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瓶灌装封口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7116发布日期:2018-06-23 00:44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输液瓶灌装封口设备。



背景技术:

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输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中,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现代医学中所用的静脉输液则是最常用的一种输液方式。静脉输液的发展经历了近500年的波折,在20世纪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成为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因此,越来越得到各大医院的广泛使用。

静脉输液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的一种医疗器械为输液瓶,输液瓶用于病人输液时储存所输人体内医用配置的液体的瓶子,特别是在病人手术过程中,由于有些药物需要手术中进行注射,或许遇到其他状况,需要加入其他药物时,都需要先将药物注射到输液瓶内,再通过输液瓶将药物注入病人的体内。实际输液操作中,为防止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输液管带入人体,药物注射到输液瓶中时,一般需严格对输液瓶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再灌装药液。现有技术中,由于缺乏专门的可以一边对输液瓶抽真空一边对输液瓶进行灌装的输液瓶灌装封口设备,导致现有输液瓶进行灌装时,往往需要通过外部独立的真空系统抽气,然后再转运到输液瓶灌装封口设备处进行灌装,而输液瓶在转运过程中很容易重新混入空气,如此,极其影响了输液瓶的灌装封口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输液瓶灌装封口设备,该输液瓶灌装封口设备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轻易实现输液瓶的灌装、封口,同时能有效控制输液瓶灌装封口后的残氧量。

一种输液瓶灌装封口设备,用于输液瓶的灌装、封口,包括:

输送机构,用于待灌装输液瓶的输送;

第一充氮机构,连接在所述输送机构上,用于待灌装输液瓶的充氮;

灌装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一充氮机构上,用于充氮后输液瓶的灌装;

压盖机构,连接在所述灌装机构上,用于灌装后输液瓶的封盖;

抽真空机构,连接在所述压盖机构上,用于输液瓶封盖过程的抽真空处理;

第二充氮机构,连接在所述压盖机构上,用于输液瓶封盖过程的充氮处理;

送盖机构,连接在所述压盖机构上,用于输液瓶封盖过程的所需瓶盖的传输;

出瓶机构,连接在所述压盖机构上,用于完成封盖后输液瓶的输出。

优选地,所述输送机构上连接有进瓶绞龙机构,所述进瓶绞龙机构用于将外部待灌装输液瓶按照规定顺序传递至所述输送机构上。

优选地,所述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一充氮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一拨轮,所述第一拨轮用于将所述输送机构上的输液瓶拨送到所述第一充氮机构上的规定工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充氮机构与所述灌装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二拨轮,所述第二拨轮用于将所述第一充氮机构上的输液瓶拨送到所述灌装机构上的规定工位。

优选地,所述灌装机构与所述压盖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三拨轮,所述第三拨轮用于将所述灌装机构上的输液瓶拨送到所述压盖机构上的规定工位。

优选地,所述压盖机构、所述抽真空机构、所述第二充氮机构三者间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根据所述压盖机构的工作需要从而在抽真空工序与充氮工序两者之间切换。

优选地,所述压盖机构对灌装后输液瓶进行封盖前,在所述电磁阀控制下先通过所述抽真空机构对输液瓶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通过所述第二充氮机构对抽真空后的输液瓶充氮,且通过所述电磁阀不停的在充氮和抽真空之间转换直至输液瓶内的含氧量不大于1.0%,再通过压盖机构进行输液瓶封盖。

优选地,所述第一充氮机构、所述灌装机构及所述压盖机构相互之间地连接处设置有氮气保护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该输液瓶灌装封口设备首先通过输送机构实现待灌装输液瓶的输送;然后通过第一充氮机构实现待灌装输液瓶的充氮,通过灌装机构实现充氮后输液瓶的灌装;其次通过抽真空机构、第二充氮机构配合压盖机构一起实现输液瓶在氮气的保护下实现灌装后输液瓶的封盖;最后通过出瓶机构实现完成封盖后输液瓶的自动输出。从而能够轻易实现输液瓶在优良的环境下完成自动化灌装、封口,同时能有效控制输液瓶灌装封口后的残氧量符合规定,有效确保输液瓶的灌装封口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输液瓶灌装封口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提供了本发明一种输液瓶灌装封口设备的具体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输液瓶灌装封口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液瓶灌装封口设备的具体实施例,该输液瓶灌装封口设备能够实现输液瓶的自动化灌装,同时能确保输液瓶灌装中完全处于氮气的保护,有效提高灌装质量,避免输液瓶内氧气含量超标。该输液瓶灌装封口设备包括输送机构1,第一充氮机构2,灌装机构3,压盖机构4,抽真空机构5,第二充氮机构6,送盖机构7,出瓶机构8,进瓶绞龙机构9,第一拨轮10,第二拨轮11和第三拨轮12。

本方案中,该输液瓶灌装封口设备用于输液瓶的灌装、封口,该输液瓶灌装封口设备包括输送机构1,输送机构1用于待灌装输液瓶的输送。具体地,输送机构1可以为传输带,也可以为由齿轮带动地导轨,还可以设计成其他结构。输送机构1上还可以设置与输液瓶相匹配侧承载槽以方便输液瓶地传送。

第一充氮机构2连接在输送机构1上,用于待灌装输液瓶的充氮。如此,第一充氮机构2可以通过氮气将输液瓶内部的氧气挤出,确保氮气充满在输液瓶内腔,后续灌装机构3灌装时则能确保输液瓶内部完全为氮气氛围,避免氧气等有害气体溶解在灌入的药液中。

灌装机构3连接在第一充氮机构2上,灌装机构3用于充氮后输液瓶的灌装。

压盖机构4连接在灌装机构3上,用于灌装后输液瓶的封盖。抽真空机构5连接在压盖机构4上,用于输液瓶封盖过程的抽真空处理。第二充氮机构6连接在压盖机构4上,用于输液瓶封盖过程的充氮处理。送盖机构7连接在压盖机构4上,用于输液瓶封盖过程的所需瓶盖的传输。出瓶机构8连接在压盖机构4上,用于完成封盖后输液瓶的输出。

实施过程中,一般可以在压盖机构4、抽真空机构5、第二充氮机构6三者间设置电磁阀,然后电磁阀根据压盖机构4的工作需要从而在抽真空工序与充氮工序两者之间切换。

具体地,压盖机构4对灌装后输液瓶进行封盖前,在电磁阀控制下先通过抽真空机构5对输液瓶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通过第二充氮机构6对抽真空后的输液瓶充氮,且通过电磁阀不停的在充氮和抽真空之间转换直至输液瓶内的含氧量不大于1.0%,再通过压盖机构4进行输液瓶封盖。一般的,充氮和抽真空一般至少反复转换2次,从而以达到纯氮气填充输液瓶内空间的效果,达到保护药液的目的。

整体而言,本发明通过该输液瓶灌装封口设备首先通过输送机构1实现待灌装输液瓶的输送;然后通过第一充氮机构2实现待灌装输液瓶的充氮,通过灌装机构3实现充氮后输液瓶的灌装;其次通过抽真空机构5、第二充氮机构6配合压盖机构4一起实现输液瓶在氮气的保护下实现灌装后输液瓶的封盖;最后通过出瓶机构7实现完成封盖后输液瓶的自动输出。从而能够轻易实现输液瓶在优良的环境下完成自动化灌装,有效确保输液瓶的灌装封口质量。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将外部待灌装输液瓶转换至输送机构1上,优选地,所述输送机构1上连接有进瓶绞龙机构9,所述进瓶绞龙机构9用于将外部待灌装输液瓶按照规定顺序传递至所述输送机构1上。具体地,还可以由进瓶绞龙机构9带动输送机构1同步运动,从而可以保证输液瓶传输的同步性与有序性。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输液瓶从输送机构1顺利转换到第一充氮机构2上,优选地,所述输送机构1与所述第一充氮机构2之间设置有第一拨轮10,所述第一拨轮10用于将所述输送机构1上的输液瓶拨送到所述第一充氮机构2上的规定工位。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输液瓶从第一充氮机构2顺利转换到灌装机构3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充氮机构2与所述灌装机构3之间设置有第二拨轮11,所述第二拨轮11用于将所述第一充氮机构2上的输液瓶拨送到所述灌装机构3上的规定工位。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输液瓶从灌装机构3顺利转换到压盖机构4上,优选地,所述灌装机构3与所述压盖机构4之间设置有第三拨轮12,所述第三拨轮12用于将所述灌装机构3上的输液瓶拨送到所述压盖机构4上的规定工位。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实现输液瓶的无氧保护,给输液瓶提供更好的灌装环境,优选地,所述第一充氮机构2、所述灌装机构3及所述压盖机构4相互之间地连接处设置有氮气保护装置。具体地,氮气保护装置可以罩设在第二拨轮11与第三拨轮12上,从而实现输液瓶在氮气的氛围下完成工位转移。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输液瓶灌装封口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