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形组件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547847阅读:来源:国知局
述散热器软管保护部件6能够视作“波纹管”、“局部波纹管”等。
[0100]散热器软管保护部件6形成为使得沿着管轴向不设置狭缝这样的形状(即,不存在轴向狭缝)。不设置狭缝的原因是防止水侵入散热器软管保护部件6以及提高防水性能。不设置狭缝的另一个原因是防止覆盖有金属部件5的热源4从弯曲部分突出。不设置狭缝的又一个原因是获得散热器软管保护部件6的刚度的提高。另外,散热器软管保护部件6优选地形成为使得在周向上不形成接口这样的形状。原因与狭缝的相同。
[0101]在能够满足上述要点的范围内,散热器软管保护部件6可以在预定的位置处分害J。在这种情况下,分离部件经由粘合、焊接或者用于连接分割部件的后装接部件而一体地形成。在使用后装接部件使分割部件的一体化的结构中,优选地,在热源4与覆盖热源4的金属部件5之间不存在间隙。
[0102]非柔性管部10形成为非弯曲部(非弯曲部表示不具有主动柔性的部分)。非柔性管部10形成为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直线形状。非柔性管部10的形状不限于圆形横截面,并且可以是轨道状的横截面、椭圆形横截面或者圆形横截面。
[0103]如图1(a)至2(b)中所示,非柔性管部10形成为直线形状。由于该原因,非柔性管部10能够称为“直管部”、“直部”等。相比于柔性管部9,非柔性管部10形成为刚性部分。非柔性管部10安置在其匹配配对装接部的形状的位置处,并且非柔性管部10形成为具有使得其匹配配对装接部的形状的长度。非柔性管部10以这样的方式形成:相比于柔性管部9,内表面8具有与覆盖有金属部件5的热源4的大的接触面积。即,非柔性管部10以这样的方式形成:相比于柔性管部9,在管轴向上每单位长度的接触面积是大的。具体地,非柔性管部10形成为具有不带有凹部和凸部的平坦表面。
[0104]在实施例1中,设置了多个非柔性管部10,并且这些非柔性管部10中的一个非柔性管部形成为长的(参考图2(a))。由于该非柔性管部10形成为长的,所以能够进一步增加非柔性管部10与覆盖有金属部件5的热源4之间的接触面积。在露出到空气的位置处安置长的非柔性管部10在散热时是有效的。
[0105]利用上述构造和结构,如图1(b)所示,金属部件5将热量从热源4导出到外部。由于金属部件5与散热器软管保护部件6的非柔性管部10的内表面8接触,所以引出的热量传递到散热器软管保护部件6的主体。热量在由箭头H所示的方向上移动,并且最后,热量从散热器软管保护部件6的外表面7散发(换句话说,散热)。
[0106]如参考图1 (a)至2(b)所述,在散热器软管单元I中,由于能够经由非柔性管部10的内表面8增加接触面积,所以从热源4产生的热量能够充分地传递到散热器软管保护部件6并且散热。
[0107]在散热器软管单元I中,由于散热器软管保护部件6由具有良好的辐射率的树脂制成,所以相比于由纯金属制成的散热器软管保护部件6,能够防止热量限制在散热器软管保护部件6中。
[0108](实施例2)
[0109]后文中,将参考图3(a)和3(b)描述实施例2。图3 (a)和3 (b)是示出作为实施例2的线形组件的线束的视图,图3(a)是纵截面图,并且图3(b)是示出图3(a)中的热量的运动的视图。
[0110]在图3(a)和3(b)中,参考标记21表示等同于线形组件的线束。此处,线束21是高压线束(即,高压导电线束),其布设在混合动力车辆(可以是电动车辆或者普通车辆)中。
[0111]线束21布设成使逆变器单元(未示出)和蓄电池(未示出)电连接。逆变器单元安装在发动机室中,并且蓄电池安装在车辆的后部中。线束21布设在车辆底板区域中的车辆的前部与后部之间。因此,线束21形成为长的。
[0112]逆变器单元(未示出)和蓄电池(未示出)等同于所谓的结构体。散热器软管单元I装接到这些结构体。散热器软管单S1具有露出到结构体的外部的部分。即,散热器软管单元I装接到结构体的内部和外部。该构造与后文将描述的实施例3中的构造相同。
[0113]线束21包括高压导电路径(即,热源)22和外部部件(即,热源保护部件)23,该外部部件23容纳并且保护高压导电路径22。
[0114]高压导电路径22包括:两个高压电路24 ;屏蔽部件(即,金属部件)25,其覆盖两个高压电路24;以及护套(S卩,热源覆盖部件)26,其设置在屏蔽部件25的外侧上。该构造仅是示例。此处,高压电路24是公知的高压电线,并且包括导体(S卩,热源主体)27和用于覆盖导体27的绝缘体(即,热源覆盖部件)28。
[0115]导体27由铜、铜合金、铝、铝合金或者这些材料的合金制成。导体27可以具有如下导体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导体结构:其中单元线绞合在一起的导体结构;具有矩形横截面或者圆形横截面的条状导体结构(例如,具有扁平单元芯线或者圆形单元芯线的导体结构,而且电线具有条状)。通过在导体27的外表面上挤压成型绝缘体28 (由具有绝缘性能的树脂材料制成)而形成导体27。
[0116]此处,屏蔽部件25是电磁屏蔽部件(即,充当抵抗电磁波的措施的屏蔽部件),其共同地覆盖两个高压电路24,并且采用公知的多条单元线编织成的筒状编织物。屏蔽部件25形成为具有与两个高压电路24的全长大致相同的长度。例如,在材料能够充当抵抗电磁波的措施的范围内,屏蔽部件25可以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箔或者包含金属箔的部件组成。
[0117]屏蔽部件25在夹置在绝缘体28与护套26之间的同时,安置在热源覆盖部件中。
[0118]通过在屏蔽部件25的外侧上挤压成型具有绝缘性能以及预定的厚度的树脂材料而形成护套26,并且护套26安置在高压导电路径22的最外层中。可以不设置护套26,并且屏蔽部件25可以安置在最外层中。
[0119]外部部件23是实施例1中的散热器软管保护部件6 (参考图1(a)至2(b))的变形。即,通过将散热器软管保护部件6修改成扁平的并且具有轨道状横截面而形成外部部件23。参考标记29表示外部部件23的非柔性管部(即,第二管本体部)。参考标记30表示非柔性管部的外表面,并且参考标记31表示非柔性管部的内表面。
[0120]由于非柔性管部29形成为扁平的,所以平坦表面32形成在内表面31中。平坦表面32是不具有弯曲表面的平坦表面,并且不具有凹部和凸部。平坦表面32能够与高压导电路径22表面接触,从而增加接触面积。
[0121]利用上述构造和结构,与其通电相关而从导体27产生的热量由于屏蔽部件25而被引导至护套26。由于护套26与外部部件23的非柔性管部29的内表面31 (即,平坦表面32)表面接触,所以引出的热量传递到外部部件23的主体。热量在由箭头H所示的方向上运动,并且最终,热量从外部部件23的外表面30散发(换句话说,散热)。
[0122]如参考图3(a)和3(b)所述,在线束21中,由于能够经由非柔性管部29的内表面31而增加接触面积,由于从高压导电路径22产生的热量能够充分地传递到外部部件23并且散热。
[0123]在线束21中,由于外部部件23由具有良好的辐射率的树脂制成,所以与由纯金属制成的外部部件23相比,能够防止热量限制在外部部件23中。
[0124]关于线束21的布设路径,当长的非柔性管部29,即具有与热源的大的接触面积的部分安置在车辆底板区域中时,能够充分地散热。
[0125]另外,当长的非柔性管部29安置在车辆底板区域中时,非柔性管部29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并且从而仅高压导电路径22的重量使得其能够与非柔性管部29的内表面31 (即,平坦表面32)接触。
[0126](实施例3)
[0127]后文中,将参考图4(a)至4(b)描述实施例3。图4(a)和4(b)是示出作为实施例3的线形组件的线束的视图,图4(a)是纵截面图,并且图4(b)是示出对比实例的纵截面图。
[0128]在图4(a)中,参考标记41表示等同于线形组件的线束。线束41布设成使逆变器单元(未示出)与电动机单元(未示出)电连接。线束41包括三个高压导电路径(S卩,热源)42和扁平外部部件(即,热源保护部件)43,该外部部件43容纳并且保护横向排列的三个高压导电路径15,并且具有轨道状横截面。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