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灌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9222发布日期:2019-09-21 00: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化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1)、定位机构(2)、夹紧机构(3)和灌注机构(4),所述定位机构和所述夹紧机构皆位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定位机构位于所述夹紧机构和所述灌注机构的上游;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21)、第一固定板(22)和定位丝杆(23),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支架(5),所述定位丝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定位板,且所述定位丝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螺孔;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两块夹紧块(31)和分别驱动两块所述夹紧块相互靠近以夹紧灌装筒(6)的两个夹紧驱动气缸(32),将灌装筒输送的方向定义为前方,两块所述夹紧块分别位于所述灌装筒的左右两侧,所述夹紧驱动气缸固定于所述支架,且所述夹紧驱动气缸的推杆与所述夹紧块连接;

所述灌注机构包括储料槽(41)、定量挤料结构(42)、进料管(43)、出料管(44)和加料头(46),所述进料管与所述储料槽连通,所述储料槽的底部设有出料口(411),所述出料口、所述出料管和所述定量挤料结构通过三通(45)连通,所述加料头与出料管连通,且所述加料头位于所述夹紧机构的上方;

所述定量挤料结构包括壳体(421)、调节板(422)、活塞(423)和驱动活塞挤料的挤料气缸(424),所述壳体和所述挤料气缸皆固定于安装板(430),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挤料腔(4211),所述挤料腔和输料管(425)连通,所述输料管和所述三通连通,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挤料腔的内部,且所述活塞与活塞杆(426)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周向向外延伸形成限位凸圈(427),所述限位凸圈与挤料气缸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限位凸圈之间设有所述调节板,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设有驱动所述调节板靠近或远离所述限位凸圈以调节活塞行程的挤料量调节结构;

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输送机构、所述夹紧驱动气缸和所述挤料气缸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挤料量调节结构包括第二固定板(428)和丝杆(429),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于安装板,所述丝杆与所述调节板螺纹连接,且所述丝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头固定于升降杆(410)的下端,所述升降杆的上端穿过安装架(47)的定位孔(471),所述升降杆通过定位螺栓(48)固定于所述定位孔,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11)及位于所述输送带前后两端驱动所述输送带运动的压辊(12),所述压辊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板(7)和第二定位板(8),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一定位气缸(71)的推杆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气缸(81)的推杆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气缸和所述第二定位气缸皆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定位气缸和所述第二定位气缸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块与所述灌装筒接触的表面设有一层防滑层(311),所述防滑层的表面是与所述灌装筒的侧壁相匹配的弧面(3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位于所述储料槽的侧壁上端,所述储料槽的侧壁中设有所述进料管的一侧壁的内表面为斜面(412),且斜面的倾斜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向所述储料槽的中心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根导向杆(24),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定位板,且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上设有进料电磁阀(431),所述储料槽的侧壁设有液位感应器(49),所述出料口处设有第一出料电磁阀(4111),所述出料管上设有第二出料电磁阀(441),所述液位感应器、所述进料电磁阀、所述第一出料电磁阀和所述第二出料电磁阀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相对于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设有调节把手(429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