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高速全自动液体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0677发布日期:2018-12-18 21:38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双排高速全自动液体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灌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排高速全自动液体灌装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灌装机械的发展也呈现多种趋势,液体灌装机作为灌装机械的主要类别之一,广泛应用于药物、化工、食品、饮料、油脂、化妆品等行业。现有技术中,各行业液体包装桶型各异,大小型号不一致,液体灌装机的使用针对性较强,传输机构多采用单排流水式传输,其缺点在于:桶型适应率较低,灌装定位不精确,生产效率低,功能单一,不具有一机多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排高速全自动液体灌装机,该装置结构紧凑,外形美观,调节方便,节省时间,生产速度快,灌装精度高,灌装桶型适应率大幅度提高。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排高速全自动液体灌装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部的灌装机构、自动切换装置以及流水传输机构,所述灌装机构包括分流装置、动力升降装置以及多个气动灌装头,所述分流装置上设有自吸输入管路和多个分流输出管路,所述自吸输入管路与外设的液体存储装置相连接,所述分流输出管路与所述气动灌装头对应连接,所述动力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支撑架和可上下运动的动力链条,所述气动灌装头固定在升降支撑架上,所述动力链条设置在机架的两侧,并且与所述升降支撑架连接。所述自动切换装置由动力摆臂、第一灌装栅栏、第二灌装栅栏构成,所述动力摆臂设置在第一灌装栅栏和第二灌装栅栏的两端,所述动力摆臂的上端与机架上设置的动力滑轨连接。所述流水传输机构包括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以及灌装平台,所述灌装平台安装在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之间,所述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多个气动挡板限位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气动灌装头为不锈钢防滴漏灌装头,每个灌装头上设置有气缸,所述灌装头可做上下伸缩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摆臂与第一灌装栅栏、第二灌装栅栏之间的连接采用条形孔连接,使第一灌装栅栏、第二灌装栅栏的宽度可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采用的是流水线式同步履带,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的外侧还设有多个光电感应器,光电感应器与所述气动挡板限位装置连接,用于感知灌装桶到达预定区域后对其精确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灌装平台的下面设置有多个重量感应器,可根据灌装桶型设置标准重量,用于感知灌装容量,控制切换灌装桶的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双排高速全自动液体灌装机采用PLC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所述灌装机构、自动切换装置、流水传输机构都在PLC指令下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排高速全自动液体灌装机,灌装机构采用不锈钢防滴漏灌装头和灌装平台下安装重量感应器,有效防止了液体在灌装过程中的浪费,提高了灌装容量的精确度。通过采用双排传输带和自动切换装置,并且在PLC电气控制系统的指令下进行工作,缩短了灌装桶的更换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自动切换装置中的栅栏宽度可根据灌装桶型任意调节,大幅度提高了灌装桶型的适应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外形美观,调节方便,节省时间,生产速度快,灌装精度高等优点,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减少了人力劳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分流装置、21-自吸输入管路、22-分流输出管路、3- 动力升降装置、31-升降支撑架、32-动力链条、4-气动灌装头、5-动力摆臂、 6-第一灌装栅栏、7-第二灌装栅栏、8-动力滑轨、9-第一传输带、10-第二传输带、11-灌装平台、12-气动挡板限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2,一种双排高速全自动液体灌装机,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上部的灌装机构、自动切换装置以及流水传输机构。所述灌装机构包括分流装置2、动力升降装置3以及多个气动灌装头4,所述分流装置2上设有自吸输入管路 21和多个分流输出管路22,所述自吸输入管路21与外设的液体存储装置相连接,所述分流输出管路22与所述气动灌装头4对应连接,所述动力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支撑架31和可上下运动的动力链条32,所述气动灌装头4固定在升降支撑架31上,所述动力链条32设置在机架1的两侧,并且与所述升降支撑架31 连接。所述自动切换装置由动力摆臂5、第一灌装栅栏6、第二灌装栅栏7构成,所述动力摆臂5设置在第一灌装栅栏6和第二灌装栅栏7的两端,所述动力摆臂5的上端与机架1上设置的动力滑轨8连接。所述流水传输机构包括第一传输带9、第二传输带10以及灌装平台11,所述灌装平台11安装在第一传输带9 和第二传输带10之间,所述第一传输带9和第二传输带10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多个气动挡板限位装置12。

所述气动灌装头4为不锈钢防滴漏灌装头,每个气动灌装头4上设置有气缸,该气动灌装头4可做上下伸缩运动。

所述动力摆臂5与第一灌装栅栏6、第二灌装栅栏7之间的连接采用条形孔连接,使第一灌装栅栏6、第二灌装栅栏7的宽度可调节。

所述第一传输带9和第二传输带10采用的是流水线式同步履带,第一传输带9和第二传输带10的外侧还设有多个光电感应器,光电感应器与所述气动挡板限位装置12连接,用于感知灌装桶到达预定区域后对其精确定位。

所述灌装平台11的下面设置有多个重量感应器,可根据灌装桶型设置标准重量,用于感知灌装容量,控制切换换灌装桶的时间。

所述双排高速全自动液体灌装机采用PLC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所述灌装机构、自动切换装置、流水传输机构都在PLC指令下工作。

工作原理:

第一传输带9在导向装置的作用下将灌装桶输送进入第一灌装栅栏6,此时第一栅栏6正处于第一传输带的正上方,由于在第一传输带9的外侧设置多个光电感应器,而且每个光电感应器都与气动挡板限位装置12对应连接。当灌装通到达预设位置时,光电感应器会将信号反馈到PLC控制系统,在PLC控制系统的指令下气动挡板限位装置12中的挡板会依次弹出,将灌装桶限定在指定位置。以灌装栅栏可容纳6个灌装桶为例,当第6个灌装桶定位完成后,光电感应器将定位完成信号反馈到PLC控制系统,在PLC控制系统的指令下驱动动力摆臂5开始工作,动力摆臂5带动第一灌装栅栏6平移到灌装平台11上,在光电感应器的作用下,第一传输带9外侧的气动挡板限位装置12中的挡板会自动缩进去,第一传输带9在PLC控制系统的指令下暂停传输,而此时第二灌装栅栏7处于第二传输带10的正上方。由于灌装平台11的下面设置有重量感应器,当空的灌装桶处于灌装平台11时,重量感应器会将信号反馈到PLC控制系统,在PLC控制系统的指令下动力链条32带动升降支撑杆31动作,气动灌装头4在PLC控制系统的指令下随之动作,使其对应插入灌装桶内进行灌装。

在灌装的同时,在PLC控制系统的指令下第二传输带10开始工作,由于在第二传输带9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光电感应器,而且每个光电感应器都与气动挡板限位装置12对应连接。当灌装通到达预设位置时,光电感应器会将信号反馈到PLC控制系统,在PLC控制系统的指令下气动挡板限位装置12中的挡板会依次弹出,将灌装桶限定在指定位置。这时处于灌装平台11上的灌装桶已灌装完毕,重量感应器会将灌装完成信号反馈到PLC控制系统,在PLC控制系统的指令下驱动动力摆臂5开始工作,动力摆臂5带动第一灌装栅栏6平移到第一传输带上,此时第二灌装栅栏7处于灌装平台11上。在光电感应器的作用下,第二传输带10外侧的气动挡板限位装置12中的挡板会自动缩进去,第二传输带10在PLC控制系统的指令下暂停传输,第一传输带9恢复传输状态将灌装完成的灌装桶传输到下一工序,此时处于灌装平台11的灌装桶开始灌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灌装栅栏6的宽度和第二灌装栅栏7的宽度可根据不同灌装桶型调节,灌装桶型的高度可通过动力升降装置进行调节,可适应液体灌装桶型98%以上。

综上所述,在PLC控制系统的指令下工作流程循环进行便可实现液体的全自动灌装生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