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G瓶组气化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1485发布日期:2019-10-28 22:39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LPG瓶组气化撬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化石油气供气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LPG瓶组气化撬。



背景技术:

空温式气化器是利用空气自然对流加热换热管中的低温液体,使其完全蒸发成气体,是一种集空温式和加热式气化功能、可替代加热汽化产品的高效节能换热设备,广泛用于生产线及管道燃气,它的生产和应用在国外成尤其是日工资本已十分成熟,而它对的兴起在国内仅是近几年的事,空温式气化器具有极低的运行费用和气化故障率,然而受气温影响较大,在温度较低的季节或地区,气化率会大打折扣,且使用过程中,空温式气化器入口处易出现结霜现象,影响气化效率。

而且,当液化石油气在翅片管内流动(由下向上垂直轴向方向)时,靠近翅片管内壁的液体首先完成与外界热交换,气化成为一个个微小气泡,微小气泡汇集成气体,脱离出来而达到沸腾,但由于液化石油气与翅片管内壁接触时间很短,翅片管内的液体只在重力作用之下对流,整个翅片管中上下部分壁温不均匀,造成翅片管整体换热性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LPG瓶组气化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LPG瓶组气化撬,包括空温式气化器,所述空温式气化器包括翅片管矩阵、支撑架、进液管、出气管、输液管、输气管和辅助补热装置,所述翅片管矩阵设于支撑架内,由多排翅片管排组成,所述翅片管排由翅片管折返弯折而成;

所述进液管和出气管设于翅片管的两端,所述辅助补热装置缠绕设于同进液管相连处的翅片管外周。

进一步地,所述翅片管内设有集气芯,所述集气芯呈带状,缠绕成螺柱状后紧贴设于翅片管内壁。

优选的,所述集气芯为不锈钢带。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芯上设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芯设于同进液管相连处的翅片管内周。

进一步地,所述翅片管内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带状,缠绕成螺旋状后固设于集气芯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同集气芯的缠绕轨迹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补热装置上端出口处连有辅助补热管,所述辅助补热管设于相邻翅片管间的夹缝内,覆盖整个翅片管矩阵。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LPG瓶组气化撬,在翅片管内增设集气芯,该集气芯紧贴翅片管内壁而设,在翅片管内壁上生成的微小气泡通过集气芯上的通孔溢出,液体从通孔处补充进来,形成小范围的对流传热,提高翅片管的换热性能。

(2)该LPG瓶组气化撬,集气芯将翅片管内壁与管中液体隔离开,避免了翅片管内壁上生成的微小气泡被管内液体冲刷,过早脱离翅片管,有利于气泡的生成。

(3)该LPG瓶组气化撬,导流板通过改变液体在翅片管内的流动方向,延长了液体与翅片管的接触时间,提高了液体与翅片管间的换热时长,提高翅片管的整体换热性能。

(4)该LPG瓶组气化撬,与进液口相连接处的翅片管外周围有辅助补热装置,防止翅片管结霜。

(5)该LPG瓶组气化撬,辅助补热装置出口处接有辅助补热管,用于室外气温较低时为气化器补热,保证气化器在低温下的气化能力。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LPG瓶组气化撬的空温式气化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LPG瓶组气化撬的空温式气化器的翅片管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LPG瓶组气化撬的空温式气化器集气芯和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LPG瓶组气化撬的空温式气化器的辅助补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翅片管;11-集气芯;12-导流板;2-支撑架;3-进液管;4-出气管;5-输液管;6-输气管;7-辅助补热装置;71-入口;72-出口;73-冷凝液出口;74-阀门A;8-辅助补热管;81-阀门B。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LPG瓶组气化撬,包括空温式气化器,所述空温式气化器包括翅片管矩阵、支撑架2、进液管3、出气管4、输液管5、输气管6和辅助补热装置7,所述翅片管矩阵设于支撑架2内,由多排翅片管排组成,所述翅片管排由翅片管1折返弯折而成,所述进液管3和出气管4设于翅片管1的两端,液化石油气经输液管5分流至所述进液管3,液化石油气气化后形成的气体经输气管6汇集后输入输送管道。

所述辅助补热装置7缠绕设于同进液管3相连处的翅片管1外周,辅助补热装置7为内通高温蒸汽的盘管,盘管下端为蒸汽入口71,盘管上端为蒸汽出口72,出口72处设有阀门A74,辅助补热装置7的底部设有冷凝液出口7372。

所述辅助补热装置7上端连有辅助补热管8,二者连接处的上部设有阀门B81,所述辅助补热管8的另一端与蒸汽出口72相连通,所述辅助补热管8设于每两根相邻翅片管1间的夹缝内,覆盖整个翅片管矩阵。

所述辅助补热装置7用于为进液管3处的翅片管1进行加热,辅助补热管8用于为整个气化器加热,因为进液管3处的翅片管1最易结霜,所以平日里阀门B81关闭,阀门A74开启,只需为进液管3处的翅片管1进行辅助加热即可,当冬季气温较低时,打开阀门B81,关闭阀门A74,使高温蒸汽经辅助补热装置7进入辅助补热管8,为整个气化器加热,再从蒸汽出口72回流。

辅助补热装置7和辅助补热管8用高温蒸汽补热,降低液化石油气发生爆炸的风险。

同进液管3相连处的翅片管1内周设有集气芯11,所述集气芯11为多孔不锈钢带,缠绕成螺柱状后紧贴设于翅片管1内壁。

所述翅片管1内设有导流板12,所述导流板12呈带状,沿集气芯11的缠绕轨迹缠绕成螺旋状后固设于集气芯11的侧壁,连接方式优选为密封焊接,所述导流板12的自由边侧向翅片管1中轴线倾斜,呈倾斜状设置。

集气芯11和导流板12工作原理:

集气芯11浸润于液化石油气当中时,由于液体表面张力和毛细管现象的作用,集气芯11与翅片管1内壁之间的狭小间隙中,吸附着的液膜通过从翅片管1吸热气化形成微小气泡,当微小气泡向上流动而形成较大气泡时,由集气芯11上的通孔内逸出,最终从液面脱离成气体。

微小气泡脱离集气芯11后,液体由集气芯11上通孔补充至间隙当中,形成小范围的对流传热,而且由于内置集气芯11将翅片管1与集气芯11间液体隔离了,避免了微小气泡被液体冲刷而过早脱离翅片管1内壁,有利于气泡的生成。

气泡在液面处形成气流,该气流夹带着液滴,在上升过程中不断润湿液面以上的翅片管1内壁,翅片管1内壁上的液滴一点点汇聚,沿翅片管1内壁向下流动,在液面与温度稍低的液体混合后,提高了液面处的温度,增强了液体的沸腾,加速气体的溢出,提高了翅片管1的整体换热性能。

内置的螺旋导流板12改变了液体的流动方向,没有导流板12时液体沿垂直方向流动,而内置导流板12后,液体呈螺旋上升状流动,延长了液体与翅片管1内壁的接触时间,提高了集气芯11和翅片管1内壁间气泡的形成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