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气罐模块及其储气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8937发布日期:2019-09-17 20:1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储气罐模块及其储气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气罐模块及其储气单元。



背景技术:

储气罐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医院、金属加工厂等,特别是医院日常护理及手术中经常会用到储气罐,比如氧气罐、高压空气灌等。而为了增加储气量及使用的便利性,通常会将多个储气罐安装于支架上形成储气模块。目前,储气模块中的多个储气罐之间通常都是采用软管及快接头连通。

但是,这种采用软管与快接头将多个储气罐之间连通的方式,由于连接部位多,连接范围广,使得储气模块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漏气等情况,大大影响了储气模块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储气模块可靠性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靠性较高的储气罐模块及其储气单元。

一种储气单元,包括:

呈长条形的第一集气端盖,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具有进气口的第一导气通道,所述第一集气端盖的表面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第一安装位,且每个所述第一安装位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气通道连通的第一集气孔;

呈长条形的第二集气端盖,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具有排气口的第二导气通道,所述第二集气端盖的表面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第二安装位,且每个所述第二安装位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导气通道连通的第二集气孔;及

多个夹持于所述第一集气端盖与所述第二集气端盖之间的罐体,每个所述罐体的两端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位及所述第二安装位,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气孔及所述第二集气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位内凹形成呈环形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安装位内凹形成呈环形的第二卡槽,所述罐体为呈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罐体的两端分别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槽及所述第二卡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罐体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位及所述第二安装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罐体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所述罐体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安装位及所述第二安装位与所述安装槽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所述储气单元还包括多个螺栓,所述多个螺栓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及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与所述安装槽螺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气端盖及所述第二集气端盖均为铝合金端盖,所述罐体为铝合金罐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安装于所述第一集气端盖或所述第二集气端盖,并与所述第一导气通道或所述第二导气通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全阀,所述安全阀安装于所述第一集气端盖或所述第二集气端盖,并与所述第一导气通道或所述第二导气通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焊接接头,所述多个焊接接头分别固定于所述进气口的边缘、所述排气口的边缘、所述第一集气端盖和/或所述第二集气端盖用于安装所述安全阀及所述压力表的位置,且所述多个焊接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气通道及所述第二导气通道连通,所述安全阀及所述压力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焊接接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有孔挡板,所述有孔挡板与所述焊接接头一一对应,所述有孔挡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焊接接头与对应的所述有孔挡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多个有孔挡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进气口的边缘、所述排气口的边缘、所述第一集气端盖和/或所述第二集气端盖用于安装所述安全阀及所述压力表的位置。

一种储气罐模块,包括:

多个间隔设置的储气单元;及

连通管,其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储气单元的所述第一导气通道连通。

上述储气罐模块及其储气单元,由于第一集气端盖上形成有第一导气通道及与第一导气通道连通的多个第一集气孔,第二集气端盖上形成有第二导气通道及与第二导气通道连通的多个第二集气孔,所以通过第一集气端盖及第二集气端盖就可以实现多个罐体之间的连通。因此,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多个软管及多个快接头连通多个罐体的方式相比,通过第一集气端盖及第二集气端盖连通多个罐体的方式,减少了多个罐体之间连通时需要固定连接的部位,有效地降低了多个罐体之间连通时发生漏气等情况的概率,使得储气罐模块及其储气单元的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储气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储气罐模块中的第一集气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储气罐模块中的第二集气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储气罐模块中的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罐体的侧视图;

图6为图1所示储气罐模块的右视图;

图7为图6所示储气罐模块中的有孔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有孔挡板的A-A剖视图;

图9为图6所示储气罐模块中的无孔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气罐模块10及其储气单元100。其中,储气罐模块10包括多个储气单元100及连通管200。

储气单元100主要用于存储氧气、高压空气等。其中,储气单元100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储气单元100组合成储气罐模块10使用。在储气罐模块10中,多个储气单元100间隔设置。连通管200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储气单元100连通,以使多个储气单元100中的气体可以互通,进而使得储气罐模块10的使用更为方便。连通管200可以通过螺接、焊接等方式与相邻的两个储气单元100固定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储气单元100包括第一集气端盖110、第二集气端盖120及罐体130。第一集气端盖110呈长条形。第一集气端盖110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具有进气口1111的第一导气通道111。第一集气端盖110的表面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第一安装位112。每个安装位112上开设有与第一导气通道111连通的第一集气孔113。第一集气端盖110主要起连通及固定作用。一般情况下,第一集气端盖110通常由碳钢、铝合金、铸铁等强度较大的金属材料制成。第一集气端盖110为通过挤压成型等工艺形成的一体成型结构,故多个第一集气孔113与第一导气通道111之间的气密性较高。

其中,进气口1111主要用于将外部气体输送至储气单元100中存储。进一步的,进气口1111可与进气管连通,以通过进气管将外部气体输送至储气单元100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集气端盖110为铝合金端盖。由于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等特性,故第一集气端盖110也具有质轻、强度高等优点。因此,将第一集气端盖110设置为铝合金端盖,在满足储气单元100强度要求的同时,大大减轻了储气单元100的质量,使得储气单元100的搬运运输更为方便省力。

请一并参阅图3,第二集气端盖120呈长条形。第二集气端盖120沿长度方向形成具有排气口1211的第二导气通道121,第二集气端盖120的表面沿长度方向形成多个第二安装位122。每个第二安装位122上开设有与第二导气通道121连通的第二集气孔123。第二集气端盖120主要用于连通及固定作用。一般情况下,第二集气端盖120的材质与第一集气端盖110的材质相同。第二集气端盖120为通过挤压成型等工艺形成的一体成型结构,故多个第二集气孔123与第二导气通道121之间的气密性较高。

其中,排气口1211主要用于将存储于储气单元100中的气体释放出来,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进一步的,排气口1211可与排气管连通,以通过排气管将储气单元100中的气体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集气端盖120为铝合金端盖。由于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等特性。因此,将第二集气端盖120设置为铝合金端盖,在满足储气单元100强度要求的同时,大大减轻了第二集气端盖120的质量,使得储气单元100更为轻便,进而使得储气单元100的搬运运输更为方便省力。

其中,罐体130为多个,且多个罐体130间隔设置。多个罐体130夹持于第一集气端盖110及第二集气端盖120之间。每个罐体130的两端分别安装于对应的第一安装位112及第二安装位122,并分别与第一集气孔113及第二集气孔123连通。其中,罐体130作为储气单元100中的储存气体的部件,主要用于存储氧气、高压空气等,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一般情况下,罐体130由碳钢、铝合金、铸铁等强度较大的金属材料制成。

由此,外部的气体可以经由进气口1111、第一导气通道111及第一集气孔113组成的进气通路被输送至罐体130中,而储存于罐体130中的气体可以经由第二集气孔123、第二导气通道121及排气口1211组成的排气通路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罐体130为铝合金罐体。由于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等特性。因此,将罐体130设置为铝合金罐体130,在满足储气单元100强度要求的同时,大大减轻了罐体130的质量,使得储气单元100更为轻便,进而使得储气单元100的搬运运输更为方便省力。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罐体130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安装位112及第二安装位122。所以,罐体130与第一集气端盖110及第二集气端盖120之间实现可拆卸的安装,使得储气单元100的使用、清洗、维修等更为方便。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罐体130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槽131。安装槽131沿罐体130的轴向延伸。第一安装位112及第二安装位122与安装槽131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5及第二连接孔125。储气单元100还包括多个螺栓(图未示)。多个螺栓分别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15及第二连接孔125中并与安装槽131螺接。

由此,安装槽131设置,使得罐体130与第一集气端盖110及第二集气端盖120之间的安装更为方便。而安装槽1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气端盖110及第二集气端盖120可拆卸地连接,可使罐体130分别与第一集气端盖110及第二集气端盖120实现可拆卸地连接,进而使得储气单元100的拆装更为方便,从而使得储气单元100的清洗、维修及使用更为方便。

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多个软管及多个快接头连通多个罐体130的方式相比,通过第一集气端盖110及第二集气端盖120连通多个罐体130的方式,减少了多个罐体130之间连通时需要固定连接的部位,有效地降低了多个罐体130之间连通时发生漏气等情况的概率,使得储气单元100的可靠性更高。

请再次参阅图2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位112内凹形成呈环形的第一卡槽114。第二安装位122内凹形成呈环形的第二卡槽124。罐体130为呈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罐体130的两端分别卡持于第一卡槽114及第二卡槽124内。

由此,第一卡槽114及第二卡槽124的设置,有效地增加了罐体1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气端盖110及第二集气端盖120的接触面积,不但使罐体130与第一集气端盖110及罐体130与第二集气端盖120安装的稳定性更高、连接更牢固,还使得罐体130与第一集气端盖110及罐体130与第二集气端盖120之间的密封性更好,进而使得储气单元100的可靠性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储气单元100还包括压力表(图未示)。压力表安装于第一集气端盖110或第二集气端盖120,并与第一导气通道111或第二导气通道121连通。压力表主要用于监测第一导气通道111或第二导气通道121中的气压。当储气单元100中的气压过高时,极易发生罐体130、第一集气端盖110或第二集气端盖120爆裂等情况。所以,当压力表监测到储气单元100中的气压高于预设值时,储气单元100就会立即停止充气或持续排气。因此,压力表的设置,有效地保障了储气单元100的使用安全。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储气单元100还包括安全阀(图未示)。安全阀安装于第一集气端盖110或第二集气端盖120,并与第一导气通道111或第二导气通道121连通。安全阀主要起关闭或开通储气单元100中的气体通路的作用。在给储气单元100充气时,若压力表监测到储气单元100中的气压高于预设值时,安全阀立即关闭,以切断气体通路,使得储气单元100立即停止充气,保障了储气单元100的设备安全。

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储气单元100还包括多个焊接接头(图未示)。多个焊接接头分别固定于进气口1111的边缘、排气口1211的边缘、第一集气端盖110和/或第二集气端盖120用于安装安全阀及压力表的位置,且多个焊接接头分别与第一导气通道111及第二导气通道121连通。安全阀及压力表可拆卸地安装于焊接接头上。由此,焊接接头的设置,使得压力表、安全阀、安装于进气口1111上的进气元件及安装于排气口1211上的排气元件的安装更为方便快捷。

请一并参阅图6,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储气罐模块100还包括多个有孔挡板140。有孔挡板140与焊接接头一一对应。有孔挡板140上开设有通孔141。焊接接头与对应的有孔挡板140固定连接并与通孔141连通。多个有孔挡板140可拆卸地安装于进气口1111的边缘、排气口1211的边缘、第一集气端盖110和/或第二集气端盖120用于安装安全阀及压力表的位置。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需要更换焊接接头的情况,例如,焊接接头损坏后需要更换新的,根据实际使用要求需要将二通接头更换为三通或者一种规格的焊接接头更换为另一种规格的焊接接头等。此时,由于有孔挡板140的安装方式是可拆卸地安装,所以只需要将原有的焊接接头连同有孔挡板140一起拆下,然后更换即可。因此,有孔挡板140的使用,使得焊接接头的更换更为方便,进而使得储气单元100的使用更为方便。

请再次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气通道111及第二导气通道121均为呈两端开口的通孔结构。储气单元100还包括至少一个无孔挡板150。至少一个无孔挡板150可拆卸地安装于导气通道111远离进气口1111的一端和/或第二导气通道121远离排气口1211的一端。

将导气通道111及第二导气通道121均设置为呈两端开口的通孔结构,使得第一导气通道111及第二导气通道121的加工更为容易。而无孔挡板150,可将第一导气通道111及第二导气通道121上不用安装其他部件的一端开口密封,以避免气体从没有安装部件的第一导气通道111及第二导气通道121一端的开口泄露。

请再次参阅图1,在气储罐模块10中,连通管200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导气通道111连通。由此,连通管200可实现多个储气单元100之间的连通,而多个储气单元100的设置,有效地增加储气罐模块100的储气量。

具体的,当储气单元100为多个时,进气口1111可以为一个,设置在多个储气单元100中的其中一个第一集气端盖110上;进气口1111也可以为多个,分别设置于多个储气单元100中的部分或全部第一集气端盖110上。而多个进气口1111的设置,使得储气罐模块10的充气效率更高。进一步的,当储气单元100为多个时,排气口1211可以一个,设置在多个储气单元100中的其中一个第二集气端盖120上;排气口1211也可以为多个,分别设置于多个储气单元100中的部分或全部第二集气端盖120上。而多个排气口1211的设置,使得储气罐模块100可以同时连接多个用气装置,使得储气罐模块100的设置更为方便。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储气罐模块100还包括呈长条形的固定卡板300。固定卡板300与多个第二集气端盖120固定连接。由此,固定卡板300的设置,使得多个储气单元100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进而使得储气罐模块10的结构更为稳固。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卡板300为矩形钢管。将固定卡板300设置为矩形钢管,在保证固定卡板300的连接强度的同时减轻了固定卡板300的质量,使得储气罐模块10更为轻便。

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卡板300为多个,多个固定卡板300平行且间隔设置。多个固定卡板300的设置,更进一步提高了多个储气单元100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卡板300为两个。

在本实施例中,储气单元10还包括固定支座160。固定支座160安装于第一集气端盖110背向罐体130的一侧。由此,固定支座160的设置,可避免第一集气端盖110直接与地面接触,减少了第一集气端盖110与地面的磨损,有效地延伸了储气单元100的使用寿命。而且固定支座160的设置,可以使得储气单元100更为稳定的放置于地面,使得储气单元100的使用更为方便。

在储气罐模块10中,固定支座160与多个第一集气端盖110背向罐体130的一侧固定连接。由此,固定支座160起连接多个储气单元100的作用,使得多个储气单元100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座160为多个,多个固定支座,10平行且间隔设置。多个固定支座160的设置,不但使得储气单元100放置于地面时更为稳定,而且还使多个储气单元100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座160为两个。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座160背向罐体13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脚轮170。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需要将储气单元100搬运至另一个地方的情况。此时,脚轮170的设置,使得储气罐模块100的搬运更为方便快捷,进而使得储气罐模块100的使用更为方便。

上述储气罐模块10及其储气单元100,由于第一集气端盖110上形成有第一导气通道111及与第一导气通道111连通的多个第一集气孔112,第二集气端盖120上形成有第二导气通道121及与第二导气通道121连通的多个第二集气孔122,所以通过第一集气端盖110及第二集气端盖120就可以实现多个罐体130之间的连通。因此,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多个软管及多个快接头连通多个罐体130的方式相比,通过第一集气端盖110及第二集气端盖120连通罐体130的方式,减少了多个罐体130之间连通时需要固定连接的部位,有效地降低了多个罐体130之间连通时发生漏气等情况的概率,使得储气罐模块10及其储气单元100的可靠性更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