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氮气压力平衡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13249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供氮气压力平衡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氮气设备,特别是一种供氮气压力平衡罐。
背景技术
当前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氮气时,通常是在各个车间内单独设置供给氮气的装置,造成氮气使用、维护管理成本高,安全系数低,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影响生产效率,而对各个车间实行集中供气又存在供气压力不稳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使供气压力稳定的供氮气 压力平衡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供氮气压力平衡罐,它包括罐体,罐体内部空间分为下部储液腔和上部气腔,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气管,进气管上端与罐体外部的气源连通,进气管的下端穿过气腔伸入储液腔的底部,所述罐体的底部分别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罐体的上部设有出气口,罐体的中部设有U型溢流管。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延伸至储液腔的底部,位于储液腔内液体的下方,液体与气体在平衡罐的内平衡,保证了气压的稳定,进液管和出液管能够方便实现控制平衡罐内液体储量的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气压稳定、安全性好,克服了供氮气气压不稳定的缺点。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罐体,2-储液腔,3-气腔,4-进气管,5-进液管,6-出液管,7-出气口,8_U型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所示,供氮气压力平衡罐,它包括罐体1,罐体I内部空间分为下部储液腔2和上部气腔3,所述罐体I的顶部设有进气管4,进气管4上端与罐体I外部的气源连通,进气管4的下端穿过气腔3伸入储液腔2的底部,所述罐体I的底部分别设有进液管5和出液管6,进液管5和出液管6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罐体I的上部设有出气口 7,罐体I的中部设有U型溢流管8。关闭出液管6的控制阀,从进液管5向平衡罐储液腔2加入液体,所述液体可以为纯净水,进气管4的下端位于液面之下,氮气经进气管4进入储液腔2,之后进入气腔3,再经出气口 7进入用气装置。液体与气体之间的压力保持平衡,罐体I内气压稳定;通过进液 管5可以补充平衡罐内的液体,U型溢流管8保持液面的高度稳定,从而将气压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数值上。
权利要求1.供氮气压力平衡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罐体(1),罐体(I)内部空间分为下部储液腔(2)和上部气腔(3),罐体(I)的顶部设有进气管(4),进气管(4)上端与罐体(I)外部的气源连通,进气管(4)的下端穿过气腔(3)伸入储液腔(2)的底部,所述罐体(I)的底部分别设有进液管(5 )和出液管(6 ),罐体(I)的上部设有出气口( 7 ),罐体(I)的中部设有U型溢流管(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供氮气压力平衡罐,它包括罐体(1),罐体(1)内部空间分为下部储液腔(2)和上部气腔(3),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有进气管(4),进气管(4)上端与罐体(1)外部的气源连通,进气管(4)的下端穿过气腔(3)伸入储液腔(2)的底部,所述罐体(1)的底部分别设有进液管(5)和出液管(6),罐体(1)的上部设有出气口(7),罐体(1)的中部设有U型溢流管(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液体与气体在平衡罐的内平衡,保证了气压的稳定,进液管和出液管能够方便实现控制平衡罐内液体储量的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气压稳定、安全性好,克服了供氮气气压不稳定的缺点。
文档编号F17C13/00GK202442105SQ20122006842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8日
发明者尹立华, 王惠, 谭鸿波, 邓茂林 申请人: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