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压力与流量的注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2110发布日期:2018-08-21 16:11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压力与流量的注水阀,属于阀门领域。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

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阀门根据材质还分为铸铁阀门,铸钢阀门,不锈钢阀门(201、304、316等),铬钼钢阀门,铬钼钒钢阀门,双相钢阀门,塑料阀门,非标订制阀门等。

申请号为201720881917.6,发明名称为一种具有保压功能的气瓶阀,包括手轮、阀体、阀杆、压帽、阀芯、安全泄放装置,阀体上设有连接气瓶的进气口和外接使用的出气接口,阀体的进气接口处设有保压装置,保压装置由活门、弹簧、弹簧座组成,弹簧座与阀体螺纹连接并通过密封圈密封,活门坐落于阀体进气接口内的活动腔处,活门为大小活塞设计,大活塞外侧设有密封圈,活门一端细长顶杆穿过通气通道,另一端小活塞插入弹簧座内控中并抵压在弹簧上,活门内部设有活门通气通道和通气孔。当气瓶放气使用到设定的压力时,阀能自动关闭,防止气瓶内气体完全用完后空气进入气瓶中,从而保证气瓶内气体的纯度,充气时无需再对气瓶进行抽真空处理,节约了生产成本;但是上述的阀门结构存在的问题是结构复杂,无法减弱当压力与流量同时过大时产生的冲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压力与流量的注水阀,通过简单的结构,达到控制压力与控制流量的双重作用,效率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控制压力与流量的注水阀,包括导流水管,其一端连接进水口,另一端连接出水口,导流水管靠近出水口处安装主阀块,在导流水管内靠近进出口处安装过滤结构,还设有分压装置,其顶部与过滤结构固定;

前述的分压装置包括浮筒,其顶端安装阀管,阀管的顶端与过滤结构固定连接,其底端伸入浮筒内,阀管内设有顶部封闭块和底部封闭块,两者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顶部封闭块固定在过滤结构上,在顶部封闭块与底部封闭块之间的空间通过梯形块进行填充,使得顶部封闭块与底部封闭块之间形成两个渐缩空间,底部封闭块的底端通过舒张弹簧与阀管的底端连接;

在浮筒内还设有浮板和分压活塞杆,分压活塞杆的顶端固定浮板,分压活塞杆的底端伸出浮筒底端;

还包括变压腔,其固定在浮筒的底端,分压活塞杆的底端伸出浮筒底端同时伸入变压腔内,在变压腔内设有变压管,变压管的顶端与分压活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还包括同步阀,同步阀的一端伸入变压腔内与变压管相连通,另一端伸出变压腔与主阀块的底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过滤结构包括多个过滤板,每个过滤板与导流水管呈45度角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顶部封闭块的两端分别固定支撑柱;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导流水管靠近出水口处开设通孔,主阀块的顶端靠近通孔,且与通孔大小匹配,在通孔周围套设密封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过滤板共设两块,顺次布设。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分压阀的设置,当导流水管内流速急速增加时,分压阀发生变形,提醒打开排水通道,通过负压活塞杆的移动,带动出水口主阀块的移动,从而关闭阀门,实现了分压与控制流量的双重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进水口,2为导流水管,3为出水口,4为分压阀,5为浮筒,6为负压活塞杆,7为浮板,8为变压管,9为变压腔,10为同步杆,11为主阀块,12为密封圈,13为过滤板,14为底部封闭块,15为顶部封闭块,16为支撑柱,17为连接杆,18为舒张弹簧,19为阀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以下特征部件:1为进水口,2为导流水管,3为出水口,4为分压阀,5为浮筒,6为负压活塞杆,7为浮板,8为变压管,9为变压腔,10为同步杆,11为主阀块,12为密封圈,13为过滤板,14为底部封闭块,15为顶部封闭块,16为支撑柱,17为连接杆,18为舒张弹簧,19为阀管。

本发明的一种控制压力与流量的注水阀,包括导流水管,其一端连接进水口,另一端连接出水口,导流水管靠近出水口处安装主阀块,在导流水管内靠近进出口处安装过滤结构,还设有分压装置,其顶部与过滤结构固定;

前述的分压装置包括浮筒,其顶端安装阀管,阀管的顶端与过滤结构固定连接,其底端伸入浮筒内,阀管内设有顶部封闭块和底部封闭块,两者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顶部封闭块固定在过滤结构上,在顶部封闭块与底部封闭块之间的空间通过梯形块进行填充,使得顶部封闭块与底部封闭块之间形成两个渐缩空间,底部封闭块的底端通过舒张弹簧与阀管的底端连接;

在浮筒内还设有浮板和分压活塞杆,分压活塞杆的顶端固定浮板,分压活塞杆的底端伸出浮筒底端;

还包括变压腔,其固定在浮筒的底端,分压活塞杆的底端伸出浮筒底端同时伸入变压腔内,在变压腔内设有变压管,变压管的顶端与分压活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还包括同步阀,同步阀的一端伸入变压腔内与变压管相连通,另一端伸出变压腔与主阀块的底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过滤结构包括多个过滤板,每个过滤板与导流水管呈45度角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顶部封闭块的两端分别固定支撑柱;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导流水管靠近出水口处开设通孔,主阀块的顶端靠近通孔,且与通孔大小匹配,在通孔周围套设密封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过滤板共设两块,顺次布设。

使用时,液体由进水口进入,通过过滤板导流水管后,由出水口流出,当流速过大时,过滤板发生强烈震动,此时分压阀内受到水压驱动,使得底部封闭块与阀管的渐缩内壁分离,此时打开排水通道,向浮筒内注水,随着浮筒内水压的变大,浮板上升,变压腔内压力改变,变压管发生径变,同步杆在压力作用下被拉动,当同步杆发生驱动后,与其相连的主阀块发生移动,将通孔封闭,此时阀门关闭。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