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铝箔封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5373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铝箔封口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瓶等容器封装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铝箔封口机。



背景技术:

在生产柠檬酸消毒液、细胞保存液等药液过程中,需要对存放药液的药瓶用铝箔进行封口,封口过程中需要封口机对铝箔加热,以使铝箔能够粘附在药瓶的瓶口处。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公告号为CN 205076120 U的电磁铝箔封口机,该封口机包括封口机本体,所述封口机本体包括用于定位瓶口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设置有电磁感应封口的电磁件,所述定位部内设置有吸取铝箔垫片的取盖机构。虽然该封口机实现对药瓶的封口,但是该封口机存在的问题为:

由于电磁线圈的直径有限,导致对药瓶的瓶口直径有要求,药瓶瓶口相对电磁线圈的直径过大或过小都不能实现封口,因为过小会导致电磁线圈加热不到铝箔,而导致铝箔无法粘附在瓶口上;若过大,会导致电磁线圈的加热仅针对铝箔的中心进行加热,而导致加热后的铝箔无法粘附在瓶口处。故实用性较低,降低了该封口机的使用价值,并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铝箔封口机,实现了根据药瓶瓶口直径的大小调节各半导体制热片围成的圆的直径大小,且保证了调节半导体制热片位置后能够实现对铝箔外周一圈进行加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铝箔封口机,包括:

传送带,其用于输送瓶口处盖有铝箔的药瓶;

龙门架,其横跨传送带;

升降气缸,其安装于龙门架顶面上;

安装板,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穿过龙门架与安装板固定;

连接杆,其顶端与安装板固定;

转动筒,其与连接杆底端转动连接;

转动驱动机构,其与转动筒连接,以驱动转动筒转动;

四块半导体制热片,每块半导体制热片均通过一弹性连接机构与转动筒连接,四块半导体制热片均位于一转动筒中心为中心的圆上,且四块半导体制热片均位于转动筒下方,四块半导体制热片的制热面均竖直地朝向传送带;

调节驱动机构,其输出部设置于弹性连接机构的中心,以驱动各个半导体制热片同时向远离或靠近转动筒中心运动;以及

控制箱,调节驱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半导体制热片、升降气缸以及传送带均电连接至控制箱。

优选的是,每个弹性连接机构均包括:

导向筒,其设置于转动筒内壁上,且与转动筒中心线垂直;

导向杆,其穿过导向筒且能穿过转动筒;

转动轮,其与导向杆靠近转动筒中心的端部转动连接;

连接件,其一端与导向杆固定且位于转动轮远离转动筒中心的一侧,连接件下端伸出转动筒且与半导体制热片固定;以及

调节弹簧,其一端与连接件固定,其另一端与转动筒内壁固定,导向杆穿过导向杆;

其中,当调节弹簧为自然伸长长度时,所有转动轮相互紧贴。

优选的是,调节驱动机构包括:

调节气缸,其设置于安装板顶面上;

调节头,其为圆锥体结构,调节气缸的活塞杆穿过连接杆和安装板并伸入至转动筒内,调节气缸的活塞杆与调节头的大端固定,调节头的小端朝向转动轮中心,且调节头与所有转动轮相切。

优选的是,转动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齿轮,其设置于转动筒顶端外壁上;

第二齿轮,其与第一齿轮啮合;以及

转动电机,其设置于安装板顶面上且其转动杆穿过安装板与第二齿轮中心固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弹性连接机构,为半导体制热片的移动提供了条件,设置调节驱动机构实现了四个半导体制热片同时驱动,进而实现了根据药瓶瓶口直径的大小调节各半导体制热片围成的圆的直径大小,提高了该封口机的实用价值,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且动力源仅一个就能调节半导体制热片围成圆的直径,节约了动力源以及能源的使用,减少了生产成本;

2)通过设置转动驱动机构,并设置转动筒与连接杆的转动连接,实现了所有半导体制热片整体转动,在封口铝箔时使得半导体制热片在铝箔处旋转,使得铝箔边缘一圈别融化,保证了调节半导体制热片位置后能够实现对铝箔外周一圈进行加热,使得铝箔封口工作能够正常进行,且保证了铝箔与瓶口连接的一圈都被密封。

附图说明

图1为全自动铝箔封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转动筒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全自动铝箔封口机,包括:

传送带1,其用于输送瓶口处盖有铝箔的药瓶;

龙门架2,其横跨传送带1;

升降气缸3,其安装于龙门架2顶面上;

安装板4,升降气缸3的活塞杆穿过龙门架2与安装板4固定;

连接杆5,其顶端与安装板4固定;

转动筒6,其与连接杆5底端转动连接;

转动驱动机构7,其与转动筒6连接,以驱动转动筒6转动;

四块半导体制热片8,每块半导体制热片8均通过一弹性连接机构81与转动筒6连接,四块半导体制热片8均位于一转动筒6中心为中心的圆上,且四块半导体制热片8均位于转动筒6下方,四块半导体制热片8的制热面均竖直地朝向传送带1;

调节驱动机构9,其输出部设置于弹性连接机构81的中心,以驱动各个半导体制热片8同时向远离或靠近转动筒6中心运动;以及

控制箱(图中未示),调节驱动机构9、转动驱动机构7、半导体制热片8、升降气缸3以及传送带1均电连接至控制箱。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弹性连接机构81,每个弹性连接机构81均包括:

导向筒82,其设置于转动筒6内壁上,且与转动筒6中心线垂直,导向筒82的设置实现了对下方连接件以及半导体制热片8的支撑,保证不会出现半导体制热片8的制热面倾斜相向,同时对导向杆进行了导向,使得半导体制热片8能严格得朝向或远离转动筒6的中心运动,保证了对半导体制热片8围成圆的直径的调节;

导向杆83,其穿过导向筒82且能穿过转动筒6;

转动轮84,其与导向杆83靠近转动筒6中心的端部转动连接,使得在导向杆83与调节头挤压时对调节头的阻碍减小,避免了因调节时调节头与导向杆83的摩擦力过大而造成调节头与导向杆83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

连接件85,其一端与导向杆83固定且位于转动轮84远离转动筒6中心的一侧,连接件85下端伸出转动筒6且与半导体制热片8固定;以及

调节弹簧86,其一端与连接件85固定,其另一端与转动筒6内壁固定,导向杆83穿过导向杆83;

其中,当调节弹簧86为自然伸长长度时,所有转动轮84相互紧贴。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调节驱动机构9,调节驱动机构9包括:

调节气缸91,其设置于安装板4顶面上;

调节头92,其为圆锥体结构,调节气缸91的活塞杆穿过连接杆5和安装板4并伸入至转动筒6内,调节气缸91的活塞杆与调节头92的大端固定,调节头92的小端朝向转动轮84中心,且调节头92与所有转动轮84相切。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转动驱动机构7,转动驱动机构7包括:

第一齿轮71,其设置于转动筒6顶端外壁上;

第二齿轮72,其与第一齿轮71啮合;以及

转动电机73,其设置于安装板4顶面上且其转动杆穿过安装板4与第二齿轮72中心固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