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限压功能的快速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51038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限压功能的快速接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限压功能的快速接头,其特征是,包括接头体、底座、设置在所述接头体内的阀芯、第一弹簧、第二弹簧、阀套和阀座;所述阀芯、阀套、第二弹簧和螺母构成溢流阀;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阀套、阀座内部并同轴、提供给阀套推力,第二弹簧设置在阀座、阀套内部并同轴;所述阀套和阀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顶住第一弹簧两端及第二弹簧的一端的台阶;阀座被接头体及底座固定,阀套以阀座外圆柱面为导向滑动。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装置将溢流阀直接集成在快速接头的内部,避免了外添元件,使液压系统油路简单化,不需要额外增加元件保护装置,并具有防污染的作用。
【专利说明】
一种有限压功能的快速接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接头,具体涉及一种有限压功能的快速接头。
【背景技术】
[0002]以大吨位履带起重机为例,整机在运输时需要把机器的主要部件进行拆卸,分体运输,这就使得铺设在该部件内部的液压管路一起进行拆分,部件与部件之间需用较为方便拆卸和安装的快速接头加以连接,并使得分开的两部分油路形成各自的封闭油腔,如图1(a)(b)所示。
[0003]以马达和液压缸使用为例,液压马达在工作的时候壳体需要单独的泄油油路引回油箱;但是,部件拆卸以后,这部分的油路也需要通过快速接头断开,使得马达壳体、液压管路与快速接头内部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容腔,由于液压油存在较大体积膨胀系数,在环境温度上升较高的时候,该封闭容腔中的液压油就会膨胀致使腔内油压升高,造成马达轴密封损坏甚至马达壳体断裂。履带起重机,大部分液压缸为大腔承载,通过负载保持阀保压,在负载保持阀后通过快速接头连接换向阀间接与油箱相连;液压油缸当拆卸运输以后,大腔与小腔均通过快速接头封闭;如果环境温度升高,导致油缸大小油腔液压油膨胀,使得压力升高,因为大小腔面积存在较大差值,大腔受力大,直接作用于小腔,所以小腔压力往往远高于大腔数倍(油缸大腔有效面积与小腔的面积比值),致使小腔液压油通过油缸内部密封圈或导向套处密封进行泄压,造成油缸密封失效甚至造成缸筒胀大而完全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限压功能的快速接头,能够解决与快速接头连接的元件的密闭容腔因油液膨胀时开启溢流,避免元件损坏,液压专业称为热保护。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有限压功能的快速接头,其特征是,包括接头体、底座、均设置在所述接头体内的阀芯、第一弹簧、第二弹簧、阀套和阀座;所述接头体与底座相连接;所述阀座被接头体和底座夹紧固定;所述阀芯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住第二弹簧一端的螺母,阀芯、第二弹簧和螺母构成溢流阀以限制所连接的元件密封腔的油压升高值;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阀套、阀座内部并同轴、提供给阀套推力,第二弹簧设置在阀座、阀套内部并同轴;所述阀套和阀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顶住第一弹簧两端及第二弹簧的一端的台阶;所述阀套的内径与阀座的外径有尺寸配合要求,阀套以阀座外圆柱面为导向滑动,以起到在一对快速接连接或拆离时,保证油道通或断作用。
[0007]前述的一种有限压功能的快速接头,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被阀套或阀座上的台阶顶住。
[0008]前述的一种有限压功能的快速接头,其特征是,所述接头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接头体与阴接头或阳接头相匹配。
[0009]前述的一种有限压功能的快速接头,其特征是,所述底座采用中空结构,与油路相连接。
[0010]前述的一种有限压功能的快速接头,其特征是,在本装置与配对快速接头拆离并且不工作的状态下,所述接头体、阀座、阀座、阀芯、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在阀套与阀芯、阀套与接头体处内部形成密封结构;所述溢流阀用于限压。
[0011 ]前述的一种有限压功能的快速接头,其特征是,在本装置与配对快速接头连接并且正常工作时,所述阀套与阀芯始终在配对的快速接头、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作用力下一起无相对运动,一直处于密封状态。
[0012]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装置的优点是溢流阀直接集成在快速接头的内部,避免了外添元件,使元件油路简单化,不需要额外增加元件保护装置;;在与配对快速接头分开的时,不会使底座所连接的油路开放,具有防污染的作用;在本装置与配对快速接头连接、正常工作的时候,阀套与阀芯始终在配对的快速接头、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作用力下一起运动无相对运动,一直处于密封状态。
【附图说明】
[0013]图l(a)(b)分别是一对快速接头的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0017]1-阀芯,2-阀套,3-第一弹簧,4-阀座,5-接头体,6_第二弹簧,7_螺母,8_底座,a、c-台阶,b-接触面,e-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9]现有技术中以马达使用为例,目前马达壳体泄压采取的是通过在快插油路上并联一个带一定背压的单向阀或溢流阀,在断开快插以后,马达壳体内部的液压油压力如果升高,液压油可以通过并联阀直接泄露到大气中,形成泄压。上述方案虽然起到了相同的作用,但是选用的单向阀或溢流阀如果出现损坏,导致正常工作的时候,马达壳体内的液压油不通过管路回油箱,而是通过单向阀或溢流阀直接外流,增加液压系统故障,污染环境;其二,在马达周围因增加该装置而加添了一些元件,致使马达周围油路不美观。
[0020]本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为快速接头的阳接头,左端与阴接头配合连接,右端底座8与油路直接相连;现有通用的快速接头内部没有阀芯1、第二弹簧6、螺母7,及对应于本装置的阀套2的元件左端面为封闭的平面结构。阀芯1、第二弹簧6、螺母7构成了溢流阀。弹簧左端顶在阀套2的台阶a上,另一端依靠阀座4的台阶c固定,阀座4被接头体5和底座8夹紧固定。
[0021]本实施例中第二弹簧6左端依靠阀套2的台阶a的右侧面固定,右端通过螺母7固定。
[0022]其工作原理是,一对快速接头连接时,接头体5与阴接头连接,阀芯I和阀套2被阴接头顶开共同(无相对运动)向右运动,压缩第一弹簧3,这时阀套2和接头体5在接触面b上分离,阀套2分别在接头体5所提供的导向内圆和阀座4所提供的导向外圆上运动,直到阀芯I与阀套2的左端面完全脱离b面,形成环形油道A,阴接头卡死在接头体5的凹槽e上,使阳阴快速接头连接在一起。
[0023]阴阳快速接头分开时,按照上述相反的原理进行,当快速接头分开的时候,底座8所连接的油路便被阀芯1、阀套2、接头体5及密封封闭起来,若油路中压力上升,液压油通过油道B或是阀套2与阀座4之间的缝隙作用在阀芯I上,这时第二弹簧6就会在阀套2的台阶a右侧面和螺母7的左侧面的限制下压缩,阀芯I向左端运动,使液压油从快速接头的阀芯I与阀套2的缝隙外泄出,从而限制压力上升。
[0024]本装置中第二弹簧6的刚度决定了所封闭容腔中的压力上升的最大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第二弹簧6进行适当的调节或者更换,来改变其对应的刚度。
[0025]图3仅是本装置的另一细节的改变,本图中第二弹簧6的另一端阀座4上的台阶c顶住(图2中被阀套2的台阶a顶住),原理与上相同。
[002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0027]I)快插内部集成溢流阀:将溢流阀直接集成在快速接头的内部,避免了外添元件,使元件油路简单化,不需要额外增加元件保护装置;
[0028]2)可以限制压力上升的最大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第二弹簧6进行适当的调节或者更换,来改变其对应的弹簧力。
[0029]3)常关闭,具有防尘防污染的功能:由于阀芯I始终在第二弹簧6的作用下处于关死状态,所以即使在断开的时候也不会使底座8所连接的油路开放,具有防尘或是防污染的作用。
[0030]4)安全性高:由于具有本实用新型所描述功能的快速接头是在油路断开的情况下发挥作用,所以在快插连接正常工作的时候,不会存在外添的并联油路损坏而发生始终泄油的现象。
[00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有限压功能的快速接头,其特征是,包括接头体、底座、及设置在所述接头体内的阀芯、第一弹簧、第二弹簧、阀套和阀座;所述接头体与底座相连接;所述阀座被接头体和底座夹紧固定; 所述阀芯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住第二弹簧一端的螺母,阀芯、第二弹簧和螺母构成溢流阀; 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设置在阀套、阀座内部并同轴,第一弹簧用于给阀套提供推力;所述阀套和阀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顶住第一弹簧两端的台阶; 所述阀座被接头体和底座固定;所述阀套以阀座外圆柱面为导向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限压功能的快速接头,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被阀套或阀座上的台阶顶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限压功能的快速接头,其特征是,在本装置与配对快速接头拆离并且不工作的状态下,所述接头体、阀座、阀座、阀芯、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在阀套与阀芯、阀套与接头体处内部形成密封结构;所述溢流阀用于限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限压功能的快速接头,其特征是,在本装置与配对快速接头连接并且正常工作时,所述阀套与阀芯始终在配对的快速接头、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作用力下一起无相对运动,一直处于密封状态。
【文档编号】F16L37/40GK205639986SQ201620402101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5日
【发明人】李为民, 孙影, 孟进军
【申请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