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专用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19187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瓶专用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瓶专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超高压输变电行业中,当气室压力降低需要为气室充气时,钢瓶阀门完全开启, 用减压阀控制六氟化硫气体的压力和流量,六氟化硫由液态变为气态,此气化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热量,使钢瓶即气瓶的周围环境温度迅速下降。随着环境温度的下降,六氟化硫气体气化速度降低,气化时间增长,在有限的时间内导致大量六氟化硫气体得不到完全气化,从而延长了补气的工作时间、降低了六氟化硫的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瓶专用加热装置,它可对盛放六氟化硫的气瓶进行外加热,满足六氟化硫气化的需要,可节省向气室内补气时间,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气瓶专用加热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底部的前部安装两个前支撑腿,后部安装两个后支撑腿;底座上安装壳体和支撑架,支撑架上部安装把手,支撑架位于壳体后部,壳体上安装门,门的一侧与壳体铰接;壳体内壁上安装两个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套壳体,加热套壳体的侧壁上开设加热套出口槽,加热套壳体内安装转轴,转轴上安装平面蜗卷弹簧和加热套,平面蜗卷弹簧的一端与加热套壳体连接,平面蜗卷弹簧的另一端与转轴连接;加热套的一端与转轴连接,加热套的另一端穿出加热套出口槽外安装插扣;转轴的上端安装主传动轮;两后支撑腿之间安装轮轴,每个后支撑腿上均开设滑槽,轮轴分别位于滑槽内;轮轴的两端各安装一个行走轮,轮轴上安装轴承;支撑架的横杆上安装连接杆,横杆上开设通孔,连接杆位于通孔内;连接杆的上端安装从传动轮,从传动轮与连接杆上端螺纹连接,从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主传动轮连接;连接杆的下端安装支撑方框,支撑方框的下端安装叉子,叉子与轴承配合;支撑方框的两侧各开设一条导槽,支撑架的内侧各开设一条导轨,导轨与导槽与配合;支撑架上安装电源及控制器,电源及控制器通过导线与加热套连接。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从传动轮的下部安装限位套,限位套位于连接杆外周,限位套的下部外周设置限位凸块;横杆上开设限位凸沿,限位凸块位于限位凸沿内;限位凸沿内侧设置限位套孔,限位套孔位于限位凸块上方。所述的加热套内部设有碳纤维加热层。壳体内壁上设置保温层。壳体内安装剪叉式升降机构,剪叉式升降机构的下端与底座连接,剪叉式升降机构的上端安装气瓶座;壳体内壁上安装滑杆,滑杆上安装导向滑块,导向滑块与剪叉式升降机构连接;底座上安装液压缸, 液压缸的一端与底座铰接,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剪叉式升降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它装有加热装置,可对盛放六氟化硫的气瓶进行加热,为六氟化硫气化提供充足的热量,以提高六氟化硫气化的速度,节省气室补气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它具有移动功能,可根据需要对放置于不同位置的气瓶进行充气,而无须搬动沉重的钢瓶,操作省时省力。它还可在加热时将行走轮升起,确保加热过程中气瓶不会发生晃动,工作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ο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气瓶专用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沿图2中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的II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的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的I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3的IV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2的V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气瓶2把手3插扣4加热套5气瓶座6门7前支撑腿8 底座9液压缸10滑槽11行走轮12轮轴13支撑架14壳体15保温层16加热套出口槽17电源及控制器18加热套壳体19导轨20支撑方框21后支撑腿22 叉子23轴承M连接杆25从传动轮专动带27导槽观主传动轮四转轴 30平面蜗卷弹簧31限位套32横杆33限位凸块34限位套孔35限位凸沿36通孔37滑杆38导向滑块39剪叉式升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瓶专用加热装置,包括底座8,底座8底部的前部安装两个前支撑腿7,后部安装两个后支撑腿21,前支撑腿7与后支撑腿21对底座8起支撑作用;底座8上安装壳体14和支撑架13,支撑架13上部安装把手2,支撑架13位于壳体14后部, 壳体14上安装门6,门6的一侧与壳体14铰接;壳体14内壁上安装两个加热装置,如图3 和图8所示,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套壳体18,加热套壳体18的侧壁上开设加热套出口槽 16,加热套壳体18内安装转轴四,转轴四可相对主传动轮观转动,转轴四上安装平面蜗卷弹簧30和加热套4,平面蜗卷弹簧30的一端与加热套壳体18连接,平面蜗卷弹簧30的另一端与转轴四连接,平面蜗卷弹簧30为转轴四提供复位预紧力;加热套4的一端与转轴四连接,加热套4的另一端穿出加热套出口槽16外安装插扣3 ;其中一个加热装置的转轴四的上端安装主传动轮观;两后支撑腿21之间安装轮轴12,每个后支撑腿21上均开设滑槽10,轮轴12分别位于滑槽10内,轮轴12可在滑槽10内上下移动;轮轴12的两端各安装一个行走轮11,轮轴12上安装轴承23 ;支撑架13的横杆32上安装连接杆M,横杆32 上开设通孔36,连接杆M位于通孔36内;连接杆M的上端安装从传动轮25,从传动轮25 与连接杆M上端螺纹连接,从传动轮25通过传动带沈与主传动轮28连接;连接杆M的下端安装支撑方框20,支撑方框20的下端安装叉子22,叉子22与轴承23配合对轮轴12 施加向下的支撑力;支撑方框20的两侧各开设一条导槽27,支撑架13的内侧各开设一条导轨19,导轨19与导槽27与配合对支撑方框20起导向作用;支撑架13上安装电源及控制器17,电源及控制器17通过导线与加热套4连接,为加热套4提供加热的电能。使用时,打开门6,将气瓶1放入壳体14内;将两个加热装置内的加热套4分别抽出,包裹气瓶1并将两个加热套4的插扣3扣合连接,加热套4由加热套壳体18内被抽出时,加热套4带动转轴四克服平面蜗卷弹簧30的弹力转动;将电源及控制器17与外接电源连接为加热套4供电,加热套4对气瓶1加热,从而使气瓶1内的六氟化硫迅速气化。当加热套4带动转轴四转动时,转轴四带动主传动轮洲转动,主传动轮观通过传动带沈带动从传动轮25相对连接杆M转动,使连接杆M可沿导轨19向上移动,导轨19通过支撑方框20带动叉子22向上移动,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后支撑腿21下落,行走轮11上升直至后支撑腿21与地面接触。后支撑腿21和前支撑腿7均与地面接触,可使所述气瓶专用加热装置更加稳固,防止加热过程中发生晃动造成出气不稳等问题。当加热完成后,松开插扣3,平面蜗卷弹簧30会带动转轴四反转,将加热套4收入加热套壳体18内复位。为将从传动轮25定位,方便连接杆M升降,如图9所示,从传动轮25的下部安装限位套31,限位套31位于连接杆M外周,限位套31的下部外周设置限位凸块33 ;横杆32 上开设限位凸沿35,限位凸块33位于限位凸沿35内;限位凸沿35内侧设置限位套孔34, 限位套孔34位于限位凸块33上方,限位套孔34对限位凸块33起限位作用。限位套31将从传动轮25的位置确定,防止从传动轮25上升或下降。为提高加热效果,并减小加热套4的体积,所述的加热套4内部设有碳纤维加热层。所述的电源及控制器17是现有的为碳纤维加热层供电及调控的装置。为防止热量过多散失,壳体14内壁上设置保温层15。为方便对体积大小不同的气瓶1进行有效加热,如图1所示,壳体14内安装剪叉式升降机构39,剪叉式升降机构39的下端与底座8连接,剪叉式升降机构39的上端安装气瓶座5 ;壳体14内壁上安装滑杆37,滑杆37上安装导向滑块38,导向滑块38可沿滑杆 37滑动,导向滑块38与剪叉式升降机构39连接,导向滑块38与滑杆37连接对剪叉式升降机构39起导向作用;底座8上安装液压缸9,液压缸9的一端与底座8铰接,液压缸9的活塞杆与剪叉式升降机构39连接,液压缸9为剪叉式升降机构39提供升降动力。加热前,先将气瓶1放置于气瓶座5上,再启动液压缸9调整剪叉式升降机构39的高度和气瓶1的高度,以便加热套4可包裹于气瓶1的外周,对气瓶1进行有效地加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1.气瓶专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8),底座(8)底部的前部安装两个前支撑腿(7),后部安装两个后支撑腿(21);底座(8)上安装壳体(14)和支撑架(13),支撑架 (13)上部安装把手(2),支撑架(13)位于壳体(14)后部,壳体(14)上安装门(6),门(6)的一侧与壳体(14)铰接;壳体(14)内壁上安装两个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套壳体(18),加热套壳体(18)的侧壁上开设加热套出口槽(16),加热套壳体(18)内安装转轴 (29),转轴(29)上安装平面蜗卷弹簧(30)和加热套(4),平面蜗卷弹簧(30)的一端与加热套壳体(18)连接,平面蜗卷弹簧(30)的另一端与转轴(29)连接;加热套(4)的一端与转轴(29)连接,加热套(4)的另一端穿出加热套出口槽(16)外安装插扣(3);转轴(29)的上端安装主传动轮(28);两后支撑腿(21)之间安装轮轴(12),每个后支撑腿(21)上均开设滑槽(10),轮轴(12)分别位于滑槽(10)内;轮轴(12)的两端各安装一个行走轮(11),轮轴 (12)上安装轴承(23);支撑架(13)的横杆(32)上安装连接杆(24),横杆(32)上开设通孔 (36),连接杆(24)位于通孔(36)内;连接杆(24)的上端安装从传动轮(25),从传动轮(25) 与连接杆(24)上端螺纹连接,从传动轮(25)通过传动带(26)与主传动轮(28)连接;连接杆(24)的下端安装支撑方框(20),支撑方框(20)的下端安装叉子(22),叉子(22)与轴承 (23)配合;支撑方框(20)的两侧各开设一条导槽(27),支撑架(13)的内侧各开设一条导轨 (19),导轨(19)与导槽(27)与配合;支撑架(13)上安装电源及控制器(17),电源及控制器 (17)通过导线与加热套(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瓶专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传动轮(25)的下部安装限位套(31),限位套(31)位于连接杆(24)外周,限位套(31)的下部外周设置限位凸块 (33);横杆(32)上开设限位凸沿(35),限位凸块(33)位于限位凸沿(35)内;限位凸沿(35) 内侧设置限位套孔(34),限位套孔(34)位于限位凸块(33)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瓶专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套(4)内部设有碳纤维加热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瓶专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14)内壁上设置保温层(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瓶专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14)内安装剪叉式升降机构(39),剪叉式升降机构(39)的下端与底座(8)连接,剪叉式升降机构(39)的上端安装气瓶座(5);壳体(14)内壁上安装滑杆(37),滑杆(37)上安装导向滑块(38),导向滑块 (38)与剪叉式升降机构(39)连接;底座(8)上安装液压缸(9),液压缸(9)的一端与底座 (8 )铰接,液压缸(9 )的活塞杆与剪叉式升降机构(39 )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瓶专用加热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底部安装支撑腿;底座上安装壳体和支撑架,壳体上安装门;壳体内壁上安装两个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套壳体,加热套壳体的侧壁上开设加热套出口槽,加热套壳体内安装转轴,转轴上安装平面蜗卷弹簧和加热套;转轴的上端安装主传动轮;两后支撑腿之间安装轮轴,每个后支撑腿上均开设滑槽;轮轴的两端各安装一个行走轮,轮轴上安装轴承;支撑架的横杆上安装连接杆,横杆上开设通孔;连接杆上安装从传动轮,从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主传动轮连接;连接杆上安装支撑方框,支撑方框上安装叉子;支撑方框的两侧各开设一条导槽,支撑架的内侧各开设一条导轨;支撑架上安装电源及控制器。
文档编号F17C7/04GK201992337SQ20112000560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0日
发明者于柠源, 任宏波, 刘洪正, 宋岩, 张一群, 王肃, 耿桂森, 胡光辉, 郭世照 申请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超高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