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24527阅读:来源:国知局
于连接柱的纵向延伸轴线;所述连接柱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摩擦凸起。所述插接孔和插接柱的横截面为圆形,插接柱的外圆表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插接孔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定位凹槽,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配合设置。所述摩擦凸起为弧形凸起,摩擦凸起的高度为连接柱高度的1/12。所述连接柱两侧的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弹性片。所述弹性片至连接柱端部的距离为连接柱长度的4/7。所述定位凸起的数量为I个。
[0021]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将连接柱设置为工字形,并且在工字型凹槽内设置弹性片。这样的设置可以方便连接柱与附框插接,在附框对应的圆孔形状不合标准时,可以通过连接柱工字型的上下片弯曲从而调整连接柱的形状,方便插接。弹性片可以为连接柱提供足够的形状恢复力,从而在附框的对应的圆孔内涨紧,提供足够的摩擦力。
[0022]弹性片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两个,经过数字建模模拟力学设计,弹性片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弹性片之间的间距为连接柱凹槽长度的1/6时,弹性片能够为连接柱提供更好的弹性支承,使连接柱与附框的连接摩擦力更大。
[0023]将插接孔和插接柱的横截面设计为椭圆形、三角形,星形、多边形,可以为中部连接柱和端部连接体的连接提供插接定位,方便施工者进行安装。并且当中部连接柱和端部连接体插接后,这样的形状设计可以防止中部连接柱和端部连接体发生角度位移,影响附框和角码之间的连接牢固程度。当然,插接孔和插接柱的横截面设计不只限于椭圆形、三角形,星形、多边形这些形状,只要能达到方便插接定位和防止角位移的效果,其它的形状亦可使用与本申请的设计。
[0024]将插接孔和插接柱的横截面设计为圆形并在插接柱的外圆表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也可以起到安装定位和防止角位移的效果,多个定位凸起的设置其效果要好过I个定位凸起的设置。
[0025]连接柱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摩擦凸起,可以在附框与角码连接后起到更大的摩擦力,使得附框与角码的连接更加牢固。但是如果摩擦凸起的高度过高,会影响到插接的方便性,发明人经过数字建模模拟,得出将摩擦凸起的高度设置为连接柱高度的1/12时,能在简易安装的情况下,提供最大的连接摩擦力。
[0026]实施例2
此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定位凸起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连接柱两侧的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两个弹性片,弹性片之间的间距为连接柱凹槽长度的1/6。
[0027]实施例3
此实施例与前两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插接孔和插接柱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星形、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
[0028]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其特征在于:包括角码主体,角码主体包括一个中部连接柱,中部连接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端部连接体,端部连接体与中部连接柱插接;所述中部连接柱的两端设置有插接柱,端部连接体与中部连接柱接触的面上设置有一个插接孔,插接柱与插接孔配合设置;所述中部连接柱与端部连接体均为六面体,端部连接体相邻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垂直于端部连接体上与连接柱连接的表面,两个连接柱均与中部连接柱的轴线垂直;所述连接柱的横截面为工字型,在连接柱两侧的凹槽内分别设置有若干弹性片,弹性片垂直于连接柱的纵向延伸轴线;所述连接柱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摩擦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和插接柱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星形、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和插接柱的横截面为圆形,插接柱的外圆表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插接孔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定位凹槽,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配合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凸起为弧形凸起,摩擦凸起的高度为连接柱高度的1/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两侧的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两个弹性片,弹性片之间的间距为连接柱凹槽长度的1/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两侧的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弹性片。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至连接柱端部的距离为连接柱长度的4/7。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的数量为I个。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的数量为多个。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包括角码主体,角码主体包括一个中部连接柱,中部连接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端部连接体,端部连接体与中部连接柱插接;所述中部连接柱的两端设置有插接柱,端部连接体与中部连接柱接触的面上设置有一个插接孔,插接柱与插接孔配合设置;所述中部连接柱与端部连接体均为六面体,端部连接体相邻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垂直于端部连接体上与连接柱连接的表面,两个连接柱均与中部连接柱的轴线垂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IPC分类】E04B2/88, F16B1/00
【公开号】CN105485098
【申请号】CN201610026914
【发明人】夏元良
【申请人】江阴捷鑫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