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七氟丙烷灭火剂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3310发布日期:2018-09-04 21:14阅读:18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领域,特别是一种七氟丙烷灭火剂充装装置。



背景技术:

七氟丙烷(HFC-227ea/FM200)是一种以化学灭火为主兼有物理灭火作用的洁净气体化学灭火剂;它无色、无味、低毒、不导电、不污染被保护对象,不会对财物和精密设施造成损坏。能以较低的灭火浓度,可靠的扑灭B、C类火灾及电器火灾;储存空间小,临界温度高,临界压力低,在常温下可液化储存;释放后不含粒子或油状残余物,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ODP值为零),在大气层停留时间为31~42年,符合环保要求。

现在向钢瓶充装七氟丙烷的时候通常采用的压强差的方式充装,采用此种方式进行充装的时候由于与钢瓶连通的压强传感器需要极高的精度来推算七氟丙烷的充装量,但是由于钢瓶在充装的过程中内部的压强变化幅度小,从而在充装的时候必须速度较慢过快的话容易出现过多的充装,最后出现超装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而且由于仅依靠压力表来监控充装过程,容易出现压力传感器故障最后出现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七氟丙烷灭火剂充装装置,可以明显的提高填充效率提高充装过程的安全性,而且充装的精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七氟丙烷灭火剂充装装置包括预处理单元、充装单元和控制器;

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真空泵、氮气发生器、加压装置、丁字连接管、三个第一电磁阀、气压传感器和露点传感器;所述真空泵的出气端通过第一电磁阀与丁字连接管的第一管连通;氮气发生装置的一端与加压装置连通,加压装置通过第一电磁阀与丁字连接管第二管连通;所述丁字连接管的三管的中部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丁字连接管的三管内的第一电磁阀的两侧均设有气压传感器;所述露点传感器位于第二管内;

所述充装单元包括重力秤、七氟丙烷灭火剂容器、加压泵和第二电磁阀;所述七氟丙烷灭火剂容器与加压泵连通;所述加压泵出口上设有第二电磁阀;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重力秤、真空泵、氮气发生器、加压装置、气压传感器、露点传感器、加压泵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丁字连接管的中心处还连通了泄压管;所述泄压管的末端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泄压管内还设有第二露点传感器;所述第三电磁阀和第二露点传感器均和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氮气发生器还通过除湿装置与加压装置连通。

进一步地,七氟丙烷灭火剂充装装置还包括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呈圆状的安装在重力秤周围;所述防护装置从内至外依次包括钢网层、泡沫层和钢板层;所述钢网层距泡沫层10~15厘米;所述泡沫层的厚度不低于10厘米;所述钢板层的背面通过斜立柱与地面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丁字连接管的第三管的末端连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通过将一个连接管实现对钢瓶的预处理从而使得整个预处理过程不要人工再次对钢瓶进行操作,而且通过重力秤和气压传感器两则结合的方式使得充装更为准确和安全,通过重力秤作为主充装依据使得充装的过程更为快速和可控。通过控制器和电磁阀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和充装。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七氟丙烷灭火剂充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2.充装单元;21.重力秤;22.七氟丙烷灭火剂容器;23.加压泵;24.第二电磁阀;3.控制器;4.真空泵;5.氮气发生器;6.加压装置;7.丁字连接管;71.第一管;72.第二管;73.第三管;8.第一电磁阀;9.气压传感器;10.露点传感器;11.泄压管;111.第三电磁阀;112.第二露点传感器10;12.除湿装置;13.防护装置;131.钢网层;132.泡沫层;133.钢板层;14.斜立柱;15.钢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氮气发生器5采用东方汇利PNG-300氮气发生器5;控制器3采用51单片机根据本实施例编程制作;除湿装置12采用杭州高振电器设备有限公司的GZD-251B管道出湿机。

如图1、图2、图3所示,七氟丙烷灭火剂充装装置包括预处理单元、充装单元和控制器3;

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真空泵4、氮气发生器5、加压装置6、丁字连接管7、三个第一电磁阀8、气压传感器9和露点传感器10;所述真空泵4的出气端通过第一电磁阀8与丁字连接管7的第一管71连通;氮气发生装置的一端与加压装置6连通,加压装置6通过第一电磁阀8与丁字连接管7第二管72连通;所述丁字连接管7的三管的中部设有第一电磁阀8;所述丁字连接管7的三管内的第一电磁阀8的两侧均设有气压传感器9;所述露点传感器10位于第二管72内;

所述充装单元包括重力秤21、七氟丙烷灭火剂容器22、加压泵23和第二电磁阀24;所述七氟丙烷灭火剂容器22与加压泵23连通;所述加压泵23出口上设有第二电磁阀24;

所述控制器3分别与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24、重力秤21、真空泵4、氮气发生器5、加压装置6、气压传感器9、露点传感器10、加压泵23电连接。

通过将一个连接管实现对钢瓶15的预处理从而使得整个预处理过程不要人工再次对钢瓶15进行操作,而且通过重力秤21和气压传感器9两则结合的方式使得充装更为准确和安全,通过重力秤21作为主充装依据使得充装的过程更为快速和可控。通过控制器3和电磁阀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和充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丁字连接管7的中心处还连通了泄压管11;所述泄压管11的末端设有第三电磁阀111;所述泄压管11内还设有第二露点传感器112;所述第三电磁阀111和第二露点传感器112均和控制器3电连接。

通过设置泄压管11实现了不打开钢瓶15的阀门就可以对钢瓶15内的湿度过高的氮气进行置换,而且设置第三电磁阀111可以实现自动控制,设置第二露点传感器112可以实现及时对瓶内的氮气的湿度进行监控,避免了过多的氮气的浪费。

本实施例中,所述氮气发生器5还通过除湿装置12与加压装置6连通。对灌入钢瓶15的氮气进行除湿使得其满足湿度的要求。

本实施例中,七氟丙烷灭火剂充装装置还包括防护装置13;所述防护装置13呈圆状的安装在重力秤21周围;所述防护装置13从内至外依次包括钢网层131、泡沫层132和钢板层133;所述钢网层131距泡沫层13210厘米;所述泡沫层132的厚度15厘米;所述钢板层133的背面通过斜立柱14与地面固接。

设置防护装置13可以在发生意外的时候将工作人员进行保护。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磁阀24的另一端与丁字连接管7的第三管73的末端连通。实现只和钢瓶15的一个借口而进行连通就完成整个充装,减少了操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将七氟丙烷灭火剂放入七氟丙烷灭火剂容器22中;将钢瓶15放置到重力秤21上。

关闭泄压管11上的第三电磁阀111和第二管72上的第一电磁阀8以及第二电磁阀24,打开第一管71和第三管73上的第一电磁阀8,启动真空泵4,在真空泵4的作用下,钢瓶15内的空气被抽出,直到第三管73内的气压传感器9接检测的气压满足要求后,关闭第一管71上的第一电磁阀8;打开第二管72上的第一电磁阀8,启动氮气发生器5,和加压装置6,氮气进入钢瓶15内,使得钢瓶15内的压强达到要求后关闭第二管72上的第一电磁阀8。

一段时间后,根据通过露点传感器10查看钢瓶15内的水分含量,如果水分含量过高,打开泄压管11上的第三电磁阀111,将钢瓶15内的部分氮气排出后再关闭,此时再次打开第二管72上的第一电磁阀8,向钢瓶15内的注入氮气,一段时间后,根据通过露点传感器10查看钢瓶15内的水分含量,如果水分含量依旧过高,重复上述步骤直到钢瓶15内的水分含量达到要求。

当钢瓶15内的氮气达到要求后,关闭第三管73上的第一电磁阀8,启动加压泵23,打开第二电磁阀24,七氟丙烷注入钢瓶15内。

当重力秤21记录的钢瓶15的总量变化达到注入重量要求或钢瓶15内的压强达到限值的停止注入七氟丙烷。如果钢瓶15重量变化达到要求时,钢瓶15内的压强满足要求则,充装完成;如果钢瓶15内的重量变化没有达到要求,但是钢瓶15内的压强达到限值,则充装装置出现故障,需要检修。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