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空氮气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7340发布日期:2019-10-19 03:17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放空氮气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放空氮气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氮气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用处极大,可以用作食品保护气体、灯泡填充气体、车胎内充气、化工行业合成氨、树脂、橡胶等,工业生产中通过液氮储藏进行储藏,但是在环境温度20℃下,以3000 m3储罐为例,日蒸发率为0.194%、5.82m3液氮,管道输送日蒸发率为12.65%、6.07m3液氮,这些原料均通过放空管进行放空,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工业生产中,由于未设置放空氮气回收系统,导致日常使用中一部分原料随着放空气体排出,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放空氮气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放空氮气回收系统包括液氮储藏罐、输送管、氮气复热器、隔膜压缩机组、氮气缓冲罐和低压输送管,液氮储藏罐放气端与输送管一端连接,输送管上依次连接有放空管、氮气复热器、隔膜压缩机组和氮气缓冲罐。氮气缓冲罐的循环进气端与循环出气端均与低压输送管连通。输送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位于放空管与液氮储藏罐之间。输送管上设置有进口阀,进口阀位于放空管和氮气复热器之间。输送管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第四控制阀位于隔膜压缩机组和氮气缓冲罐之间,放空管上设置有放空阀。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输送管、氮气复热器、隔膜压缩机组和氮气缓冲罐,将需要放空的气体导入输送管中,通过氮气复热器加热,使之温度达到450℃左右,然后通过隔膜压缩机组的压缩后输送至氮气缓冲罐中进行暂存,将放空氮气实现回收再利用。

同时,氮气缓冲罐的循环进气端与循环出气端均与低压输送管连通,将暂存的回收放空氮气输送至低压输送管内,能够大幅提高低压输送管内的压力,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最后,设置第一控制阀、进口阀、第四控制阀和放空阀,输送管与放空管实现可控,当出现特殊情况,氮气不能完全回收时,可以开启放空阀,将一部分气体从放空管排出,降低整个系统的负担。

通过设置液氮储藏罐、输送管、氮气复热器、隔膜压缩机组、氮气缓冲罐和低压输送管,现有工业生产中,由于未设置放空氮气回收系统,导致日常使用中一部分原料随着放空气体排出,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的问题。

进一步的,氮气复热器为圆柱结构,氮气复热器内设置有电加热片和加热管,加热管的始端与末端均与输送管连接,电加热片贴附在氮气复热器内壁上,相邻的电加热片间距相等。

可选的,加热管呈蛇形结构,且加热管的始端与末端位于同一平面。

可选的,氮气复热器内填充有导热珠,氮气复热器顶部设置有上封口,氮气复热器底部设置有下封口。

可选的,导热珠为不锈钢材质制成的导热钢球。

可选的,导热珠为氧化铝陶瓷材质制成的导热瓷球。

可选的,氮气复热器外壁包裹有石棉保温层。

可选的,隔膜压缩机组包括第一隔膜压缩机和第二隔膜压缩机,第一隔膜压缩机和第二隔膜压缩机并联在输送管上,第一隔膜压缩机的进气端设置有第六控制阀,第二隔膜压缩机的进气端设置有第五控制阀。

进一步的,输送管上设置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支管位于第一控制阀与液氮储藏罐之间,第一支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第二支管位于第四控制阀与隔膜压缩机组之间,第二支管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通过设置输送管、氮气复热器、隔膜压缩机组和氮气缓冲罐,将需要放空的气体导入输送管中,通过氮气复热器加热,使之温度达到450℃左右,然后通过隔膜压缩机组的压缩后输送至氮气缓冲罐中进行暂存,将放空氮气实现回收再利用。

2、氮气缓冲罐的循环进气端与循环出气端均与低压输送管连通,将暂存的回收放空氮气输送至低压输送管内,能够大幅提高低压输送管内的压力,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3、设置第一控制阀、进口阀、第四控制阀和放空阀,输送管与放空管实现可控,当出现特殊情况,氮气不能完全回收时,可以开启放空阀,将一部分气体从放空管排出,降低整个系统的负担。

4、通过设置液氮储藏罐、输送管、氮气复热器、隔膜压缩机组、氮气缓冲罐和低压输送管,现有工业生产中,由于未设置放空氮气回收系统,导致日常使用中一部分原料随着放空气体排出,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放空氮气回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放空氮气回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氮气复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氮气复热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为液氮储藏罐、2为输送管、3为氮气复热器、4为隔膜压缩机组、401为第一隔膜压缩机、402为第二隔膜压缩机、5为氮气缓冲罐、6为第一支管、7为放空管、8为第二支管、9为低压输送管、10为第二控制阀、11为第一控制阀、12为放空阀、13为进口阀、14为第三控制阀、15为第四控制阀、16为第五控制阀、17为第六控制阀、18为石棉保温层、19为加热管、20为电加热片、21为上封口、22为下封口、23为导热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放空氮气回收系统包括液氮储藏罐1、输送管2、氮气复热器3、隔膜压缩机组4、氮气缓冲罐5和低压输送管9,液氮储藏罐1放气端与输送管2一端连接,输送管2上依次连接有放空管7、氮气复热器3、隔膜压缩机组4和氮气缓冲罐5。氮气缓冲罐5的循环进气端与循环出气端均与低压输送管9连通。输送管2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1,第一控制阀11位于放空管7与液氮储藏罐1之间。输送管2上设置有进口阀13,进口阀13位于放空管7和氮气复热器3之间。输送管2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15,第四控制阀15位于隔膜压缩机组4和氮气缓冲罐5之间,放空管7上设置有放空阀12。

使用中,设置输送管、氮气复热器、隔膜压缩机组和氮气缓冲罐,将需要放空的气体导入输送管中,通过氮气复热器加热,使之温度达到450℃左右,然后通过隔膜压缩机组的压缩后输送至氮气缓冲罐中进行暂存,将放空氮气实现回收再利用。氮气缓冲罐的循环进气端与循环出气端均与低压输送管连通,将暂存的回收放空氮气输送至低压输送管内,能够大幅提高低压输送管内的压力,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设置第一控制阀、进口阀、第四控制阀和放空阀,输送管与放空管实现可控,当出现特殊情况,氮气不能完全回收时,可以开启放空阀,将一部分气体从放空管排出,降低整个系统的负担。通过设置液氮储藏罐、输送管、氮气复热器、隔膜压缩机组、氮气缓冲罐和低压输送管,现有工业生产中,由于未设置放空氮气回收系统,导致日常使用中一部分原料随着放空气体排出,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的问题。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如图3和图4所示,氮气复热器3为圆柱结构,氮气复热器3内设置有电加热片20和加热管19,加热管19的始端与末端均与输送管2连接,电加热片20贴附在氮气复热器3内壁上,相邻的电加热片20间距相等。

使用中,氮气从输送管进入加热管中,加热管在电加热片的加热下,管内氮气温度大幅度提升,便于后续制成使用。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2,加热管19呈蛇形结构,且加热管19的始端与末端位于同一平面。

使用中,通过将加热管设置为蛇形结构,能够有效增加加热管在氮气复热器中的输送距离,能够提高氮气最终吸热量,确保达到合适的复热温度,同时将加热管始端与末端设置在同一平面,能够降低一定输送压力。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2,氮气复热器3内填充有导热珠23,氮气复热器3顶部设置有上封口21,氮气复热器3底部设置有下封口22。

使用中,由于空气的热导效率偏低,通过在氮气复热器内设置导热珠,能够提高整体热导效率,同时导热珠能够填充在加热管的间隙中。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4,导热珠23为不锈钢材质制成的导热钢球。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4,导热珠23为氧化铝陶瓷材质制成的导热瓷球。

实施例7

基于实施例2,氮气复热器3外壁包裹有石棉保温层18。

使用中,设置石棉保温层能够大幅降低热量挥发速度,提高设备整体加热效率,从而能够较为轻易的将氮气加热至450℃左右。

实施例8

基于实施例1,隔膜压缩机组4包括第一隔膜压缩机401和第二隔膜压缩机402,第一隔膜压缩机401和第二隔膜压缩机402并联在输送管2上,第一隔膜压缩机401的进气端设置有第六控制阀17,第二隔膜压缩机402的进气端设置有第五控制阀16。

使用中,设置两台隔膜压缩机,当液氮储藏罐进液时,通过相匹配的控制阀,启动两台隔膜压缩机,当液氮储藏罐存储液氮时,开启一台隔膜压缩机,当液氮储藏罐排液时,关闭两台隔膜压缩机,使之能够相互配合。

实施例9

基于实施例1,输送管2上设置有第一支管6和第二支管8,第一支管6位于第一控制阀11与液氮储藏罐1之间,第一支管6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0,第二支管8位于第四控制阀15与隔膜压缩机组4之间,第二支管8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14。

实施例10

基于实施例1,在环境温度20℃下,3000 m3储罐日蒸发率为0.194%、5.82m3液氮;冷备一台液氮泵日蒸发率为0.071%、2.13m3液氮,管道输送日蒸发率为12.65%、6.07m3液氮,使用本申请提供的放空氮气回收系统后,3000 m3液氮的氮气排放量为5152Nm3-9085 Nm3,按氮气单价约0.28元/Nm3,年回收费用约52.6-92.8万元,为企业节约了一定开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