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安剖瓶快速开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46874发布日期:2022-04-27 13:5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安剖瓶快速开瓶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安剖瓶快速开瓶器。


背景技术:

2.安剖瓶是一种用于装液剂的玻璃瓶,其形状类似保龄球瓶。安剖瓶瓶壁较薄,打开时用砂轮在瓶颈处磨出划痕,再敲击瓶头,即可从划痕处将瓶头掰下。
3.但是,从瓶体上掰下瓶头时,每次只能对一到两个安剖瓶进行掰开,如此一来抢救过程中掰开安剖瓶时间浪费过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安剖瓶快速开瓶器,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抢救治疗中安剖瓶一次掰开数量少、浪费抢救时间的问题,通过设置伤痕快速制造装置将若干组安剖瓶同步划伤,并同步掰开,有效降低了安剖瓶掰开的时间,同时大大减少了抢救准备工作的时间,结合复位机构实现了快速清理残余碎片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安剖瓶快速开瓶器,包括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安剖瓶定位孔、可调节复位安剖瓶夹持装置、伤痕制造滑槽和安剖瓶伤痕制造装置,所述安剖瓶定位孔设于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上且贯穿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设置,所述可调节复位安剖瓶夹持装置滑动设于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内,所述伤痕制造滑槽设于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底壁上,所述安剖瓶伤痕制造装置滑动设于伤痕制造滑槽上且设于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的下方,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完成了支撑夹持安剖瓶的目的,安剖瓶定位孔实现穿过安剖瓶对其进行定位剖开的效果,可调节复位安剖瓶夹持装置起到夹持住安剖瓶防止掉落的作用,伤痕制造滑槽和安剖瓶伤痕制造装置配合对安剖瓶制造伤痕方便将安剖瓶掰开。
6.优选的,所述可调节复位安剖瓶夹持装置包括安剖瓶固定件、安剖瓶夹持槽、四指贴合槽和复位弹簧,所述安剖瓶固定件滑动设于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内,所述安剖瓶夹持槽设于安剖瓶固定件上且设于靠近安剖瓶定位孔的一侧,所述四指贴合槽设于安剖瓶固定件上且与安剖瓶夹持槽呈对称设置,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设于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内壁上,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设于安剖瓶固定件上,四指贴合四指贴合槽按压安剖瓶固定件,使得安剖瓶固定件在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内滑动,继而压缩复位弹簧实现将安剖瓶固定的效果。
7.为了更好实现剖开多件安剖瓶的效果,所述安剖瓶伤痕制造装置包括移动滑轮、转轮支撑件、拇指固定环、食指固定环和安剖瓶伤痕制造轮,所述移动滑轮滑动设于伤痕制造滑槽上,所述转轮支撑件设于移动滑轮上,所述拇指固定环设于转轮支撑件上且包裹移动滑轮设置,所述食指固定环设于拇指固定环上,所述安剖瓶伤痕制造轮转动设于转轮支撑件上,拇指固定环和食指固定环起到握住效果,握住拇指固定环和食指固定环移动在伤
痕制造滑槽的纵向方向上施力实现带动安剖瓶伤痕制造轮移动效果,继而达到对安剖瓶制造伤痕的目的。
8.进一步地,所述转轮支撑件设于移动滑轮和安剖瓶伤痕制造轮之间,所述复位弹簧设于安剖瓶固定件和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内壁之间。
9.更进一步,所述复位弹簧和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内壁呈垂直设置,所述伤痕制造滑槽和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呈垂直设置,所述安剖瓶伤痕制造轮和安剖瓶固定件呈平行设置,所述伤痕制造滑槽和复位弹簧呈垂直设置,所述食指固定环和拇指固定环呈垂直设置,所述拇指固定环和伤痕制造滑槽呈垂直设置。
10.另外,所述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呈一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设置,所述安剖瓶夹持槽呈半圆形设置,所述安剖瓶定位孔呈圆形开口设置,所述食指固定环呈o型设置,所述转轮支撑件设有两组,所述移动滑轮设有两组,所述食指固定环设有两组,所述拇指固定环呈u型设置,所述安剖瓶夹持槽设有五组,所述复位弹簧设有两组,所述安剖瓶定位孔设有五组。
11.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提出的一种新型安剖瓶快速开瓶器,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抢救治疗中安剖瓶一次掰开数量少、浪费抢救时间的问题,通过设置伤痕快速制造装置将若干组安剖瓶同步划伤,并同步掰开,有效降低了安剖瓶掰开的时间,同时大大减少了抢救准备工作的时间,结合复位机构实现了快速清理残余碎片的效果。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安剖瓶快速开瓶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安剖瓶快速开瓶器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安剖瓶快速开瓶器的剖视图。
15.其中,1、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2、安剖瓶定位孔,3、可调节复位安剖瓶夹持装置,4、伤痕制造滑槽,5、安剖瓶伤痕制造装置,6、安剖瓶固定件,7、安剖瓶夹持槽,8、四指贴合槽,9、复位弹簧,10、移动滑轮,11、转轮支撑件,12、拇指固定环,13、食指固定环,14、安剖瓶伤痕制造轮。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安剖瓶快速开瓶器,包括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1、安剖瓶定位孔2、可调节复位安剖瓶夹持装置3、伤痕制造滑槽4和安剖瓶伤痕制造装置5,安剖瓶定位孔2设于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1上且贯穿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1设置,可调节复位安剖瓶夹持装置3滑动设于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1内,伤痕制造滑槽4设于
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1底壁上,安剖瓶伤痕制造装置5滑动设于伤痕制造滑槽4上且设于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1的下方,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1完成了支撑夹持安剖瓶的目的,安剖瓶定位孔2实现穿过安剖瓶对其进行定位剖开的效果,可调节复位安剖瓶夹持装置3起到夹持住安剖瓶防止掉落的作用,伤痕制造滑槽4和安剖瓶伤痕制造装置5配合对安剖瓶制造伤痕方便将安剖瓶掰开。
1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可调节复位安剖瓶夹持装置3包括安剖瓶固定件6、安剖瓶夹持槽7、四指贴合槽8和复位弹簧9,安剖瓶固定件6滑动设于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1内,安剖瓶夹持槽7设于安剖瓶固定件6上且设于靠近安剖瓶定位孔2的一侧,四指贴合槽8设于安剖瓶固定件6上且与安剖瓶夹持槽7呈对称设置,复位弹簧9一端设于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1内壁上,复位弹簧9另一端设于安剖瓶固定件6上,四指贴合四指贴合槽8按压安剖瓶固定件6,使得安剖瓶固定件6在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1内滑动,继而压缩复位弹簧9实现将安剖瓶固定的效果。
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安剖瓶伤痕制造装置5包括移动滑轮10、转轮支撑件11、拇指固定环12、食指固定环13和安剖瓶伤痕制造轮14,移动滑轮10滑动设于伤痕制造滑槽4上,转轮支撑件11设于移动滑轮10上,拇指固定环12设于转轮支撑件11上且包裹移动滑轮10设置,食指固定环13设于拇指固定环12上,安剖瓶伤痕制造轮14转动设于转轮支撑件11上,拇指固定环12和食指固定环13起到握住效果,握住拇指固定环12和食指固定环13移动在伤痕制造滑槽4的纵向方向上施力实现带动安剖瓶伤痕制造轮14移动效果,继而达到对安剖瓶制造伤痕的目的。
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转轮支撑件11设于移动滑轮10和安剖瓶伤痕制造轮14之间,复位弹簧9设于安剖瓶固定件6和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1内壁之间。
2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复位弹簧9和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1内壁呈垂直设置,伤痕制造滑槽4和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1呈垂直设置,安剖瓶伤痕制造轮14和安剖瓶固定件6呈平行设置,伤痕制造滑槽4和复位弹簧9呈垂直设置,食指固定环13和拇指固定环12呈垂直设置,拇指固定环12和伤痕制造滑槽4呈垂直设置。
2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1呈一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设置,安剖瓶夹持槽7呈半圆形设置,安剖瓶定位孔2呈圆形开口设置,食指固定环13呈o型设置,转轮支撑件11设有两组,移动滑轮10设有两组,食指固定环13设有两组,拇指固定环12呈u型设置,安剖瓶夹持槽7设有五组,复位弹簧9设有两组,安剖瓶定位孔2设有五组。
24.具体使用时,用户将五组安剖瓶从伤痕制造滑槽4的方向穿入到五组安剖瓶定位孔2内,并通过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1的上方漏出,随后手指与四指贴合槽8贴合按动安剖瓶固定件6,此时安剖瓶固定件6在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1内滑动并压迫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被压缩,直至安剖瓶夹持槽7和穿过安剖瓶剖开夹持底座1的安剖瓶吻合将安剖瓶夹持住,保持对安剖瓶固定件6的压力使得固定不会掉落,接着用户食指和拇指分别穿过拇指固定环12和食指固定环13,并沿着伤痕制造滑槽4的纵向方向施力,使两组移动滑轮10在伤痕制造滑槽4上开始滑动,随着移动滑轮10的滑动转轮支撑件11开始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带动安剖瓶伤痕制造轮14移动,从而实现了安剖瓶伤痕制造轮14与夹持住的安剖瓶接触的目的,随着与安剖瓶的接触,安剖瓶伤痕制造轮14在安剖瓶上划出伤痕,当所有的安剖瓶均被划出伤痕以后,用户松开食指固定环13和拇指固定环12,一手继续捏住安剖瓶剖开夹持底
座1和安剖瓶固定件6,另一手握住所有安剖瓶,沿着伤痕掰断安剖瓶即可实现同时对若干组安剖瓶开瓶的效果,提高开瓶速度,掰开所有的安剖瓶以后,握住所有的安剖瓶拿走,并在垃圾桶的上方操作松开对安剖瓶固定件6的压力,此时在复位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弹簧9推动安剖瓶固定件6复位,被掰开的安剖瓶碎片便可以掉落到垃圾桶内,以上便是整个新型安剖瓶快速开瓶器的使用流程。
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2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