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管脱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0034发布日期:2018-06-26 20:05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管脱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管脱帽机。



背景技术:

在医疗器械行业领域中,通常血液样本是装在密闭的试管中,若对试管中的血液样本进行相关检测和分析,需打开试管上方的管帽才能取出血液样本(此过程我们通称为脱帽)。

目前市场上脱帽机存在的以下不足:

1、脱帽方式不合理,如直拉脱帽的方式容易造成试管内气流气压的冲击,会导致气溶胶成份流失较为严重;、

2、当多个真空试管管帽同时开启瞬时,局部区域的气压会发生变化,导致试管间的气流相互窜动,可能导致交叉污染情况发生;

3、多管脱帽方式结构复杂,从而制造生产成本高,同时对试管和试管载架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工作时对多个试管同时脱帽动作,很容易出现漏脱帽的现象,而且后期的维修和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管脱帽机及实现该方法的单管脱帽机,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管脱帽机,包括一机械本体,所述机械本体由包括一安装台,所述安装台底部包括凸轮分割器,所述安装台上部包括检测装置、转盘及与所述转盘组合连接的脱帽机构,所述脱帽机构包括脱帽器、压紧机构、凸轮组合及弃帽收集盒;所述安装台还包括一动力传输装置,所述动力传输装置由上同步带轮组、下同步带轮组及减速电机组成;所述转盘上装置试管及管帽。

特别的,所述凸轮分割器安装在安装台的下方,所述凸轮分割器为棘轮机构,将连续旋转运动转化成间歇运动输出,且所述凸轮分割器输出端连接转盘,满足转盘间歇运动的要求。

特别的,所述转盘均匀分布多个安放孔,所述安放孔为试管的定位载体,在凸轮分割器的作用下呈间歇运动,即每完成一个脱帽动作后,转动下一工位停止,待脱帽后再转至下一工位,依次作用并反复。

特别的,所述脱帽器在凸轮组合的作用下按设定曲线运动完成试管的脱帽工作。

特别的,所述压紧机构在凸轮组合的作用下向前推进,压紧试管保证脱帽工作的顺利进行,脱帽完成后依靠弹簧作用后退复位。

特别的,所述上同步带轮组包括上同步带及上带轮,所述下同步带轮组包括下同步带及下带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管脱帽机,采取单个真空试管进行脱帽,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结构简单,脱帽可靠,故障率极低,维修方便,后期维护费用极低;脱帽执行部件与管帽接触面积小,大大降低执行部件与管帽之间的相对互污染;采用单针边沿提拉的脱帽方式,有效减少气流气压的冲击,最大程度地减少脱帽过程中喷出的气溶胶成份的流失。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单管脱帽机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单管脱帽机结构设定:

包括一机械本体,所述机械本体由包括一安装台12,所述安装台12底部包括凸轮分割器1,所述安装台12上部包括检测装置2、转盘3及与所述转盘 3组合连接的脱帽机构,所述脱帽机构包括脱帽器5、压紧机构6、凸轮组合7 及弃帽收集盒10;所述安装台12还包括一动力传输装置,所述动力传输装置由上同步带轮组8、下同步带轮组11及减速电机9组成;所述转盘3上装置试管及管帽。

所述凸轮分割器1安装在安装台12的下方,所述凸轮分割器1为棘轮机构,将连续旋转运动转化成间歇运动输出,且所述凸轮分割器1输出端连接转盘3,满足转盘3间歇运动的要求。所述转盘3均匀分布多个安放孔4,所述安放孔4 为试管的定位载体,在凸轮分割器1的作用下呈间歇运动,即每完成一个脱帽动作后,转动下一工位停止,待脱帽后再转至下一工位,依次作用并反复。所述脱帽器5在凸轮组合7的作用下按设定曲线运动完成试管的脱帽工作。所述压紧机构6在凸轮组合7的作用下向前推进,压紧试管保证脱帽工作的顺利进行,脱帽完成后依靠弹簧作用后退复位。所述上同步带轮组8包括上同步带及上带轮,所述下同步带轮组11包括下同步带及下带轮。

本实施例中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技术路线为:

采取单个真空试管进行脱帽,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结构简单,脱帽可靠,故障率极低,维修方便,后期维护费用极低;脱帽执行部件与管帽接触面积小,大大降低执行部件与管帽之间的相对互污染;采用单针边沿提拉的脱帽方式,有效减少气流气压的冲击,最大程度地减少脱帽过程中喷出的气溶胶成份的流失。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与本实用新型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所有实施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