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7101阅读:10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胶制品领域,特别涉及日常生活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硅胶漏斗。



背景技术:

漏斗为筒锥型物体,是将液体或粉料从一个容器转移到另一个细口容器常用的工具,如油、米,在家庭生活中,会经常使用到。

常见的漏斗多为玻璃制品,但是易碎且质量较大,还有很多漏斗是塑料制品,由于塑料材质的不稳定性,转移液体时,存在化学稳定性较差的现象;同时漏斗的形状固定,在日常收纳时,占据空间较大,且不方便携带。

现有出现一种可进行折叠收纳的漏斗,其进行折叠后可减少占用空间,但是其底部没有设计封口结构,导致漏斗底部很容易进入灰尘,进入灰尘后将难以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硅胶漏斗,其使用后可折叠放置,以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硅胶漏斗,包括中空的漏斗本体,漏斗本体由耐高温的食品级硅胶材料构成,漏斗本体为三层可折叠的结构,分别为第一折叠层、第二折叠层和第三折叠层,第三折叠层的开口比第二折叠层的开口小,第二折叠层的开口比第一折叠层的开口小,第一折叠层与第二折叠层之间通过可折叠的第一软性硅胶片进行连接,第二折叠层与第三折叠层之间通过可折叠的第二软性硅胶片进行连接,使第三折叠层折叠后进入第二折叠层内,同时第二折叠层折叠后进入第一折叠层内;第一折叠层的顶部外侧边缘安装有固定外圈,固定外圈的内部包裹有与固定外圈形状相同的金属加强筋,固定外圈的一端横向往外延伸形成横向连接板,横向连接板的末端为圆弧状,横向连接板的末端向下折弯形成纵向连接板,横向连接板与纵向连接板组合形成挂勾,第三折叠层的底部设有圆柱形漏孔,并在圆柱形漏孔的底部设有磁性铁圈,磁性铁圈固定安装在圆柱形漏孔的底部内壁,并通过软质连接条连接有磁性盖板,磁性盖板的大小与圆柱形漏孔的大小配对,用于配对盖住圆柱形漏孔。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横向连接板的中端还设有便于挂放的挂孔。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磁性盖板由磁性圆板及包裹在磁性圆板外围的硅胶面层构成。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漏斗本体由耐高温的食品级硅胶材料构成,使用寿命长,漏斗本体为三层可折叠的结构,使用时可直接拉长至使用状态,使用完成后可折叠至收纳状态,折叠后便于携带,且节省空间,同时增设有固定外圈,固定外圈结构稳定,具有较强的支撑力,确保使用时的稳定性,横向连接板与纵向连接板组合形成的挂勾便于在使用时随意摆放,另外,还设计有磁性盖板,磁性盖板与磁性铁圈进行配对吸合,使用时,直接打开磁性盖板,使用完成后将磁性盖板移动至圆柱形漏孔的底部即可自动吸合,防止漏斗本体内进入灰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折叠层,2为第二折叠层,3为第三折叠层,4为第一软性硅胶片,5为第二软性硅胶片,6为圆柱形漏孔,7为固定外圈,8为横向连接板,9为纵向连接板,10为挂孔,11为磁性盖板,12为软质连接条,13为磁性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参照图1,其具体实施的硅胶漏斗包括中空的漏斗本体,漏斗本体由耐高温的食品级硅胶材料构成,漏斗本体为三层可折叠的结构,分别为第一折叠层1、第二折叠层2和第三折叠层3,第三折叠层3的开口比第二折叠层2的开口小,第二折叠层2的开口比第一折叠层1的开口小,第一折叠层1与第二折叠层2之间通过可折叠的第一软性硅胶片4进行连接,第二折叠层2与第三折叠层3之间通过可折叠的第二软性硅胶片5进行连接,使第三折叠层3折叠后进入第二折叠层2内,同时第二折叠层2折叠后进入第一折叠层1内,使用时,直接拉长至使用状态,使用完成后可折叠至收纳状态,折叠后便于携带,且节省空间。

第一折叠层1的顶部外侧边缘安装有固定外圈7,固定外圈7结构稳定,具有较强的支撑力,确保使用时的稳定性,固定外圈7的内部包裹有与固定外圈7形状相同的金属加强筋,固定外圈7的一端横向往外延伸形成横向连接板8,横向连接板8的中端还设有便于挂放的挂孔10,横向连接板8的末端为圆弧状,横向连接板8的侧面通过圆弧进行连接,横向连接板8的末端向下折弯形成纵向连接板9,横向连接板8与纵向连接板9组合形成挂勾,便于在使用时随意摆放,直接通过挂勾即可将漏斗本体挂在任何桶体的边沿。

第三折叠层3的底部设有圆柱形漏孔6,为了使漏斗本体的内部保持干净,在圆柱形漏孔6的底部设有磁性铁圈13,磁性铁圈13固定安装在圆柱形漏孔6的底部内壁,并通过软质连接条12连接有磁性盖板11,磁性盖板11由磁性圆板及包裹在磁性圆板外围的硅胶面层构成,磁性盖板11的大小与圆柱形漏孔6的大小配对,用于配对盖住圆柱形漏孔6,使用时,直接打开磁性盖板11,使用完成后将磁性盖板11移动至圆柱形漏孔6的底部即可自动吸合,防止漏斗本体内进入灰尘。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