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带筋板的异形泄漏工况带压密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50208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带筋板的异形泄漏工况带压密封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压密封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带筋板的异形泄漏工况带压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国内带压密封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各样异形的工况或工况附近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障碍物,直接导致带压密封夹具的制作困难,不能直接进行带压密封作业。
[0003]带压密封技术是专门研宄原密封结构失效后怎样在不降低压力、温度及泄漏流量的条件下,采用各种带压密封方法,在泄漏缺陷部位上重新建立带压密封结构的一门新兴的工程技术。在带压密封技术中目前有效带压密封的最好方法是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是利用特定的夹具、密封注剂及专用带压密封工具,巧妙地在泄漏缺陷外部建立一个新的可靠密封结构,从而实现带压密封目的。
[0004]伴随着注剂式带压密封的发展,许多新型的带压密封技术也随之成立,但是这些新技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和限制,导致了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在国内还是主要的带压密封技术。
[0005]例如磁力堵漏是借助磁铁产生的强大吸力,使涂有胶黏剂或密封胶的非磁性材料与泄漏部位粘合达到止漏的目的。这种技术常用于槽车、罐车、移动式容器等,而且要求的使用压力不大于IMPa,温度小于80°C的各类介质,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并且使用寿命短,一般在48到96小时,是一种临时性的补救措施,很难在带压密封技术领域内推广。
[0006]而纤维补强技术是利用纤维材料在纤维方向上具有高强度的特性,利用粘结树脂在服役管道外包覆一个复合材料修复管道层来恢复含缺陷管道的服役强度。此项技术在延长管道寿命上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此项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是无泄漏状态,不能满足不停车的特点,所以此项技术在带压密封技术领域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带筋板的异形泄漏工况带压密封装置。
[0008]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带筋板的异形泄漏工况带压密封装置,泄漏源处的结构为:大径管和小径管通过连接环板焊接在一起,在所述连接环板和所述小径管之间焊接有沿周向均布的至少三个加强筋板,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强筋板之间形成扇形空间,泄漏源位于所述大径管和所述小径管的连接处,该密封装置包括承载部件和带压密封夹具;所述承载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强筋板上,所述承载部件包括设置在每个所述扇形空间内的扇形承载板,在所述扇形承载板的两侧各设有一连接耳板,在所述扇形承载板的外缘上设有背向所述大径管的翻边,位于同一所述加强筋板两侧的两块所述扇形承载板通过螺栓连接,并夹紧固定在该加强筋板上,所有所述扇形承载板和所述小径管形成一圆环槽,在所述圆环槽内形成有粘合剂灌封结构;在所述承载部件和所述大径管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带压密封夹具,在所述带压密封夹具、所述承载部件、所述大径管和所述小径管之间形成环形封闭空间。
[0009]所述带压密封夹具的中部内侧设有凸出在所述环形封闭空间之内的环形肋。
[0010]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在传统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不能直接作用在泄漏源处的情况下,利用粘合剂灌封结构将与泄漏源处的形状对应的承载部件形成一个可以承载压力的圆环形承载实体,从而达到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的要求,再利用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来达到密封的效果,使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能够适用于带筋板的异形泄漏工况。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扇形承载板俯视图;
[0014]图4为图3的侧视图。
[0015]图中:1_1、小径管,1-2、加强筋板,1-3、大径管,2-1、连接耳板,2-2、扇形承载板,2-3、翻边,3、泄漏源,4、带压密封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发明内容】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17]请参阅图1?图4,一种适用于带筋板的异形泄漏工况带压密封装置,泄漏源处的结构为:大径管1-3和小径管1-1通过连接环板焊接在一起,在所述连接环板和所述小径管
1-1之间焊接有沿周向均布的至少三个加强筋板1-2,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强筋板1-2之间形成扇形空间,泄漏源3位于所述大径管1-3和所述小径管1-1的连接处。
[0018]上述密封装置包括承载部件和带压密封夹具4 ;所述承载部件固定连接在加强筋板1-2上,包括设置在每个所述扇形空间内的扇形承载板2-2,在所述扇形承载板2-2的两侧各设有一连接耳板2-1,在所述扇形承载板2-2的外缘上设有背向所述大径管1-3的翻边
2-3,位于同一加强筋板1-2两侧的两块扇形承载板2-2通过螺栓连接,并夹紧固定在该加强筋板1-2上,所有所述扇形承载板2-2和所述小径管1-1形成一圆环槽,在所述圆环槽内形成有粘合剂灌封结构。
[0019]在所述承载部件和所述大径管1-3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带压密封夹具4,在所述带压密封夹具4、所述承载部件、所述大径管1-3和所述小径管1-1之间形成环形封闭空间,通过专用密封注剂填满压实这个空间来实现密封效果。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带压密封夹具4的中部内侧设有凸出在所述环形封闭空间之内的环形肋。
[0021]本实用新型利用丙基酸酯为基材的粘合剂通过灌封粘接和固化将承载部件形成一个具有足够强度且没有泄漏间隙的圆环形实体;借助该圆环形实体,利用传统的带压密封夹具采用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达到止漏的目的,传统带压密封夹具是由带有数个注射通道的两个半环形夹具体对接而成,在这两个半环形夹具体上分别焊上一对耳板。
[0022]本实用新型是在不规则形状或施工工况存在障碍物的情况下,先设置一个可以支撑传统带压密封夹具的承载部件,该承载部件的内部灌注用丙基酸酯为基材的粘合剂,粘合剂通过粘接和固化将承载部件形成一个可以承载压力的圆环形实体;之后再通过传统的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来实现带压密封,从而彻底解决不规则形状或存在障碍物的工况不能直接进行带压密封施工的问题。
[0023]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带筋板的异形泄漏工况带压密封装置,泄漏源处的结构为:大径管和小径管通过连接环板焊接在一起,在所述连接环板和所述小径管之间焊接有沿周向均布的至少三个加强筋板,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强筋板之间形成扇形空间,泄漏源位于所述大径管和所述小径管的连接处,其特征在于,该密封装置包括承载部件和带压密封夹具; 所述承载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强筋板上,所述承载部件包括设置在每个所述扇形空间内的扇形承载板,在所述扇形承载板的两侧各设有一连接耳板,在所述扇形承载板的外缘上设有背向所述大径管的翻边,位于同一所述加强筋板两侧的两块所述扇形承载板通过螺栓连接,并夹紧固定在该加强筋板上,所有所述扇形承载板和所述小径管形成一圆环槽,在所述圆环槽内形成有粘合剂灌封结构; 在所述承载部件和所述大径管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带压密封夹具,在所述带压密封夹具、所述承载部件、所述大径管和所述小径管之间形成环形封闭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带筋板的异形泄漏工况带压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压密封夹具的中部内侧设有凸出在所述环形封闭空间之内的环形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带筋板的异形泄漏工况带压密封装置,包括承载部件和带压密封夹具;包括设置在每个扇形空间内的扇形承载板,在扇形承载板的两侧各设有一连接耳板,在扇形承载板的外缘上设有背向大径管的翻边,位于同一加强筋板两侧的两块扇形承载板通过螺栓连接,并夹紧固定在该加强筋板上,所有扇形承载板和小径管形成一圆环槽,在圆环槽内形成有粘合剂灌封结构;在承载部件和大径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带压密封夹具。本实用新型利用粘合剂灌封结构将与泄漏源处的形状对应的承载部件形成一个可以承载压力的圆环形承载实体,从而达到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的要求,使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能够适用于带筋板的异形泄漏工况。
【IPC分类】F16J15-16
【公开号】CN204459154
【申请号】CN201420833803
【发明人】黄建虾, 崔矿庆, 白文柱, 倪先锋, 郑松林, 曲杰, 刘忠华, 蔡永桥, 孙哲, 韩宁, 陈寿宝, 宋通
【申请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