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塑组合盖玻璃输液瓶专用开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8966发布日期:2019-08-21 00:36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塑组合盖玻璃输液瓶专用开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铝塑组合盖玻璃输液瓶专用开瓶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玻璃输液瓶多采用铝塑组合盖进行封盖,在需要输液时,用手指抠下铝塑组合盖上的塑料盖,即可露出铝塑组合盖上的软胶盖,然后将输液器塑料插头通过软胶盖刺入输液瓶内即可进行输液。但是目前没有专门针对盖有铝塑组合盖的玻璃输液瓶的开瓶器,大多数时候都是医护人员用指甲将铝塑组合盖上的塑料盖抠下,这样很容易对医护人员的指尖造成伤害,在打开玻璃输液瓶的铝塑组合盖十分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塑组合盖玻璃输液瓶专用开瓶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三筒体和第四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凹槽,每个凹槽内均设有弹性块和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横截面与凹槽的内腔的横截面相适配,所述移动块的外端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从上至下向外倾斜,所述斜面的上端位于凹槽内,所述斜面的下端超出第一筒体的外表面,所述移动块的内端固设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内端向内依次穿过弹性块和凹槽的底壁后与第一筒体的内壁齐平,所有所述支杆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筒体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外螺纹适配的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二筒体螺纹连接在第一筒体上,所述第三筒体固设于第一筒体的下端,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三筒体同轴心线设置,所述第三筒体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四筒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四筒体螺纹连接在第三筒体上。

使用原理是: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塑组合盖玻璃输液瓶专用开瓶器开启玻璃输液瓶上的铝塑组合盖时,将第四筒体、第三筒体和第一筒体套在玻璃输液瓶的上端,使第四筒体的下端抵在玻璃输液瓶的上端的逐渐扩大的部分的外壁上,铝塑组合盖的的塑料盖位于支杆的上方,使支杆对着铝塑组合盖的铝皮部位,然后在第一筒体上转动第二筒体,在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的作用下,第二筒体向下移动,由于移动块的外端面为斜面,斜面从上至下向外倾斜,斜面的上端位于凹槽内,斜面的下端超出第一筒体的外表面,第二筒体向下移动一定距离时会与移动块上的斜面接触,然后在第二筒体继续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在第二筒体的下端与斜面配合作用下将移动块向内推动,支杆随移动块一起向内运动,直到移动块移动至与铝皮接触时,转动第二筒体更加费力,此过程中弹性块被压缩而发生弹性变形,此时停止转动第二筒体;然后转动第一筒体,第三筒体随第一筒体一起转动,稳住第四筒体,使第四筒体不随第一筒体和第三筒体一起转动,在第二外螺纹和第二内螺纹的配合作用下,且第四筒体的下端抵在玻璃输液瓶的上端的逐渐扩大的部分的外壁上,第三筒体和第一筒体会被向上抵动,移动块和支杆随第一筒体一起向上移动,逐渐地支杆的上侧壁抵在塑料盖凸出于铝皮的部分上,继续相对于第四筒体转动第一筒体和第三筒体,支杆便能将塑料盖从铝皮上向上抵脱,此时便开启了玻璃输液瓶上的铝塑组合盖上的塑料盖。

进一步,所述第一筒体上固设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低于凹槽的下侧壁。

进一步,所述第四筒体的外壁上固设有第二横杆。

进一步,所述第二筒体的表面设有若干防滑凸起。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方便开启玻璃输液瓶上的铝塑组合盖,使用起来十分省力,在开启玻璃输液瓶上的铝塑组合盖时,防止了医护人员的指尖受到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铝塑组合盖玻璃输液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玻璃输液瓶;2、橡胶盖;3、铝皮;4、塑料盖;5、通孔;6、连接部;7、翻边;8、第一筒体;9、第二筒体;10、第三筒体;11、第四筒体;12、凹槽;13、弹性块;14、移动块;15、斜面;16、支杆;17、第一外螺纹;18、第一内螺纹;19、第二外螺纹;20、第二内螺纹;21、第一横杆;22、第二横杆;23、防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为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塑组合盖玻璃输液瓶专用开瓶器,先简要对铝塑组合盖玻璃输液瓶的结构进行描述:

如图3和图4所示,铝塑组合盖玻璃输液瓶包括玻璃输液瓶1、盖在玻璃输液瓶1上的橡胶盖2、包在玻璃输液瓶1和橡胶盖2上的铝皮3和位于橡胶塞上侧的塑料盖4,位于橡胶盖2上端的铝皮3上设有通孔5,塑料盖4上设有与通孔5适配的连接部6,连接部6的下端向下穿过通孔5后向外设有翻边7,连接盖通过翻边7固定在铝皮3上,玻璃输液瓶1的上端从上之下呈逐渐扩大的状态。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筒体8、第二筒体9、第三筒体10和第四筒体11,第一筒体8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凹槽12,每个凹槽12内均设有弹性块13和移动块14,弹性块13由软橡胶制成,移动块14的横截面与凹槽12的内腔的横截面相适配,移动块14的外端面为斜面15,斜面15从上至下向外倾斜,斜面15的上端位于凹槽12内,斜面15的下端超出第一筒体8的外表面,移动块14的内端固设有支杆16,支杆16的内端向内依次穿过弹性块13和凹槽12的底壁后与第一筒体8的内壁齐平,所有支杆16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筒体8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17,第二筒体9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外螺纹17适配的第一内螺纹18,第二筒体9螺纹连接在第一筒体8上,第三筒体10固设于第一筒体8的下端,第一筒体8和第三筒体10同轴心线设置,第三筒体10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外螺纹19,第四筒体11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20,第四筒体11螺纹连接在第三筒体10上。

如图5所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塑组合盖玻璃输液瓶专用开瓶器开启玻璃输液瓶上的铝塑组合盖时,将第四筒体11、第三筒体10和第一筒体8套在玻璃输液瓶1的上端,使第四筒体11的下端抵在玻璃输液瓶1的上端的逐渐扩大的部分的外壁上,铝塑组合盖的的塑料盖4位于支杆16的上方,使支杆16对着铝塑组合盖的铝皮3部位,然后在第一筒体8上转动第二筒体9,在第一外螺纹17和第一内螺纹18的作用下,第二筒体9向下移动,由于移动块14的外端面为斜面15,斜面15从上至下向外倾斜,斜面15的上端位于凹槽12内,斜面15的下端超出第一筒体8的外表面,第二筒体9向下移动一定距离时会与移动块14上的斜面15接触,然后在第二筒体9继续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在第二筒体9的下端与斜面15配合作用下将移动块14向内推动,支杆16随移动块14一起向内运动,直到移动块14移动至与铝皮3接触时,转动第二筒体9更加费力,此过程中弹性块13被压缩而发生弹性变形,此时停止转动第二筒体9;然后转动第一筒体8,第三筒体10随第一筒体8一起转动,稳住第四筒体11,使第四筒体11不随第一筒体8和第三筒体10一起转动,在第二外螺纹19和第二内螺纹20的配合作用下,且第四筒体11的下端抵在玻璃输液瓶1的上端的外壁上,第三筒体10和第一筒体8会被向上抵动,移动块14和支杆16随第一筒体8一起向上移动,逐渐地支杆16的上侧壁抵在塑料盖4凸出于铝皮3的部分上,继续相对于第四筒体11转动第一筒体8和第三筒体10,支杆16便能将塑料盖4从铝皮3上向上抵脱,此时便开启了玻璃输液瓶1上的铝塑组合盖上的塑料盖4。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方便开启玻璃输液瓶1上的铝塑组合盖,使用起来十分省力,在开启玻璃输液瓶1上的铝塑组合盖时,防止了医护人员的指尖受到伤害。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筒体8上固设有第一横杆21,第一横杆21的上表面低于凹槽12的下侧壁。方便握住第一横杆21相对于第四筒体11转动第一筒体8和第三筒体10,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如图1和图2所示,第四筒体11的外壁上固设有第二横杆22。在相对于第四筒体11转动第一筒体8和第三筒体10时,方便握住第二横杆22稳住第四筒体11,使第四筒体11不随第一筒体8和第三筒体10一起转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如图1所示,第二筒体9的表面设有若干防滑凸起23。防滑凸起23起到防滑作用,增大了医护人员的手与第二筒体9表面的摩擦力,在转动第二筒体9时更加方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