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罐机的分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2397发布日期:2020-05-29 13:07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罐机的分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罐机的分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现有封罐机的封罐速度非常快,国内现在最快的速度在550罐/min左右,所以就要求送盖的装置动作可靠,运送平稳,一旦发生漏料或卡料现象,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会带来非常大的麻烦,因此,送料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分盖;现有技术中,盖子都是竖直下料的,通过至少两个分盖机构实现盖子的有序输出,如申请号为200620102030.4的专利文献所公开的螺旋式分盖机构,储盖器就是竖直的,通过至少两个分盖轮才能将盖子单个分离输出,在该技术方案中,要求分盖轮的转速是一致的,分盖轮各对应一根转动轴,转动轴需要通过其它传动结构连接至同一动力电机上,装置结构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封罐机的分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封罐机的分盖装置,包括导轨安装板,所述导轨安装板的下表面同心固定安装有内导轨、外导轨,所述内导轨的外沿加工有与盖子匹配的内卡槽,所述外导轨的内沿加工有与所述盖子匹配的外卡槽,所述内卡槽与所述外卡槽组成运送所述盖子的轨道;

进罐拨盘,所述进罐拨盘与所述导轨安装板同心安装,同时位于所述内导轨的下方并可相对于所述内导轨转动,所述进罐拨盘的圆周上为均匀加工的进罐工位,所述进罐工位位于所述内卡槽、所述外卡槽之间,相邻两个所述进罐工位之间固定有推送所述盖子的推盖块;

落盖座,所述落盖座固定在所述导轨安装板的外圆周上,所述落盖座内加工倾斜的落盖腔,所述落盖腔贯穿所述导轨安装板及所述内卡槽与所述外卡槽的上部板;

导向架,所述导向架固定在所述导轨安装板上、同时位于所述落盖座的内侧,所述导向架的中部为导向筒,分盖螺旋轴可转动地在所述导向筒中部穿过,所述分盖螺旋轴的下端固定有分盖螺旋及分盖刀,所述分盖刀固连在所述分盖螺旋上部,所述分盖螺旋贴紧所述内导轨的上表面,且所述分盖刀的外沿上沿顺时针方向加工有引导所述盖子下降的螺旋槽,所述分盖螺旋上加工有与所述螺旋槽的尾部相衔接的环槽;

挡盖刀,所述挡盖刀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导向筒的底部并由轴卡限位,所述挡盖刀的尾部加工通孔,所述通孔通过销轴与气缸连接,所述气缸与光电开关联动起到控制下盖或者阻止下盖的作用;

盖子由人工置于倾斜的落盖腔内,由分盖刀及分盖螺旋的转动实现盖子的单个下料,下料的盖子嵌在内卡槽及外卡槽上,由推盖块的运动在内导轨及外导轨之间有序输出。

优选地,所述落盖座的外围安装有落盖挡杆,所述落盖挡杆共四根,用于所述盖子的导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落盖挡杆与落盖座的连接,可以实现一定数量的盖子的叠放。

优选地,所述导向架上加工有长腰槽,所述导向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导轨安装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长腰槽调节导向架的位置,使得分盖螺旋、分盖刀伸入落盖腔内,盖子一端抵靠在分盖刀或挡盖刀上。

优选地,所述进罐拨盘是顺时针转动的,所述分盖螺旋轴是逆时针转动的,所述进罐拨盘的转速与所述分盖螺旋轴匹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罐拨盘转动一个工位,分盖螺旋轴转动一周,使得对应的一个盖子实现下料,两者衔接。

优选地,所述挡盖刀具有一段斜削的刀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挡盖刀的刀头厚度为一个盖子的厚度,斜削可以使挡盖刀方便地嵌入叠放的盖子中。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现有技术中,盖子都是竖直下料的,通过至少两个分盖机构实现盖子的有序输出,本技术方案中,落盖腔是倾斜的,且通过一套分盖刀及分盖螺旋可以实现盖子的输出,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盖子在内导轨与外导轨的内卡槽、外卡槽上的输送也非常平稳;二,本技术方案中设有挡盖刀,挡盖刀由气缸及光电开关联动控制,可以保证在某一工位未输入罐体的同时确保不进行相应的下盖,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封罐机的分盖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封罐机的分盖装置的立体图(隐藏落盖座及导轨安装板);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封罐机的分盖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位置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封罐机的分盖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图2中分盖组件的放大图;

图7为图4的爆炸图。

图中:1、导轨安装板;2、内导轨;21、内卡槽;3、外导轨;31、外卡槽;4、进罐拨盘;41、进罐工位;5、推盖块;6、落盖座;61、落盖腔;7、导向架;71、导向筒;72、长腰槽;8、分盖螺旋轴;9、分盖刀;91、螺旋槽;10、分盖螺旋;101、环槽;11、挡盖刀;111、通孔;112、刀头;12、销轴;13、气缸;14、盖子;15、落盖挡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封罐机的分盖装置,包括导轨安装板1,导轨安装板1的下表面同心固定安装有内导轨2、外导轨3,内导轨2的外沿加工有与盖子14匹配的内卡槽21,外导轨3的内沿加工有与盖子14匹配的外卡槽31,内卡槽21与外卡槽31组成运送盖子14的轨道;进罐拨盘4与导轨安装板1同心安装,同时位于内导轨2的下方并可相对于内导轨2转动,进罐拨盘4的圆周上为均匀加工的进罐工位41,进罐工位41位于内卡槽21、外卡槽31之间,相邻两个进罐工位41之间固定有推送盖子14的推盖块5;落盖座6固定在导轨安装板1的外圆周上,落盖座6内加工倾斜的落盖腔61,落盖腔61贯穿导轨安装板1及内卡槽21与外卡槽31的上部板(参见图4、图5);导向架7固定在导轨安装板1上、同时位于落盖座6的内侧,导向架7的中部为导向筒71,分盖螺旋轴8可转动地在导向筒71中部穿过,分盖螺旋轴8的下端固定有分盖螺旋10及分盖刀9,分盖刀9固连在分盖螺旋10上部,分盖螺旋10贴紧内导轨2的上表面,且分盖刀9的外沿上沿顺时针方向加工有引导盖子14下降的螺旋槽91,分盖螺旋10上加工有与螺旋槽91的尾部相衔接的环槽101(参见图6);挡盖刀11可转动地套设在导向筒71的底部并由轴卡限位,挡盖刀11的尾部加工通孔111,通孔111通过销轴12与气缸13连接,气缸13与光电开关联动起到控制下盖或者阻止下盖的作用(参见图4、图5);其中,落盖座6的外围安装有落盖挡杆15,落盖挡杆15共四根,用于盖子14的导向(参见图4);导向架7上加工有长腰槽72,导向架72通过螺栓固定在导轨安装板1上(参见图6);进罐拨盘4是顺时针转动的,分盖螺旋轴8是逆时针转动的,进罐拨盘4的转速与分盖螺旋轴8匹配;挡盖刀11具有一段斜削的刀头112(参见图7)。

现有技术中,盖子都是竖直下料的,通过至少两个分盖机构实现盖子的有序输出,本技术方案中,落盖座是倾斜的,且通过一套分盖刀及分盖螺旋可以实现盖子的输出,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盖子在内导轨与外导轨的内卡槽、外卡槽上的输送也非常平稳;本技术方案中设有挡盖刀,挡盖刀由气缸及光电开关联动控制,可以保证在某一工位未输入罐体的同时确保不进行相应的下盖,安全可靠。

具体使用时,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进行描述;

盖子由工作人员沿落盖挡杆放入,盖子在落盖座内的落盖腔内倾斜叠放(参见图4),落盖腔是贯穿导轨安装板、内卡槽及外卡槽的上部板的,盖子一端直接抵靠在外卡槽上,另一端抵靠在分盖刀的上表面实现两点定位,固定连接的分盖螺旋及分盖刀由分盖螺旋轴带动同时逆时针转动一周,盖子沿顺时针加工的螺旋槽逐渐下降并经环槽得到位置的调整后落至内卡槽上,之后,推盖块随进罐拨盘的转动带动该盖子在内导轨与外导轨之间输出,其中,进罐拨盘顺时针转动,分盖螺旋轴逆时针转动,两者的转速匹配,使得一个盖子的下料对应一个进罐工位的转动,挡盖刀由气缸及光电开关联动控制,光电开关用于检测进料输送带上的罐体输入,正常工作情况下,挡盖刀不起到挡盖的作用,盖子抵靠在分盖刀的上表面,当光电开关没有检测到信号时,气缸通过销轴带动挡盖刀转动,由刀头嵌入到盖子的边沿上使得阻止下盖,即该工位不需要下盖,图4中为挡盖刀挡盖时的示意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