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瓶盖振荡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7092发布日期:2019-09-25 00:2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瓶盖振荡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药瓶盖振荡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在轧盖机轧盖的过程中,瓶盖输送装置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结构。在轧盖过程中如何控制瓶盖与瓶子精准的配合十分重要,在现有的轧盖机中,常常会出现瓶盖无法精准的落在瓶口上,从而导致产品的合格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盖与瓶子可以精准配合的药瓶盖振荡输送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药瓶盖振荡输送机构,其具有:

输送主体,所述输送主体与振荡器出料口连接,所述输送主体为倾斜放置的中空结构;

上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弹性连接在所述输送主体的出口端上侧板上,所述上限位板前部设置用以顶住药瓶盖得凹槽;

前限位板,所述前限位板弹性连接在所述输送主体的出口端前侧板上,所述前限位板的前端向所述输送主体内侧弯折;

后限位板,所述后限位板弹性连接在所述输送主体的出口端后侧板上,所述后限位板的前端向所述输送主体内侧弯折。

所述输送主体的上侧板上焊接第一导杆和第一螺杆,前侧板上焊接第二导杆和第二螺杆,后侧板上焊接第三导杆和第三螺杆。

所述上限位板通过第一导杆和第一螺杆安装在所述输送主体的上侧板上,所述第一螺杆上套设第一弹簧且旋合第一螺母。

所述前限位板通过第二导杆和第二螺杆安装在所述输送主体的前侧板上,所述第二螺杆上套设第二弹簧且旋合第二螺母。

所述后限位板通过第三导杆和第三螺杆安装在所述输送主体的后侧板上,所述第三螺杆上套设第三弹簧且旋合第三螺母。。

所述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对称设置。

所述上限位板的前段保持水平。

所述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的前端弯折部不接触。

所述上限位板、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由弹性钢板制成。

所述输送主体前侧壁上设有观察孔和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输送主体的上侧板上设有上限位板,前侧板上设有前限位板,后侧板上设有后限位板,通过上限位板、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的限位作用,可以使输送到输送主体出口端的药瓶盖不会自然掉落下来,当药瓶运动到输送主体出口端时,药瓶盖会卡挡在药瓶口处,在药瓶的带动下药瓶盖会落在药瓶口上,从而可以保证药瓶盖与药瓶的一对一精准配合,避免了药瓶盖的落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输送主体出口端径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输送主体出口端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挡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挡块卡槽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6所示的药瓶盖振荡输送机构,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输送组件包括输送主体1,输送主体1倾斜放置,上端连接振荡器,下端为药瓶盖2的出口,输送主体1的上侧板上焊接有第一导杆4和第一螺杆5,上限位板3通过第一导杆4和第一螺杆5固定在输送主体1的上侧板上,另外,在第一螺杆5上套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在第一螺母6的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弹簧7对上限位板起到了压紧固定的作用。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输送主体1的出口端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分别焊接有第二导杆14、第二螺杆15、第三导杆9和第三螺杆10,前限位板13和后限位板8对称的安装在输送主体1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前限位板13在第二弹簧17和第二螺母16的压力作用紧贴在输送主体的前侧板上,后侧板8通过第三弹簧12和第三螺母11的压力作用紧贴在输送主体的后侧板上。

前限位板13和后限位板8的前端均向输送主体1的内侧弯折,弯折部分用以挡住药瓶盖2,防止药瓶盖2滑落下来,上限位板3前端形成向下凹的凹槽,凹槽突出的部分挡在药瓶盖2的上部,防止药瓶盖2被药瓶拉下时会向上移动,从而保证药瓶盖2可以顺利的安装在药瓶上,另外,上限位板3的前部保持水平,可以对安装在药瓶上端的药瓶盖进行预压紧。

输送主体1的前侧板上还设有观察孔18和挡块19,观察孔18可以用来观察输送主体1腔内药瓶盖的输送情况,挡块19卡装在输送主体1前侧板上的卡槽内,可以取出,当停机不工作时,需要把挡块19取下,然后把输送主体1内的药瓶盖2从挡块19的卡槽处取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