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理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798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理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理瓶装置。



背景技术:

灌装加塞机中的双进瓶通道的理瓶盘,包括两个同心的进瓶通道,一个位于外圈,一个位于内圈,由于两个进瓶通道同时设于理瓶盘上,且随理瓶盘同步转动,外圈的进瓶通道的线速度比内圈进瓶通道的线速度要快,内圈进瓶通道速度往往跟不上主机速度,现有技术中,为了使内圈进瓶通道跟上主机速度,采用的做法是提高理瓶盘的转速,一旦理瓶盘转速过快,则导致倒瓶风险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进瓶效果好,降低倒瓶率的理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理瓶装置,包括理瓶盘和设于理瓶盘上的输瓶通道,所述理瓶盘包括理瓶内盘和至少一个理瓶外盘,所述理瓶外盘套于理瓶内盘的外周,所述理瓶内盘连接一驱动理瓶内盘转动的内盘驱动件,每个理瓶外盘连接一驱动理瓶外盘转动的外盘驱动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输瓶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设于理瓶内盘上,所述第二通道设于与理瓶内盘相邻的理瓶外盘上;或者,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分设于相邻的两个理瓶外盘上。

所述理瓶盘上方设有第一栏栅、第二栏栅和第三栏栅,所述第一栏栅与第二栏栅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二栏栅与第三栏栅之间形成第二通道。

所述内盘驱动件包括第一主齿轮、与第一主齿轮啮合的第一从齿轮,所述外盘驱动件包括第二主齿轮、与第二主齿轮啮合的第二从齿轮,所述第一从齿轮与理瓶内盘连接,所述第二从齿轮与理瓶外盘连接,所述第一主齿轮以及各理瓶外盘对应的第二主齿轮均设于同一传动轴上。

所述理瓶内盘对应的第一主齿轮及各理瓶外盘对应的第二主齿轮的齿数逐渐递增。

所述内盘驱动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主齿轮及第一主齿轮啮合的第一从齿轮,所述外盘驱动件包括第二传动轴、第二主齿轮及与第二主齿轮啮合的第二从齿轮,所述第一主齿轮设于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二主齿轮设于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一从齿轮与理瓶内盘连接,所述第二从齿轮与理瓶外盘连接。

所述理瓶内盘对应的第一主齿轮及各理瓶外盘对应的第二主齿轮的齿数逐渐递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理瓶装置,设置将理瓶盘分设为单独转动的理瓶内盘和理瓶外盘,因线速度V=2nπR,理瓶内盘和理瓶外盘的外径不同,通过调节二者的转速,即理瓶内盘的转速提高,使内盘和外盘的线速度达到一致,这样保证了位于理瓶内盘和理瓶外盘上的瓶子的线速度保持一致,提保证进瓶效果,降低倒瓶率,且仅提高理瓶内盘的转速,不影响整体的理瓶进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内盘驱动件与外盘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内盘驱动件与外盘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理瓶内盘;2、理瓶外盘;3、内盘驱动件;31、第一主齿轮;32、第一从齿轮;33、第一传动轴;4、外盘驱动件;41、第二主齿轮;42、第二从齿轮;43、第二传动轴;5、输瓶通道;51、第一通道;52、第二通道;71、第一栏栅;72、第二栏栅;73、第三栏栅;8、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理瓶装置,包括理瓶盘和设于理瓶盘上的输瓶通道5,理瓶盘包括理瓶内盘1和至少一个理瓶外盘2,理瓶外盘2套于理瓶内盘1的外周,理瓶内盘1连接一驱动理瓶内盘1转动的内盘驱动件3,每个理瓶外盘2连接一驱动理瓶外盘2转动的外盘驱动件4。

在具体应用实例中,理瓶外盘2设置为多个,多个理瓶外盘2依次套于理瓶内盘1的外周,每个理瓶外盘2单独设置一个外盘驱动件4,以使每个理瓶外盘2的转速不一致,从而达到各理瓶外盘2的线速度一致的条件。本实施例中,以一个理瓶内盘1和一个理瓶外盘2为例。

输瓶通道5可以设置在理瓶内盘1或理瓶外盘2上任意一处,或者二者的交接处,目的用于出瓶。

本实用新型的理瓶装置,将理瓶盘分设为单独转动的理瓶内盘1和理瓶外盘2,因线速度V=2nπR,理瓶内盘1和理瓶外盘2的外径不同,通过调节二者的转速,即理瓶内盘1的转速提高,使内盘和外盘的线速度达到一致,这样保证了位于理瓶内盘1和理瓶外盘2上的瓶子的线速度保持一致,提保证进瓶效果,降低倒瓶率,且仅提高理瓶内盘1的转速,不影响整体的理瓶进度。

本实施例中,输瓶通道5包括第一通道51和第二通道52,第一通道51设于理瓶内盘1上,第二通道52设于与理瓶内盘1相邻的理瓶外盘2上。第一通道51和第二通道52均为出瓶通道,采用双通道输瓶,提高了出瓶效率。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通道51和第二通道52分设在理瓶内盘1和理瓶外盘2上,由于理瓶内盘1和理瓶外盘2上的线速度一致,因此,第一通道51和第二通道52内瓶子的线速度一致,保证出瓶效果,降低倒瓶率。

本实施例中,理瓶盘上方设有第一栏栅71、第二栏栅72和第三栏栅73,第一栏栅71与第二栏栅72之间形成第一通道51,第二栏栅72与第三栏栅73之间形成第二通道52。

本实施例中,内盘驱动件3包括第一主齿轮31、与第一主齿轮31啮合的第一从齿轮32,外盘驱动件4包括第二主齿轮41、与第二主齿轮41啮合的第二从齿轮42,第一从齿轮32与理瓶内盘1连接,第二从齿轮42与理瓶外盘2连接,第一主齿轮31以及各理瓶外盘2对应的第二主齿轮41均设于同一传动轴8上。理瓶内盘1对应的第一主齿轮31及各理瓶外盘2对应的第二主齿轮41的齿数逐渐递增。

当传动轴8转动时,同时驱动第一主齿轮31、第二主齿轮41,二者分别带动第一从齿轮32、第二从齿轮42转动,由于第一主齿轮31的齿数小于第二主齿轮41的齿数,第一从齿轮32转速大于第二从齿轮42转速,即第一从齿轮32比第二从齿轮42转得快,第一从齿轮32驱动理瓶内盘1转动,第二从齿轮42驱动理瓶外盘2转动,因此理瓶内盘1比理瓶外盘2转速快,根据理瓶内盘1和理瓶外盘2的半径及转速的关系,进行相应的调节,从而可以使二者的线速度达到一致。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

本实施例中,内盘驱动件3包括第一传动轴33、第一主齿轮31及第一主齿轮31啮合的第一从齿轮32,外盘驱动件4包括第二传动轴43、第二主齿轮41及与第二主齿轮41啮合的第二从齿轮42,第一主齿轮31设于第一传动轴33上,第二主齿轮41设于第二传动轴43上,第一从齿轮32与理瓶内盘1连接,第二从齿轮42与理瓶外盘2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轴33驱动第一主齿轮31转动,进而驱动理瓶内盘1转动,第二传动轴43驱动第二主齿轮41转动,进而驱动理瓶外盘2转动,即内盘驱动件3和外盘驱动件4为两个独立驱动系统。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