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油冷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68153阅读:916来源:国知局
汽车油冷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油冷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现有的汽车油冷器结构,其所采用的接口需从油冷器两端的左、右两侧设计,而往往变速箱上的油冷接口均处于统一位置,为此油冷器的管路需尽可能向同一侧延伸布置,需要增加额外的固定和硬管,增加了生产的复杂程度。另外,如图2所示,油冷器现状态接口适合与橡胶软管插接,利用环箍和管路凸起结构紧固,难以承受较大的压力,限制的变速箱油压的上限值。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油冷器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种汽车油冷器结构,包括左油室、右油室,以及设置在所述左油室和右油室之间的多路散热管,并且相邻散热管之间设置有散热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油室和右油室的底部设置有回油硬管,所述右油室上固定设置有进出油接头,并且所述进出油接头通过接头连接管与所述右油室的底部连通。
[0006]其中,所述进出油接头具有进油管路接口和出油管路接口。
[0007]其中,所述进油管路接口和出油管路接口分别通过螺母与油冷管路接头连接固定,并且以O形密封圈密封。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汽车油冷器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本发明所述的汽车油冷器结构布置更加紧凑,而且散热管和散热带能够设计的更薄,在汽车机舱的有限的空间里,提高了油冷器布置和设计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油冷器结构的示意图。
[0011]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油冷器接口与橡胶软管的插接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实施例1的汽车油冷器结构的示意图。
[0013]图4为图3中进出油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进出油接头与油冷管路接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汽车油冷器结构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油冷器结构,包括左油室2、右油室1,以及设置在所述左油室2和右油室I之间的多路散热管3,并且相邻散热管3之间设置有散热带4。所述左油室2和右油室I的底部设置有回油硬管5,所述右油室I上固定设置有进出油接头6,并且所述进出油接头6通过接头连接管7与所述右油室I的底部连通。如图4所示,所述进出油接头具有进油管路接口和出油管路接口。如图5所示,所述进油管路接口和出油管路接口分别通过螺母与油冷管路接头9连接固定,并且以O形密封圈8密封。在本实施例中,右油室和左油室采用铝制板料焊接工艺成型,油冷器进出油接头采用铸造工艺成型。散热管、散热带、回油硬管、接头连接管均采用成型原料折弯成型。右油室、左油室、散热管、散热带、回油硬管、油冷器进出油接头、接头连接管等部件采用夹具固定焊接成为本实施例的汽车油冷器结构。作为优选地,所述右油室、左油室留有焊接支架的空间。
[0018]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供厚度为0.1?0.5mm的散热管和散热带,所述散热管和散热带由铝合金制成。并且所述铝合金的化学组成如下:0.05?0.08?丨%的Ζη,0.20?0.8(^七%的51,0.10 ?0.50¥七%的胞,0.20 ?0.50wt% 的 Ti,0.5 ?1.(^七%的0,0.15 ?
0.25界七%的 Cu、0.01 ?0.05¥七%的]?0,0.02 ?0.1Owt %的 Nb,0.002 ?0.005界七%的 Zr ;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铝合金不仅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而且强度较高,能够用于制备壁厚减薄的散热管和散热带。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热管和散热带利用上述铝合金通过常规的挤压、冷拉和弯曲工艺成型。
[0019]对于上述散热管和散热带表面上具有通过使用化学处理液形成的耐蚀保护膜,并且所述耐蚀保护膜的涂覆量为1000?10000mg/m2,优选为2000?5000mg/m2。所述化学处理液由0.5?L 5wt%的磷酸钼、0.1?L Owt %的氟钛酸、L 5?2.0wt %的氧化镁、0.5?
1.0wt%的聚丁稀基琥?自酰亚胺、3.0?5.(^1:%的聚乙稀胺树脂,和余量的水组成。在使用时,首先利用碱性清洗剂对散热管和散热带表面进行清洗,以除去油污,然后利用草酸浸渍以对铝表面进行活化,然后将活化后的散热管和散热带浸渍在上述化学处理液中形成上述耐蚀保护膜。当耐蚀保护膜的涂覆量达到1000mg/m2以上时,盐雾实验表面其可经受连续500小时的喷雾实验而不发生白锈和点蚀。
[0020]本实施例所述的汽车油冷器的工作原理可简述如下:冷却油由进油口流入经过散热管流到油冷器左油室,期间通过散热管、散热带以及空气对冷却油进行散热,而后油经过回油硬管、接头连接管流回到油冷器进出油接头,完成一次散热全过程。本实施例所述的汽车油冷器结构布置更加紧凑,而且散热管和散热带能够设计的更薄,在汽车机舱的有限的空间里,提高了油冷器布置和设计的灵活性,而且油冷器接口的耐压性能提高,可考虑变速箱采用更高的油压,以此来提高油冷器内部油的流量,进一步增加油冷器的性能。油冷器进出油接头作为铸造件,其自身的形状更加灵活多变,可以更有效的针对周边零部件避让,合理利用空间,不影响其与管路连接。
[0021]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汽车油冷器结构,包括左油室、右油室,以及设置在所述左油室和右油室之间的多路散热管,并且相邻散热管之间设置有散热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油室和右油室的底部设置有回油硬管,所述右油室上固定设置有进出油接头,并且所述进出油接头通过接头连接管与所述右油室的底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油冷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油接头具有进油管路接口和出油管路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油冷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路接口和出油管路接口分别通过螺母与油冷管路接头连接固定,并且以O形密封圈密封。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油冷器结构,属于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汽车油冷器结构,包括左油室、右油室,以及设置在所述左油室和右油室之间的多路散热管,并且相邻散热管之间设置有散热带;所述左油室和右油室的底部设置有回油硬管,所述右油室上固定设置有进出油接头,并且所述进出油接头通过接头连接管与所述右油室的底部连通。本发明所述的汽车油冷器结构布置更加紧凑,而且散热管和散热带能够设计的更薄,在汽车机舱的有限的空间里,提高了油冷器布置和设计的灵活性。
【IPC分类】F16H57/04
【公开号】CN105221719
【申请号】CN201510759439
【发明人】谢克非, 张近冀, 张鹤翔
【申请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