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12396发布日期:2020-05-29 13:07阅读:8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石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坩埚的主体原料,是结晶形天然石墨,保持着天然石墨原有的各种理化特性。石墨坩埚具有良好的热导性和耐高温性,在高温使用过程中,热膨胀系数小,对急热、急冷具有一定抗应变性能。对酸、碱性溶液的抗腐蚀性较强,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在冶金、铸造、机械、化工等工业部门,被广泛用于合金工具钢的冶炼和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熔炼,并有着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目前国内石墨坩埚生产工艺有两种:塑性成型生产工艺和冷等静压成型生产工艺。以粘土为粘结剂的塑性成型工艺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工效低,用煤烧成,污染大,但因投资少,国内多采用此工艺;而等静压设备压制成型工艺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烧结,则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染问题,且减少生产工序近10道,周期短,工效高。

但本发明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采用石墨电极废料加工生产坩埚时,对于电极的回收率低,且坩埚的质量不稳定,无法满足贵重金属冶炼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石墨电极废料加工生产坩埚时,对于电极的回收率低,且坩埚的质量不稳定,无法满足贵重金属冶炼使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生产优质石墨坩埚,抗热震性、烧蚀性与防漏性良好,且机械强度高,能够满足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提纯以及冶炼行业的要求的技术效果。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方法和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的第一配比;判断所述第一配比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当所述第一配比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得所述石墨粉与所述中温煤沥青的第一混捏条件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混捏条件信息确定第一混捏糊料;获得所述第一混捏糊料的第一成型压力;根据所述第一成型压力确定第一压型生坯;根据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获得第一焙烧温度,对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进行焙烧获得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中所述石墨粉的质量百分比为72%~88%。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中所述中温煤沥青的质量百分比为12%~28%。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混捏条件信息确定第一混捏糊料,包括:

获得第一干混温度;根据所述第一干混温度确定所述石墨粉与所述中温煤沥青的第一干混时间;待所述第一干混时间结束后,确定第一粉末混合物;获得第一湿混温度;根据所述第一湿混温度确定所述第一粉末混合物的第一湿混时间;根据所述第一湿混温度与所述第一湿混时间确定第一混捏糊料。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湿混温度与所述第一湿混时间确定第一混捏糊料,包括:

获得第一混捏压力;根据所述第一湿混时间施加所述第一混捏压力,且根据第一湿混温度确定第一混捏糊料。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获得第一焙烧温度,对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进行焙烧获得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压型生坯的第一温升速率;根据所述第一温升速率确定第二温升速率;根据所述第一温升速率与所述第二温升速率确定所述第一焙烧温度与第一保温时间;根据第一焙烧温度对所述第一压型生坯焙烧所述第一保温时间获得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获得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的第一配比;

第一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配比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配比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得所述石墨粉与所述中温煤沥青的第一混捏条件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混捏条件信息确定第一混捏糊料;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混捏糊料的第一成型压力;

第二确定单元,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成型压力确定第一压型生坯;

第一操作单元,所述第一操作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获得第一焙烧温度,对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进行焙烧获得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

优选地,所述第一判断单元中第一预设条件中所述石墨粉的质量百分比为72%~88%。

优选地,所述第一判断单元中第一预设条件中所述中温煤沥青的质量百分比为12%~28%。

优选地,所述第一确定单元中根据所述第一混捏条件信息确定第一混捏糊料,包括: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干混温度;

第三确定单元,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干混温度确定所述石墨粉与所述中温煤沥青的第一干混时间;

第四确定单元,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待所述第一干混时间结束后,确定第一粉末混合物;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湿混温度;

第五确定单元,所述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湿混温度确定所述第一粉末混合物的第一湿混时间;

第六确定单元,所述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湿混温度与所述第一湿混时间确定第一混捏糊料。

优选地,所述第六确定单元中根据所述第一湿混温度与所述第一湿混时间确定第一混捏糊料,包括: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混捏压力;

第七确定单元,所述第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湿混时间施加所述第一混捏压力,且根据第一湿混温度确定第一混捏糊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操作单元中根据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获得第一焙烧温度,对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进行焙烧获得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包括: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压型生坯的第一温升速率;

第八确定单元,所述第八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升速率确定第二温升速率;

第九确定单元,所述第九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升速率与所述第二温升速率确定所述第一焙烧温度与第一保温时间;

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焙烧温度对所述第一压型生坯焙烧所述第一保温时间获得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得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的第一配比;判断所述第一配比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当所述第一配比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得所述石墨粉与所述中温煤沥青的第一混捏条件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混捏条件信息确定第一混捏糊料;获得所述第一混捏糊料的第一成型压力;根据所述第一成型压力确定第一压型生坯;根据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获得第一焙烧温度,对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进行焙烧获得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石墨电极废料加工生产坩埚时,对于电极的回收率低,且坩埚的质量不稳定,无法满足贵重金属冶炼使用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生产优质石墨坩埚,抗热震性、烧蚀性与防漏性良好,且机械强度高,能够满足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提纯以及冶炼行业的要求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获得单元11,第一判断单元12,第二获得单元13,第一确定单元14,第三获得单元15,第二确定单元16,第一操作单元17,总线300,接收器301,处理器302,发送器303,存储器304,总线接口30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石墨电极废料加工生产坩埚时,对于电极的回收率低,且坩埚的质量不稳定,无法满足贵重金属冶炼使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获得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的第一配比;判断所述第一配比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当所述第一配比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得所述石墨粉与所述中温煤沥青的第一混捏条件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混捏条件信息确定第一混捏糊料;获得所述第一混捏糊料的第一成型压力;根据所述第一成型压力确定第一压型生坯;根据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获得第一焙烧温度,对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进行焙烧获得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从而达到了生产优质石墨坩埚,抗热震性、烧蚀性与防漏性良好,且机械强度高,能够满足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提纯以及冶炼行业的要求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0:获得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的第一配比。

步骤120:判断所述第一配比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中所述石墨粉的质量百分比为72%~8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中所述中温煤沥青的质量百分比为12%~28%。

具体而言,在将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进行配比之前,先对石墨粉进行粒级配比,选用的石墨粉的纯度为200目国际标准筛进行筛分的通过率为80%~90%之间,石墨粉的粒级配比为2%~4%1mm、37%~43%0.5~0.15mm、37%~43%0.075mm、17%~23%其他粒度。选择合适的粒级配比的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进行配比,则获得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的第一配比。设定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的第一配比的第一预设条件为石墨粉的质量百分比为72%~88%、中温煤沥青的质量百分比为12%~28%。判断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的第一配比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中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的质量含量要求,其中,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的第一配比对产品的抗热震性、烧蚀性与防漏性起到决定性作用。

步骤130:当所述第一配比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得所述石墨粉与所述中温煤沥青的第一混捏条件信息;

步骤140:根据所述第一混捏条件信息确定第一混捏糊料。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混捏条件信息确定第一混捏糊料,包括:获得第一干混温度;根据所述第一干混温度确定所述石墨粉与所述中温煤沥青的第一干混时间;待所述第一干混时间结束后,确定第一粉末混合物;获得第一湿混温度;根据所述第一湿混温度确定所述第一粉末混合物的第一湿混时间;根据所述第一湿混温度与所述第一湿混时间确定第一混捏糊料。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湿混温度与所述第一湿混时间确定第一混捏糊料,包括:获得第一混捏压力;根据所述第一湿混时间施加所述第一混捏压力,且根据第一湿混温度确定第一混捏糊料。

具体而言,通过将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的第一配比与第一预设条件进行对比,当第一配比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得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在混捏锅中的第一干混温度与第一干混时间,如第一干混温度为125℃,第一干混时间为40min,即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在125℃混捏锅中混合搅拌40min。其中,混捏锅是由一对互相配合和旋转的叶片(通常呈z形)所产生强烈剪切作用而使半干状态的碳素和沥青等物料进行均匀的搅拌混合设备。混捏锅的调温形式采用夹套、蒸汽、油加热、水冷却等方法,采用液压翻缸及启盖。出料方式有液压、翻缸倾倒、球阀出料,螺杆挤压等。待第一干混时间结束后,确定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形成的第一粉末混合物。获得第一粉末混合物的第一湿混温度与第一湿混时间,在第一湿混温度下将第一粉末混合物在混捏锅中搅拌第一湿混时间,如第一湿混温度为170℃,第一湿混时间为42min,向混捏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等与第一粉末混合物进行搅拌得到第一混捏糊料。

步骤150:获得所述第一混捏糊料的第一成型压力。

步骤160:根据所述第一成型压力确定第一压型生坯。

具体而言,待混捏锅将第一混捏糊料搅拌完成后,获得第一混捏糊料倒入成型容器的第一成型压力,即压力机的第一成型压力。当获得第一混捏糊料的第一成型压力后,则可以确定第一压型生坯。举例而言,将混捏的第一混捏糊料倒入成型容器中,设置压力机的成型的捣固压力为20mpa,第一成型压力为20mpa,第一压制时间为270s,在第一混捏糊料中加入树脂等结合剂压制为第一压型生坯,也就是石墨坩埚的生坯,促进固化,提升第一压型生坯的强度。

步骤170:根据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获得第一焙烧温度,对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进行焙烧获得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获得第一焙烧温度,对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进行焙烧获得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包括:获得所述第一压型生坯的第一温升速率;根据所述第一温升速率确定第二温升速率;根据所述第一温升速率与所述第二温升速率确定所述第一焙烧温度与第一保温时间;根据第一焙烧温度对所述第一压型生坯焙烧所述第一保温时间获得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

具体而言,待压力机将第一混捏糊料压制为第一压型生坯,则需获得工业环式焙烧炉的第一焙烧温度与第一保温时间,如第一焙烧温度为1200℃,第一保温时间为20h。将第一压型生坯放入工业环式焙烧炉中,在工业环式焙烧炉中加盖子,使整个焙烧炉的炉体内部呈现正压状态,从而抑制了挥发气体的快速逸出,既大大降低了产品被涨裂的概率,同时提高了产品的残炭率。为了将工业环式焙烧炉的温度升高到第一焙烧温度,则需要分为不同的阶段将工业环式焙烧炉的温度升高到第一焙烧温度,进而降低产品的出现裂纹的概率,提升抗热震性、烧蚀性与合格率。首先,获得第一压型生坯的第一温升速率,即获得第一温升终温与第一温升时间。根据第一温升速率确定第二温升速率,即获得第二温升终温与第二温升时间,当第二温升终温未达到第一焙烧温度时,继续获得第三温升速率,直到温升终温达到第一焙烧温度,则在工业环式焙烧炉中持续保温第一保温时间,获得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将石墨坩埚冷却至室温,对石墨坩埚表面进行清理。

因此,通过本实施例中的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方法可以针对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进行配比达到第一预设条件后,根据第一混捏条件信息将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混捏为第一混捏糊料,进而确定压力机的第一成型压力将第一混捏糊料压制为第一压型生坯,再确定工业环式焙烧炉的第一焙烧温度,获得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达到了生产优质石墨坩埚,抗热震性、烧蚀性与防漏性良好,且机械强度高,能够满足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提纯以及冶炼行业的要求,石墨坩埚合格率高的技术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石墨电极废料加工生产坩埚时,对于电极的回收率低,且坩埚的质量不稳定,无法满足贵重金属冶炼使用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数据融合方法也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其中,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缩写为ai)亦称机器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具体的步骤为:获得石墨坩埚的照片;将所述石墨坩埚的照片输入模型中,其中,所述模型为使用多组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得出的,所述多组数据中的每组数据均包括:石墨坩埚、用来标识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的第一配比的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用来标识混捏机的第一混捏条件信息、压力机的第一成型压力与工业环式焙烧炉的第一焙烧温度的第二标识信息;获取所述模型的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为合格率高的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其中的所述模型的输出信息是利用第一标识信息中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的第一配比达到第一预设条件时,结合第二标识信息中混捏机的第一混捏条件信息、第一成型压力与第一焙烧温度确定合格率高的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训练模型是通过采用多组数据利用机器学习训练得出的,其中,机器学习是实现人工智能的一种途径,它和数据挖掘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概率论、统计学、逼近论、凸分析、计算复杂性理论等多门学科。对比于数据挖掘从大数据之间找相互特性而言,机器学习更加注重算法的设计,让计算机能够白动地从数据中“学习”规律,并利用规律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方法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11,所述第一获得单元11用于获得获得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的第一配比;

第一判断单元12,所述第一判断单元12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配比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

第二获得单元13,所述第二获得单元13用于当所述第一配比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得所述石墨粉与所述中温煤沥青的第一混捏条件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14,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混捏条件信息确定第一混捏糊料;

第三获得单元15,所述第三获得单元15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混捏糊料的第一成型压力;

第二确定单元16,所述第二确定单元16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成型压力确定第一压型生坯;

第一操作单元17,所述第一操作单元17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获得第一焙烧温度,对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进行焙烧获得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判断单元中第一预设条件中所述石墨粉的质量百分比为72%~8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判断单元中第一预设条件中所述中温煤沥青的质量百分比为12%~2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确定单元中根据所述第一混捏条件信息确定第一混捏糊料,包括: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干混温度;

第三确定单元,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干混温度确定所述石墨粉与所述中温煤沥青的第一干混时间;

第四确定单元,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待所述第一干混时间结束后,确定第一粉末混合物;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湿混温度;

第五确定单元,所述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湿混温度确定所述第一粉末混合物的第一湿混时间;

第六确定单元,所述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湿混温度与所述第一湿混时间确定第一混捏糊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六确定单元中根据所述第一湿混温度与所述第一湿混时间确定第一混捏糊料,包括: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混捏压力;

第七确定单元,所述第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湿混时间施加所述第一混捏压力,且根据第一湿混温度确定第一混捏糊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操作单元中根据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获得第一焙烧温度,对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进行焙烧获得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包括: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压型生坯的第一温升速率;

第八确定单元,所述第八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升速率确定第二温升速率;

第九确定单元,所述第九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升速率与所述第二温升速率确定所述第一焙烧温度与第一保温时间;

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焙烧温度对所述第一压型生坯焙烧所述第一保温时间获得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

前述图1实施例一中的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方法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装置,通过前述对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装置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三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存储器304、处理器302及存储在存储器304上并可在处理器3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30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文所述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图3中,总线架构(用总线300来代表),总线3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300将包括由处理器3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3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3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306在总线300和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302负责管理总线3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3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3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实施例四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得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的第一配比;判断所述第一配比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当所述第一配比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得所述石墨粉与所述中温煤沥青的第一混捏条件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混捏条件信息确定第一混捏糊料;获得所述第一混捏糊料的第一成型压力;根据所述第一成型压力确定第一压型生坯;根据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获得第一焙烧温度,对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进行焙烧获得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实施例一中的任一方法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的制造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得石墨粉与中温煤沥青的第一配比;判断所述第一配比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当所述第一配比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得所述石墨粉与所述中温煤沥青的第一混捏条件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混捏条件信息确定第一混捏糊料;获得所述第一混捏糊料的第一成型压力;根据所述第一成型压力确定第一压型生坯;根据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获得第一焙烧温度,对所述第一压型生坯进行焙烧获得一次性成型石墨坩埚,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石墨电极废料加工生产坩埚时,对于电极的回收率低,且坩埚的质量不稳定,无法满足贵重金属冶炼使用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生产优质石墨坩埚,抗热震性、烧蚀性与防漏性良好,且机械强度高,能够满足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提纯以及冶炼行业的要求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