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易拉罐罐体翻转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5905发布日期:2018-07-27 20:14阅读:12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饮料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易拉罐罐体翻转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灌装饮料生产线的生产过程中,罐体经过洗罐槽清洗后,通常需要经过翻转再到下一输送带上,而现有的翻转装置在将罐体翻转过程中,容易导致罐体表面划伤,导致最终产品不合格,增加了生产成本。有时还会出现罐体卡在翻转装置中,需要人工对其修正,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易拉罐罐体翻转的装置,能够避免划伤罐体,杜绝出现罐体卡堵的现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易拉罐罐体翻转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导向槽,导向槽匹配安装在洗罐槽和输送带之间;导向槽包括主导向柱、次导向柱和固定板;所述主导向柱为多个间隔设置导向金属且从前向后呈螺旋状延伸;所述固定板从前向后间隔设置,且主导向柱固定配合设置在固定板的四周边缘,固定板为中空的金属板;所述次导向柱为一金属柱,次导向柱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边缘,另一端向前延伸一定距离。

所述主导向柱为六个均匀间隔设置的金属柱,固定板为中空的正方形金属板,主导向柱与中空的金属板的内侧固定配合连接。

所述次导向柱配合设置在相邻的两个主导向柱之间,且次导向柱安装在两个相邻的固定板之间。

所述次导向柱从后向前延伸至两个固定板之间的中间位置处;且次导向柱向前延伸的一端的端部向导向槽体外倾斜。

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的主导向柱、次导向柱和固定板,使易拉罐的罐体沿着导向槽运动,在主导向柱螺旋导向的作用下,完成罐体的翻转,同时,次导向柱能够避免罐体卡堵在导向槽内,而且次导向柱的端部采用向外倾斜一定角度的设置,避免划伤罐体外表面。本导向槽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对罐体划伤,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易拉罐罐体翻转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导向槽,导向槽匹配安装在洗罐槽和输送带之间;导向槽包括主导向柱1、次导向柱2和固定板3;所述主导向柱1为多个间隔设置导向金属柱且从前向后呈螺旋状延伸;所述固定板3从前向后间隔设置,且主导向柱1固定配合设置在固定板3的四周边缘,固定板3为中空的金属板;所述次导向柱2为一金属柱,次导向柱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的边缘,另一端向前延伸一定距离。

所述主导向柱1为六个均匀间隔设置的金属柱,固定板3为中空的正方形金属板,主导向柱1与中空的金属板的内侧固定配合连接。

所述次导向柱2配合设置在相邻的两个主导向柱1之间,且次导向柱2安装在两个相邻的固定板3之间。

所述次导向柱2从后向前延伸至两个固定板3之间的中间位置处;且次导向柱2向前延伸的一端的端部向导向槽体外倾斜。

本导向槽可以倾斜向下设置,在导向槽的前端与洗罐槽连接,导向槽的后端倾斜向下与输送带配合连接。利用罐体的自身重力,使罐体沿着导向槽从前向后运动,在螺旋设置的主导向柱1的作用下,实现罐体的翻转,次导向柱2从固定板3一端向前延伸,固定板3为一中空的正方形金属板,即为正方形的金属环,主导向柱1与该金属环体的内侧边缘固定配合连接。次导向柱2一端固定安装在金属环体的内侧边缘,另一端向导向槽的前部延伸。主导向柱1和次导向柱2均为不锈钢材质制作。主导向柱1和次导向柱2通过焊接固定与固定板3配合连接。

洗罐槽和输送带为现有技术设备,导向槽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分别与洗罐槽和输送带配合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