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消防管道温湿度及漏水智能检测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1861发布日期:2019-09-24 23:4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隧道消防管道温湿度及漏水智能检测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隧道消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消防管道温湿度及漏水智能检测传感器。



背景技术:

我国在公路隧道和城市道路地下通道等建设领域发展迅速,公路隧道已由重丘走向深山、由陆地走向水下、由郊区走进城市。目前公路隧道消防管道尚无防漏防冻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对隧道消防管道的维护以人工巡检为主,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1、对隧道消防管道渗漏检查:当隧道内消防管道渗漏时,确定其渗漏点位置,需要将全部电缆沟盖板掀开,整段剥开保温层查找。

2、对隧道消防管道的防冻检查:目前隧道消防管道防冻主要采用电伴热系统,当电伴热出现异常时,无法及时发现,尤其是遇上极端寒流气候,后果不堪设想,带来较大的安全风险。

3、对隧道消防管道的漏水检查:目前国内外消防管道漏水检测多使用专业的听音检漏仪、听音杆或听漏仪,主要是采用听音测漏法,使用的仪器大部分也以探测消防管道漏水声音为基础,由于管网的复杂性和管材传音性能等诸多因素影响,所以漏水检测工作需要有丰富的现场经验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做保障,对于一些特殊的情况,还可以用气体示踪法、探地雷达法、红外测温法等方法进行管道漏水探测。

第一代测漏设备主要有听音杆和听音饼,这些纯机械式设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第二代测漏设备主要有电子听漏仪等,这些设备增加了声音电子放大滤波等功能;第三代测漏设备主要具备有相关分析功能,这些设备使测漏工作有了很大的提升,目前尚未发现有相关的技术文献与报道。

针对目前隧道消防管道维护管理中的技术问题,研究隧道智能检测传感器以实现对消防管道温湿度及漏水的同时检测,对提高隧道消防管道温度检测、渗漏及漏水的检测效率,提升消防管道维护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隧道消防管道的防漏防冻检查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消防管道温湿度及漏水智能检测传感器,以提高对隧道消防管道温度检测、渗漏及漏水的检测效率,提升消防管道维护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隧道消防管道温湿度及漏水智能检测传感器,包括壳体、温度检测元件、湿度检测元件、漏水检测元件、微处理器、接口、引脚或引线,所述温度检测元件、湿度检测元件、漏水检测元件、微处理器和接口均设置在壳体内,且漏水检测元件的一端延伸至壳体之外;所述引脚或引线设置在壳体的另一端,通过接口与微处理器的相应端口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元件、湿度检测元件和漏水检测元件分别与微处理器的相应端口连接,温度检测元件、湿度检测元件和漏水检测元件的数据经微处理器运算处理后的信息由接口的相应端口输出;温度检测元件、湿度检测元件、漏水检测元件、微处理器和接口的工作电源均由引脚或引线的相应端口提供。

进一步的,所述引脚包括数据引脚、电源引脚和地线引脚,所述引线包括数据线、电源线和地线。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与外界测量环境接触的网状窗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为一体化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漏水检测元件前端为漏水检测电参数的感知触点,所述的漏水检测感知触点为梳状触点束,所述梳状触点束中的触点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应用需求设置。

隧道消防管道温湿度及漏水智能检测传感器,包括壳体、温度检测元件、湿度检测元件、漏水检测元件、微处理器、接口、引脚或引线;所述温度检测元件、湿度检测元件、漏水检测元件、微处理器和接口均设置在壳体内,且漏水检测元件的一端延伸至壳体之外;所述引脚或引线设置在壳体的另一端,通过接口与微处理器的相应端口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和湿度检测元件分别与微处理器的相应端口连接,温度检测元件和湿度检测元件的数据经微处理器运算处理后的信息由接口的相应端口输出;漏水检测元件对检测的漏水状态信息由接口的相应端口输出;温度检测元件、湿度检测元件、漏水检测元件、微处理器、接口的工作电源均由引脚或引线的相应端口提供。

进一步的,所述引脚包括温湿度数据信息引脚、漏水状态信息引脚、电源引脚和地线引脚,所述引线包括湿度数据信息线、漏水状态信息线、电源线和地线。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与外界测量环境接触的网状窗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为一体化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漏水检测元件前端为漏水检测电参数的感知触点,所述的漏水检测感知触点为梳状触点束,所述梳状触点束中的触点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应用需求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温度检测元件、湿度检测元件和漏水检测元件与微处理器对应连接,将数据经微处理器运算处理后的信息由接口的相应端口输出,使温度、湿度和漏水检测集成为一个智能的检测传感器,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检测准确,使用方便快捷。

2、漏水检测元件前端的漏水检测电参数的感知触点为梳状触点束,进一步确保检测准确的准确性;梳状触点束中的触点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应用需求设置,使本发明能很好地应用在不同环境中的消防管道中。

3、与第一代测漏设备和第二代测漏设备相比,隧道消防管道温湿度及漏水智能检测传感器对检测工作人员无需要求有丰富的现场经验,只需通过对应接线就可方便地完成温度、湿度和漏水的检测任务,节省人力,节省隧道消防管道的维护费用。

4、本发明可植入隧道消防管道的保温层,与隧道管理站的对应设备连接,实现在线监测隧道消防管道的温度、湿度及漏水状况,及时发现隧道消防管道的温度异常、渗水及漏水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5、本发明推广应用于隧道消防管道防漏监测安全预警系统,可提高消防管道温的湿度及漏水检测效率,提升消防管道维护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接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网状窗口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温度检测元件、3-湿度检测元件、4-漏水检测元件、5-微处理器、6- 引脚、7-引线、8-接口、11-网状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至9,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隧道消防管道温湿度及漏水智能检测传感器,包括壳体1、温度检测元件2、湿度检测元件3、漏水检测元件4、微处理器5、接口8、引脚6;所述温度检测元件 2、湿度检测元件3、漏水检测元件4、微处理器5和接口8均设置在壳体1内,且漏水检测元件4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之外;其中漏水检测元件4前端为漏水检测电参数的感知触点,漏水检测感知触点为梳状触点束,梳状触点束中的触点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应用需求设置;所述引脚6包括数据引脚、电源引脚和地线引脚,引脚6设置在壳体1的另一端,通过接口 8与微处理器5的相应端口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元件2、湿度检测元件3和漏水检测元件4分别与微处理器5的相应端口连接,温度检测元件2、湿度检测元件3和漏水检测元件4的数据经微处理器5运算处理后的信息由接口8的相应端口输出;温度检测元件2、湿度检测元件3、漏水检测元件4、微处理器5和接口8的工作电源均由引脚6的电源引脚和地线引脚端口提供;壳体1为一体化结构,壳体1上设有与外界测量环境接触的网状窗口11。

实施例2

如图3和4所示,隧道消防管道温湿度及漏水智能检测传感器,包括壳体1、温度检测元件2、湿度检测元件3、漏水检测元件4、微处理器5、接口8、引线7;所述温度检测元件 2、湿度检测元件3、漏水检测元件4、微处理器5和接口8均设置在壳体1内,且漏水检测元件4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之外;其中漏水检测元件4前端为漏水检测电参数的感知触点,漏水检测感知触点为梳状触点束,梳状触点束中的触点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应用需求设置;所述引线7包括包括数据线、电源线和地线,引线7设置在壳体1的另一端,通过接口8与微处理器5的相应端口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元件2、湿度检测元件3和漏水检测元件4分别与微处理器5的相应端口连接,温度检测元件2、湿度检测元件3和漏水检测元件4的数据经微处理器5运算处理后的信息由接口8的相应端口输出;温度检测元件2、湿度检测元件3、漏水检测元件4、微处理器5和接口8的工作电源均由引线7的电源线和地线端口提供;壳体1为一体化结构,壳体1上设有与外界测量环境接触的网状窗口11。

实施例3

如图5和6所示,隧道消防管道温湿度及漏水智能检测传感器,包括壳体1、温度检测元件2、湿度检测元件3、漏水检测元件4、微处理器5、接口8、引脚6;所述温度检测元件 2、湿度检测元件3、漏水检测元件4、微处理器5和接口8均设置在壳体1内,且漏水检测元件4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之外;其中,漏水检测元件4前端为漏水检测电参数的感知触点,漏水检测感知触点为梳状触点束,梳状触点束中的触点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应用需求设置;所述引脚6包括温湿度数据信息引脚、漏水状态信息引脚、电源引脚和地线引脚,引脚6设置在壳体1的另一端,通过接口8与微处理器5的相应端口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元件2和湿度检测元件3分别与微处理器5的相应端口连接,温度检测元件2和湿度检测元件3的数据经微处理器5运算处理后的信息由接口8的相应端口输出;漏水检测元件4对检测的漏水状态信息由接口8的相应端口输出;温度检测元件2、湿度检测元件3、漏水检测元件4、微处理器5、接口8的工作电源均由引脚6的电源引脚和地线引脚端口提供;壳体1为一体化结构,壳体1上设有与外界测量环境接触的网状窗口11。

实施例4

如图7和8所示,隧道消防管道温湿度及漏水智能检测传感器,包括壳体1、温度检测元件2、湿度检测元件3、漏水检测元件4、微处理器5、接口8、引线7;所述温度检测元件 2、湿度检测元件3、漏水检测元件4、微处理器5和接口8均设置在壳体1内,且漏水检测元件4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之外;其中,漏水检测元件4前端为漏水检测电参数的感知触点,漏水检测感知触点为梳状触点束,梳状触点束中的触点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应用需求设置;所述引线7包括湿度数据信息线、漏水状态信息线、电源线和地线,引线7设置在壳体1的另一端,通过接口8与微处理器5的相应端口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元件2和湿度检测元件3 分别与微处理器5的相应端口连接,温度检测元件2和湿度检测元件3的数据经微处理器5 运算处理后的信息由接口8的相应端口输出;漏水检测元件4对检测的漏水状态信息由接口 8的相应端口输出;温度检测元件2、湿度检测元件3、漏水检测元件4、微处理器5、接口8 的工作电源均由引线7的电源线和地线端口提供;壳体1为一体化结构,壳体1上设有与外界测量环境接触的网状窗口11。

隧道消防管道温湿度及漏水智能检测传感器应用于隧道消防管道的防冻、防漏检测领域。

隧道消防管道温湿度及漏水智能检测传感器的应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对隧道消防管道温湿度及漏水智能检测传感器进行技术指标检测确认;

2、将隧道消防管道温湿度及漏水智能检测传感器植入到隧道消防管道保温层内底部;

3、将植入到隧道消防管道保温层内底部的隧道消防管道温湿度及漏水智能检测传感器与相应检测设备的对应接口连接;

4、检测设备通过通信链路资源将检测到的温湿度及漏水信息传输到管理部门的工作站上,进行安全预警和报警提示管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