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胶枪的开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0914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胶枪的开胶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胶枪的开胶器。



背景技术:

压胶枪也被称作压胶器,将密封材料、粘接剂等粘稠状的物质从胶筒中挤压出,为一种粘合密封填缝打胶工具,广泛用于建筑装饰,电子电器,汽车及汽车部件,船舶及集装箱等行业。目前常见的压胶枪为手动式压胶枪,主要由套胶筒、推杆、扳机和驱动装置组成,驱动装置包括套装在推杆上的弹簧,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手指扣动扳机压缩弹簧而使推杆向前推进。

但是,压胶枪在使用前,需要将压胶枪中胶瓶的封口切开,人们通常直接用普通的开胶器直接将封口剪去,但是这种方法会导致胶瓶的切口不平整,在注胶时容易挤出过多的胶液,此外,封口由于不整齐,存在大量的毛刺,在注胶后,残余的胶液会附在切口中凝固,等压胶枪再次使用时,切口的胶块不易清理,则需要再次剪切封口,并因进一步扩大封口,不利于注胶。

因此,综上所述,现有的压胶枪的开胶器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和剪切不整齐的缺点,影响压胶枪正常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剪切整齐的优点,能够快速将压胶枪的封口切开,并且切口整齐,不影响压胶枪的使用的压胶枪的开胶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胶枪的开胶器,包括本体和铁柄,所述铁柄设置有两个,并与本体活动连接,所述本体包括手柄以及设置在手柄上端的夹板,所述夹板与手柄一体设置,所述夹板的中心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贯穿夹板,所述圆孔的上方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插入夹板内、并与夹板卡持固定,所述铁柄包括A段和B段,所述A段为笔直的铁棒,所述B段为与A段一体设置的弧形棒,所述B段的内侧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与铁柄一体设置,所述B段的末端设置有圆环,所述圆环与铁柄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的表面上设置有砂纸,所述砂纸与手柄贴合固定,可采用胶水粘贴固定,通过砂纸能够队剪切的封口进行打磨,去除封口上的毛刺。

作为优选,所述两块夹板之间为中空设置,有利于将铁柄固定在夹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铁柄为以铰接轴为中点对称设置,有利于加快对封口的剪切。

作为优选,所述刀片的刀口为弧形设置,能够增大刀片与封口的接触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圆环与铰接轴卡持固定,能够使得铁柄在夹板内活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手柄上设置的夹板能够卡持铁柄,设置的圆孔能够容纳胶瓶的封口,方便剪切,铁柄上设置的刀片通过与胶块的封口接触,并通过使用者挤压旋转,能够快速剪切封口,并保持封口的平整,不影响压胶枪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胶枪的开胶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胶枪的开胶器的本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胶枪的开胶器的本体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胶枪的开胶器的铁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一种压胶枪的开胶器,如图1所示,包括本体1和铁柄2,所述铁柄2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铁柄2为以铰接轴7为中点对称设置,有利于加快对封口的剪切。如图2所示,所述本体1包括手柄3以及设置在手柄3上端的夹板5,所述手柄3的表面上设置有砂纸4,所述砂纸4与手柄贴合固定,可采用胶水粘贴固定,通过砂纸4能够队剪切的封口进行打磨,去除封口上的毛刺。所述夹板5与手柄3一体设置,如图3所示,所述两块夹板5之间为中空设置,有利于将铁柄2固定在夹板5之间。所述夹板5的中心设置有圆孔6,能够容纳胶瓶的封口。所述圆孔6贯穿夹板5,所述圆孔6的上方设置有铰接轴7,所述铰接轴7插入夹板5内、并与夹板5卡持固定,能够方便铁柄2活动。如图4所示,所述铁柄2包括A段和B段,所述A段为笔直的铁棒,所述B段为与A段一体设置的弧形棒,所述B段的内侧设置有刀片8,所述刀片8与铁柄2一体设置,所述刀片8的刀口为弧形设置,能够增大刀片8与封口的接触范围。所述B段的末端设置有圆环9,所述圆环9与铁柄2焊接固定,所述圆环9与铰接轴7卡持固定,能够使得铁柄2在夹板5内活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压胶枪中的胶瓶封口伸入圆孔6内,然后使用者抓紧铁柄2,并用力挤压铁柄2,同时扳动手柄3,绕封口旋转进行切割,使得封口受到刀片切割平整,即开胶成功,若封口的切口有毛刺,通过砂纸4对切口进行打磨,使得切口平整。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手柄上设置的夹板能够卡持铁柄,设置的圆孔能够容纳胶瓶的封口,方便剪切,铁柄上设置的刀片通过与胶块的封口接触,并通过使用者挤压旋转,能够快速剪切封口,并保持封口的平整,不影响压胶枪的使用。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