)右端安装操纵杆(26),操纵杆与档位定位装置(25)配合,在挂轮箱(20)内的惰轮轴(29)上安装挂轮(19)和倒档惰轮(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子凸轮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中间轴(7)沿轴向在圆柱面上均布七个与圆柱滚子(13)配合的槽孔,各槽孔与对应的各档齿轮按其工作位置装配在中间轴(7)上,在槽孔内安装复位弹簧(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子凸轮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可调摩擦制动器(5)的定片定位在中间轴(7)的轴端上,动片定位于凸轮轴(6)的键槽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子凸轮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单向电磁式摩擦离合器(18)的定片定位于凸轮轴(6)的键槽上,动片定位在挂轮(19)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子凸轮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操纵杆(26)上端手柄上有点动按钮(23)和定位销(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子凸轮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档位定位装置(25)上有档位定位孔,与中间轴(7)上的槽孔一一对应,上方有倒档限位器,档位定位孔上有常开触头(28),进档常开触头闭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子凸轮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电磁式摩擦离合器控制电路图,是由常开触头(28)、行程开关(8)或手动按钮(23)和时间继电器线圈(31)和电源串联成回路;常开触头(32)、电磁式摩擦离合器吸引线圈(33)和电源组成回路。
专利摘要一种滚子凸轮变速器,属于汽车变速器。在输入轴(2)上安装齿轮(3),与中间轴(7)上的齿轮(4)啮合,在中间轴上均布七个与滚子(13)配合的槽孔,并滑套各档齿轮,这些齿轮与二轴(22)上齿轮处于常啮合状态,在中间轴内装有凸轮轴(6),凸轮轴上有凸轮(14),凸轮轴左端装有制动器(5),右端装有离合器(18)和操纵杆(26),该变速器换档操作为手动加电控,操纵杆在一直线上推拉,实现变速的切换,行驶中换档,无需离合器和加速板的配合,运行平稳,档位正确清晰,操作简便。
文档编号F16H37/00GK2288310SQ9721014
公开日1998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6日
发明者宋永厚 申请人:宋永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