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阀锰合金弹簧岛礁海风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555789阅读:来源:国知局
口衬板面729的延伸 夹角线与所述的圆柱轴710轴心线相重叠。
[0035]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阀体扇形弧面763轴心线与所述的圆柱轴710轴心线相 重叠,所述的阀体圆凹弧面762轴心线与所述的圆柱轴710轴心线相重叠。
[0036]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阀芯圆管弧面782轴心线与所述的圆柱轴710轴心线相 重叠,所述的阀芯扇形弧面783轴心线与所述的圆柱轴710轴心线相重叠。
[0037]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阀芯圆管弧面782与所述的阀体圆凹弧面762之间的间 隙为4至5毫米;所述的阀芯扇形柱体725的阀芯扇形弧面783与所述的阀体扇形弧面763 之间的间隙为4至5毫米;所述的阀芯扇形柱体725的阀芯扇形侧面785与所述的端盖内 平面798之间的间隙为4至5毫米。
[0038] 所述的阀芯进口衬板面728和所述的阀芯出口衬板面729有厚度为1. 1毫米的陶 瓷村板,该陶瓷村板具有耐磨功能。
[0039] 所述的陶瓷村板采用氮化硅陶瓷,该氮化硅陶瓷以(氮化硅)为基料,配以 矿化剂MgO(氧化镁)、BaCXK,(碳酸钡)及结合粘土组成,并且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含 量为ShX:: 93.6%;MgO: 1.7%%; BaC〇? : 2.3%;结合粘土 :2.4%; 该氮化硅陶瓷衬板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上述各材料按一定配比掺合以后,压制成型,在 1727°C高温下煅烧成型;而后用粘结剂将其与工程橡胶体表面粘结呈一体。
[0040] 根据以上配比及方法制作的氮化硅陶瓷衬板,在1727°c高温煅烧下形成一种新型 的钢玉材料,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出其主要晶相为刚玉,并夹有少量莫来石和玻璃相,其莫氏 硬度大于7、小于8,不仅具有良好的强度而且还有很好的耐磨性能。
[0041] 阀体进口覆盖层738和阀体出口覆盖层739的厚度为1. 6毫米,阀体进口覆盖层 738和阀体出口覆盖层739所采用的锰合金钢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Mn(锰):15%、 Mo(钼):2. 8%、W(钨):2. 5%、A1 (铝):2. 4%、Cr(铬):2. 3、Nb(铌):1. 5%、C(碳):1. 2%, 余量为Fe(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杂质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Si(硅)为0. 17%、S(硫) 为0. 009%、P(磷)为0. 014%;锰合金钢的主要性能参数为:洛氏硬度HRC值为51. 5。该锰 合金钢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的特性。
[0042] 用氧炔焰将锰合金粉末喷在内螺接阀体730的阀体进口覆盖层738和阀体出口覆 盖层739所处部位表面后,将内螺接阀体730整个放入密闭电炉中,同时以5L/min的流 量往炉内输入氮气,然后加热至ll〇〇°C后断电断气,随炉冷却至210°C时出炉,即完成内螺 接阀体730的阀体进口覆盖层738和阀体出口覆盖层739的喷焊。
[0043] 内螺接阀体730水平布置,阀体出口覆盖层739与阀体出口覆盖层739之间的夹 角为92度,阀芯进口衬板面728与阀芯出口衬板面729之间的夹角为52度。正向流动时, 流体推力将阀芯扇形柱体725的阀芯出口衬板面729顺时针旋转20度就能贴到阀体出口 覆盖层739上,使得圆形流道口 721对准出口弯管731 ;流体从环形流道口 722经变形流道 788后,汇集到圆形流道口 721的流体从出口弯管731处流出;逆向流动时,流体推力将阀 芯扇形柱体725的阀芯进口衬板面728逆时针旋转20度就能贴到阀体出口覆盖层739上, 由于环形流道口 722与进口弯管732错开,流体从圆形流道口 721经变形流道788后,被阻 止在环形流道口 722,无法从进口弯管732处流出,使得本发明整体部件中无弹簧等任何阻 碍零件,就能实现单向流动功能。
[0044] 圆形流道口 721直径等于出口弯管731流道直径;阀芯出口衬板面729上有出口 面密封圈槽751,出口面密封圈槽751直径大于出口弯管731流道直径11毫米。
[0045] 环形流道口 722内圈直径比进口弯管732流道直径大24毫米;进口面密封圈槽 752直径小于环形流道口 722内圈直径9毫米,进口面密封圈槽752直径大于进口弯管732 流道直径9毫米。
[0046] 阀芯圆管弧面782与阀体圆凹弧面762之间的间隙为4毫米;阀芯扇形柱体725 的阀芯扇形弧面783与阀体扇形弧面763之间的间隙为4毫米;阀芯扇形柱体725的阀芯 扇形侧面785与端盖内平面798之间的间隙为4毫米。
[0047] 三叶连接筋744的单叶厚度为圆形流道口 721直径的1/14。环形流道口 722的流 道外圆直径为195毫米,环形流道口 722的流道内圆直径为144毫米;圆形流道口 721的直 径为126毫米,三叶连接筋744的单叶厚度为9毫米。环形流道口 722的流通截面积与圆 形流道口 721的流通截面积之间近似相等。
[0048] 一、阀体组装过程: (一)、将摆转阀芯720放入内螺接阀体730之中,阀芯圆管弧面782位于阀体圆凹弧面 762之中。
[0049] 圆柱轴710外圆穿过摆转阀芯720的阀芯圆孔781可旋转滑动配合。
[0050] 两只外端盖790的外盖轴孔791上的定轴密封圈槽759内预先放好密封圈,让两 只外端盖790的端盖内平面798分别朝向内螺接阀体730两侧的阀体侧平面736,外盖轴孔 791对准圆柱轴710。
[0051] 40颗紧固螺钉770分别穿过外端盖790的端盖沉孔797与内螺接阀体730的阀 体侧平面736上的螺钉孔727紧固相配合,将外端盖790的端盖内平面798与阀体侧平面 736紧贴密闭。
[0052](二)、阀体管路连接:: 内螺接阀体730上的连接内螺纹737设计,确保与泵吸管上段494以及过滤吸管下段 477可以方便连接且安全可靠。
[0053] 二、本发明的关键零部件双螺接弹簧双向缓冲器445组装过程如下: (一)、所述的螺接活塞杆611光轴一端与双向弹簧座936内孔之间过盈配合固定成一 体,所述的弹簧内筒613光孔一端与第二弹簧座621外圆之间过盈配合固定成一体。
[0054] (二)、先将第二弹簧626从螺接活塞杆611螺纹一端套入,并使第二弹簧626 -端 抵住双向弹簧座936 -侧面,再将螺接活塞杆611上的杆外螺纹625 -端穿越第二弹簧座 621内孔,使得杆外螺纹625与上端卡箍盖809上的上端盖螺孔615相配合紧固。
[0055] (三)、将外筒内螺口 617与上端盖外双螺接627相配合,使得双螺接导向筒612与 双螺接上端盖620之间密封连接固定;将内筒螺接口 191与下端盖外双螺接921相配合,使 得第一弹簧座119与弹簧内筒613之间密封连接固定。
[0056] 实现了,第一弹簧636 -端抵住双向弹簧座936另一侧面,第一弹簧636另一端抵 住第一弹簧座119,安装完毕。
[0057] (四)、整体连接 将六个双螺接弹簧双向缓冲器445上的缓冲器上端头622 ;依次与作业平台10圆周边 上的六个平台铰链444相连接,将双螺接弹簧双向缓冲器445上的缓冲器下端头632依次 与六个固定支脚446相连接。
[0058] 蓄能储存柜448与机电转换机组441之间都有连接导线449,当海风吹动风叶转 轮443旋转,继而带动风轮转轴442旋转,在机电转换机组441内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通过连接导线449将电能储存在蓄能储存柜448之中或是直接提供给岛礁上的人们使用。 机电转换机组441中配备了机电转换机组冷却系统,特别是冷却用泵438前置有水平内螺 纹止回阀490,不但可确保机电转换机组441长期运行不会发热,而且冷却用泵438可以无 需添加引水就可遥控启动,可实现远程自动操控。
[0059] 在海浪冲击下,当双螺接弹簧双向缓冲器445承受着压力负荷之时,双螺接弹簧 双向缓冲器445中的第一弹簧636受压缩,而第二弹簧626被拉伸; 在海浪冲击下,当双螺接弹簧双向缓冲器445承受着拉力负荷之时,则双螺接弹簧双 向缓冲器445中的第一弹簧636被拉伸,而第二弹簧626受压缩。
[0060] 无论受到压力还是受到拉力冲击,双螺接弹簧双向缓冲器445都能够起到缓冲的 作用。
[0061] 图11中,当正向流体从进口弯管732进来,初始流体推动阀芯扇形柱体725的阀 芯出口衬板面729贴紧阀体出口覆盖层739后,流道形成了 :从进口弯管732到环形流道口 722经变形流道788从圆形流道口 721出来,再从出口弯管731出去的顺畅过程。位于出口 面密封圈槽751内的密封圈在阀芯出口衬板面729与阀体出口覆盖层739之间起到密封作 用。阀芯进口衬板面728所受压力大于阀芯出口衬板面729所受压力,确保畅流的正向流 体不会产生回流现象。全过程在持续期间无需额外消耗任何能耗就能维持工作。
[0062] 图12中,当反向流体从出口弯管731进来,初始流体推动阀芯扇形柱体725的阀 芯进口衬板面728贴紧阀体进口覆盖层738后,流道被截止。从出口弯管731到圆形流道 口 721经变形流道788在环形流道口 722时被阀芯进口衬板面728挡住,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