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泉水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9794发布日期:2018-09-08 01:00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泉水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矿泉水灌装是人工开启灌装设备半自动化进行矿泉水瓶灌装,此种工作方式劳动强度大,步骤繁杂,浪费时间,工作效率低下,矿泉水灌装品质无法得到保证,导致水源的浪费,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矿泉水灌装机。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装精准定量,灌装结构简单的矿泉水灌装机。

技术方案:一种矿泉水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处设有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工作台,该工作台上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所述第二旋转件的上端处设有电机,该电机与第一旋转件与第二旋转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有支撑件,该支撑件上设有增压管,该增压管与底座内部的箱体连通,该增压管的上端处设有增压泵,位于增压泵的下端处设有灌装接头,位于增压管的一侧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与箱体连通;所述旋转件的一侧设有输送带和输送板,该输送带的上端处设有感应条。

具体地,所述第一旋转件上设有感应器,该感应器为位置感应器,该感应器与感应条之间为无线信号连接。

具体地,所述输送带上的两侧设有防护栏,该输送带的底端通过固定件与底座活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增压管的一侧设有水质监测仪,该监测仪一端探入水箱内部。

具体地,所述灌装接头的一侧设有控制器,该控制器与水质监测仪无线信号连接。

具体地,所述输送板与工作台之间为夹角为160°,该输送板为倾斜20°且为弧形结构设置,该倾斜板的下端处设有驱动器,该驱动器与输送板电性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旋转件与第二旋转件上设有多个凹槽,该凹槽至少为1个。

具体地,所述输送板的上端处设有导板,该导板对应输送板弧形结构设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装置上第一旋转件上设置的感应器与输送带上设置的感应条无线信号连接,保证了设备在运输和夹取的精准性;增压泵下端处设有的控制器,且该控制器与水质监测仪无线信号连接,保证了在水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关闭增压泵,避免造成水源浪费和安全性问题,设置的输送板倾斜20°设置,保证了旋转件产品能够安全顺利运输至下一工序减少了生产线的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矿泉水灌装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件2、水质监测仪3、增压管4、灌装喷头5、控制器6、增压泵7、第二旋转件8、凹槽9、固定座10、工作台11、第一旋转件13、感应器12、防护板14、防护栏15、导板16、输送板17、驱动器18、固定杆19、感应条20、输送带21、固定件22、进水口23、电机24、水箱(未图示),底座1的上端靠近中部处设有固定座10,该固定座10上设有工作台11,工作台11上设有防护栏15,该防护栏15与工作台11环形固定连接,该防护栏15上设有防护板14,该工作台11的上端处设有第一旋转件13和第二旋转件8,该第一旋转件13和第二旋转件8上均设有凹槽9,该凹槽9至少为一个,第一旋转件13上靠近凹槽9处设有感应器12,该感应器12红外线位置感应器,第一旋转件13与第二旋转8为可旋转的结构,第二旋转件8的上端处设有电机24,该电机24与第一旋转件13和第二旋转件8活动连接,位于工作台11的一侧设有支撑件2,该支撑件2设有增压管4,该增压管4的一端处与底座1内部的箱体(未图示)连通,增压管4的另一端处设有增压泵7,位于增压泵7的一侧设有灌装接头5,该灌装接头5的一侧设有控制器6,位于支撑件2的一侧设有水质监测仪3,该水质监测仪3的一端探入水箱(未图示)内部,水质监测仪3与控制器6之间为无线信号连接,位于支撑件2的一侧设有进水口23,该进水口23与水箱连通;位于工作台11的一侧设有输送板17和输送带21,该输送带21上设有感应条20,该感应条20与感应器12无线信号连接,位于输送带21的上端处设有挡杆19,输送带21的下端处通过固定件22与底座1活动连接,位于输送带21的一侧设有输送板17,输送板17的下端处设有驱动器18,输送板17与工作台18之间的夹角为160°,该输送板17为倾斜20°设置,该输送板17的上端处设有导板16,该导板16对应输送板17弧形结构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