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及方法、导雾结构及其冷风扇或加湿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919653阅读:来源:国知局
雾模式时,步进电机旋转使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重合,包括如下步骤:
[0084]S310:确定所述微动开关是否处于闭合状态,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320,否则进入步骤S330 ;
[0085]S320:所述步进电机顺时针旋转90度;应当注意的是,由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第二顶端出雾通孔和第二侧面出雾通孔的中心线相互垂直,因此步进电机旋转角度为90度。也可以旋转其它的角度,只要能够使第一侧面出雾通道与第二侧面出雾通孔相通即可。
[0086]S330:所述步进电机逆时针转动,待所述微动开关闭合后,所述步进电机再顺时针旋转90度。参见图2,当选择侧面出雾模式时,第二侧面出雾通孔122与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112导通,此时切雾器120密封第一顶端出雾通道111。
[0087]参见图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导雾结构,包括导雾片180和集雾器190,还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所述集雾器190与所述遮雾盖110连通;所述导雾片180为中空结构,导雾片180安装在所述遮雾盖110和所述集雾器190的中间。本实施例中,集雾器190和导雾片180是将其它装置所生成的雾气导入遮雾盖110,在切雾器120的控制下控制出雾部位的。其中,遮雾盖110的通孔部应当和导雾片180的边缘密封,使导雾片180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雾气外泄,且遮雾盖110、导雾片180以及集雾器190组成的整体组成一个出雾通道,雾气管路切换结构控制雾气的流动方向。
[0088]作为一种较佳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冷风扇,该冷风扇包括上述的导雾结构。
[0089]作为一种较佳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加湿器,该加湿器包括上述的导雾结构。
[009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遮雾盖、切雾器和驱动装置; 所述遮雾盖上设置有第一顶端出雾通道和第一侧面出雾通道; 所述切雾器上设置有第二顶端出雾通孔和第二侧面出雾通孔; 所述切雾器安装在所述遮雾盖的内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切雾器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切雾器旋转; 当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重合时,所述雾气从顶端喷出;当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重合时,所述雾气从侧面喷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和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孔的中心线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和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孔的中心线均与所述切雾器的中心轴线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的中心线平行,且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的中心和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的中心的连线与所述切雾器的中心轴线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遮雾盖和所述切雾器之间还设置有切雾器密封圈; 所述切雾器包括主体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和第二侧面出雾通孔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切雾器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切雾器的主体部的外围,且所述切雾器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切雾器与所述遮雾盖之间,在所述切雾器密封圈上设置有第三顶端出雾通孔和第三侧面出雾通孔;所述第三顶端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相配合,所述第三侧面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孔相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雾盖包括通孔部,所述通孔部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 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和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均设置在所述通孔部的顶端,且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和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均与所述容纳空间相通; 所述切雾器安装在所述通孔部的容纳空间中; 所述通孔部的外侧面为驱动装置安装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雾盖还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 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驱动装置安装部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切雾器的连接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步进电机固定架,所述步进电机固定架安装在所述遮雾盖的驱动装置安装部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装置安装部和所述步进电机固定架之间还设置有步进电机密封圈。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步进电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模式选择模块、顶端出雾模块、侧面出雾模块和微动开关; 所述模式选择模块用于选择运行模式; 所述顶端出雾模块用于当选择顶端出雾模式时,控制步进电机旋转使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重合; 所述侧面出雾模块用于当选择侧面出雾模式时,步进电机旋转使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重合; 所述步进电机逆时针转动能够使所述微动开关闭合。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微动开关处于闭合状态。12.—种导雾结构,包括集雾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 所述集雾器与所述遮雾盖连通。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雾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雾片,所述导雾片安装在所述遮雾盖和所述集雾器之间。14.一种冷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导雾结构。15.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导雾结构。16.一种雾气管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lOO:选择运行模式; S200:当选择顶端出雾模式时,步进电机旋转使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重合; S300:当选择侧面出雾模式时,步进电机旋转使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重合。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0当选择顶端出雾模式时,步进电机旋转使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重合,包括如下步骤: S210:确定所述微动开关是否处于闭合状态,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220,否则进入步骤S230 ; S220:所述步进电机不工作; S230:所述步进电机逆时针转动,待所述微动开关闭合后停止转动。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0当选择侧面出雾模式时,步进电机旋转使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重合,包括如下步骤: S310:确定所述微动开关是否处于闭合状态,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320,否则进入步骤S330 ; S320:所述步进电机顺时针旋转90度; S330:所述步进电机逆时针转动,待所述微动开关闭合后,所述步进电机再顺时针旋转90度。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及方法、导雾结构及其冷风扇或加湿器,其中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包括遮雾盖、切雾器和驱动装置;遮雾盖上设置有第一顶端出雾通道和第一侧面出雾通道;所述切雾器上设置有第二顶端出雾通孔和第二侧面出雾通孔;所述切雾器安装在所述遮雾盖的内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切雾器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切雾器旋转;当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重合时,所述雾气从顶端喷出;当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重合时,所述雾气从侧面喷出。本发明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切雾器实现了加湿雾气在不同管道之间输送的切换,使用简单,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IPC分类】F24F13/00, F16K11/072, F16K31/04
【公开号】CN104896144
【申请号】CN201410084075
【发明人】王超杰, 李曙光, 杨勇, 郭润明, 李秀彩, 聂鑫, 宋家林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4年3月7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