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气瓶并联供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19673阅读:20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压气瓶并联供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气瓶并联供气装置,其属于呼吸器供气装置类。
背景技术
在救护领域,包括矿山救护和医疗救护,高压气瓶并联向呼吸器供气是一种常用的方式。在现有技术中,最为常见的方式为若干个高压气瓶通过各自的减压阀减压后并联在一起,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各高压气瓶经各自的减压阀减压后的压力不可能完全一致,为此会发生输出压力较高的对输出压力较低的形成阻碍,严重时会影响整个系统的供气能力,由于高压气瓶所带的减压阀一般均为出厂就已设定好了减压比的装置,尽管调节的可能,但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不希望客户对此进行调切,故而在出现的这种情况时,常常还难以在现场加以解决,为此现有技术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气瓶并联供气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气瓶并联供气装置,包括若干个高压气瓶、输出管道,所述高压气瓶的输出口带有减压闸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压力单向阀,所述压力单向阀的输入端接至减压闸阀的输出端,输出端接至输出管道。本实用新型的这种高压气瓶并联供气装置,由于在减压闸阀的输出端接入了压力单向阀,所述压力单向阀由于其工作原理决定了其有一定的阻尼作用,经压力单向阀输出的气体均会有一定程度的压力衰减,为此,输出管道中的气体压力总是会低于减压闸阀输出端一个数量级,为此,即使各高压气瓶经减压闸阀输出后的气压有所不同,到输出管道后由于压力的不同而对其它高压气瓶输出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了,从而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单向阀和减压闸阀间的管道上还接有一旁路泄压闸阀,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由于增加了压力单向阀后,所述压力单向阀和减压闸阀间的压力会较大,这种压力在高压气瓶气体供完后还会存在,会对拆卸与减压间阀的联接管造成影响,通过设置一旁路泄压阀,可以泄掉该压力,以方便高压气瓶的更换。作为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减压闸阀的输入端、输出端以及输出管道上分别接有高压压力表、减压阀输出中压压力表以及管道中压压力表,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便于工作人员全面掌握本实用新型的供气装置的工作状态。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压气瓶并联供气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高压气瓶、2为减压闸阀、3为高压压力表、4为旁路泄压闸阀、5为减压阀输出中压压力表、6为压力单向阀、7为管道中压压力表、8为输出管道、9为呼吸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压气瓶并联供气装置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压气瓶并联供气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若干个高压气瓶1、输出管道8,所述高压气瓶1的输出口带有减压闸阀2,其要点在于还包括一压力单向阀6,所述压力单向阀6的输入端接至减压闸阀2的输出端,输出端接至输出管道8。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力单向阀6和减压闸阀2间的管道上还接有一旁路泄压闸阀4,同时,所述减压闸阀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以及输出管道8上分别接有高压压力表 3、减压阀输出中压压力表5以及管道中压压力表7,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高压气瓶1中的气体经减压闸阀2以及压力单向阀6输出到输出管道8,再由输出管道8向呼吸器9供气。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气瓶并联供气装置,包括若干个高压气瓶、输出管道,所述高压气瓶的输出口带有减压间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压力单向阀,所述压力单向阀的输入端接至减压闸阀的输出端,输出端接至输出管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高压气瓶输出压力较高的对输出压力较低的形成阻碍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气瓶并联供气装置,包括若干个高压气瓶、输出管道,所述高压气瓶的输出口带有减压闸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压力单向阀,所述压力单向阀的输入端接至减压闸阀的输出端,输出端接至输出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气瓶并联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单向阀和减压闸阀间的管道上还接有一旁路泄压闸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气瓶并联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间阀的输入端、输出端以及输出管道上分别接有高压压力表、减压阀输出中压压力表以及管道中压压力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气瓶并联供气装置,包括若干个高压气瓶、输出管道,所述高压气瓶的输出口带有减压闸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压力单向阀,所述压力单向阀的输入端接至减压闸阀的输出端,输出端接至输出管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高压气瓶输出压力较高的对输出压力较低的形成阻碍的问题。
文档编号F17D3/01GK202132700SQ201120247399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4日
发明者孙利民, 杨瑾 申请人:深圳市环球博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