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绝热罐的低温吸附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1473发布日期:2019-10-28 22:3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绝热罐的低温吸附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绝热罐组件,具体说是真空绝热罐的低温吸附剂装置。特别适用于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



背景技术:

真空绝热罐中的内罐体与外罐体间的真空夹层的真空度,是保证真空绝热容器之绝热性能的关键因素。真空绝热罐的内罐体与外罐体中一般都会设置低温吸附剂装置,用于维持真空绝热罐的真空度。

专利号为2014107776136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深冷压力容器的低温吸附剂装置。它主要包括深冷压力容器的内容器和外容器,所述内容器的封头中下部位置上开设有工艺人孔,所述外容器的封头上与工艺人孔位置相对应开设有加料口,所述低温吸附剂装置设置在工艺人孔上。所述低温吸附剂装置包括吸附剂筒体,吸附剂筒体内填充有吸附剂。这种深冷压力容器的低温吸附剂装置中的吸附剂在吸附剂筒体中填充不均匀,导致吸附剂与真空夹层的接触面积较小,吸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绝热罐的低温吸附剂装置,该装置的吸附剂与真空夹层的接触面积较大,吸附效果较好。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空绝热罐的低温吸附剂装置包括真空绝热罐的内储罐和外储罐。所述内储罐的封头上有低温吸附剂装置,低温吸附剂装置对应的外罐体侧壁上有加料口,加料口上有加料盖。其特点是所述低温吸附剂装置包括同心设置在内储罐封头上的转轴,转轴上套有轴套,轴套与转轴间呈转动状配合。所述轴套四周的内储罐封头上同心设置有罩筒,罩筒的筒口固定在内储罐封头上,罩筒的筒底上均布有吸附孔。所述罩筒筒底的上部有进料口,进料口的位置与所述加料口的位置对应,进料口上有进料盖。所述轴套的外侧壁与罩筒的内侧壁间沿周向均布有叶片,叶片的一端固定在轴套上,叶片的另一端与罩筒内侧壁间呈滑动状配合,相邻两个叶片间均填充有吸附剂。

其中,所述罩筒的筒底包括锥板和平圆板,锥板直径较大的那一端与罩筒侧壁相固连,平圆板的四周与锥板直径较小的那一端相固定,锥板和平圆板上均布有所述吸附孔。

所述平圆板上有中心孔,所述转轴一端穿过该中心孔伸出在罩筒外。

所述锥板的内表面上覆盖有网板。

所述加料口的高度高于进料口的高度。

所述叶片有7个。

采取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绝热罐的低温吸附剂装置的内储罐封头上有转轴,转轴上套有轴套,轴套四周的内储罐封头上同心设置有罩筒,罩筒的筒底上均布有吸附孔,罩筒的筒底上有进料口,进料口上有进料盖,轴套的外侧壁与罩筒的内侧壁间沿周向均布有叶片,相邻两个叶片间均填充有吸附剂。利用叶片可将罩筒内腔均分成多个腔室,在通过加料口和进料口添加吸附剂时,正对进料口的那个腔室中注入吸附剂后,该腔室会因吸附剂的自重旋转到下方,如此,吸附剂一边注入,叶片一边旋转,保证吸附剂均匀的分布到各个腔室中,从而大大增加了吸附剂与真空夹层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吸附效果,保证了真空夹层的真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绝热罐的低温吸附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绝热罐的低温吸附剂装置在去除外罐体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在省略罩筒和网板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空绝热罐的低温吸附剂装置包括真空绝热罐的内储罐1和外储罐2。所述内储罐1的封头上有低温吸附剂装置,低温吸附剂装置对应的外罐体侧壁上有加料口6,加料口6上有加料盖7。所述低温吸附剂装置包括同心设置在内储罐1封头上的转轴9,转轴9上套有轴套8,轴套8与转轴9间呈转动状配合。所述轴套8四周的内储罐1封头上同心设置有罩筒3,罩筒3的筒口固定在内储罐1封头上,罩筒3的筒底上均布有吸附孔13。所述罩筒3筒底的上部有进料口4,进料口4的位置与所述加料口6的位置对应,进料口4上有进料盖5。所述轴套8的外侧壁与罩筒3的内侧壁间沿周向均布有叶片11,叶片11的一端固定在轴套8上,叶片11的另一端与罩筒3内侧壁间呈滑动状配合,相邻两个叶片11间均填充有吸附剂12。

所述罩筒3的筒底包括锥板31和平圆板32,锥板31直径较大的那一端与罩筒3侧壁相固连,平圆板32的四周与锥板31直径较小的那一端相固定,锥板31和平圆板32上均布有所述吸附孔13。

所述平圆板32上有中心孔,所述转轴9一端穿过该中心孔伸出在罩筒3外。

所述锥板31的内表面上覆盖有网板10。

所述加料口6的高度高于进料口4的高度。

所述叶片11有7个。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绝热罐的低温吸附剂装置利用叶片11可将罩筒3内腔均分成7个腔室,在通过加料口6和进料口4添加吸附剂12时,正对进料口4的那个腔室中注入吸附剂12后,该腔室会因吸附剂12的自重旋转到下方,如此,吸附剂12一边注入,叶片11一边旋转,保证吸附剂12均匀的分布到各个腔室中,从而大大增加了吸附剂12与真空夹层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吸附效果,保证了真空夹层的真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