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洗洗手液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44987发布日期:2022-04-27 13:36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洗洗手液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洗手液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免洗洗手液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2.免洗洗手液是一种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等200多种细菌的洗手液,适用于医院、银行、超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旅游等无需水源和肥皂的环境中进行无水手部免洗消毒。
3.目前,市场上的免洗洗手液的加工过程,需要统一将洗手液进行加工,随后再利用灌装装置对其进行灌装,它包括输出喷口,虽然能够实现灌装操作,但是由于输出喷口就设置在灌装瓶的上方或者瓶口位置,导致免洗洗手液在灌装的时候容易产生迸溅,造成免洗洗手液的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洗洗手液灌装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免洗洗手液灌装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固定在固定处,所述支撑底板上设置有纵向调节结构,所述支撑底板上滑动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穿过所述支撑底板且所述滑动杆一端经过纵向调节结构带动,所述滑动杆另一端固定有灌装头固定座,所述灌装头固定座上设置有输出结构。
6.优选地,所述纵向调节结构包括动力部件、凸轮、回位弹簧和限位板,所述滑动杆端部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所述支撑底板之间固定有回位弹簧且所述回位弹簧设置在所述滑动杆外部,所述支撑底板上设置有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驱动连接凸轮,所述凸轮位于所述限位板下方。
7.优选地,所述动力部件包括动力支撑座、转动支撑板、驱动电机和驱动转轴,所述支撑底板上固定有动力支撑座和转动支撑板,所述动力支撑座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端部转动设置在转动支撑板上,且所述驱动转轴上固定有凸轮。
8.优选地,所述输出结构包括连接软管、固体支撑座、输出口、中间灌装管道和锥形灌装支撑座,所述灌装头固定座上固定有固体支撑座,所述固体支撑座端部固定有锥形灌装支撑座,所述锥形灌装支撑座上纵向联通设置有中间灌装管道,所述中间灌装管道侧边均匀设置有输出口,所述中间灌装管道联通设置有连接软管。
9.优选地,所述输出结构包括感应块、出液口、感应网板和矩形灌装支撑座,所述灌装头固定座侧边固定有矩形灌装支撑座,所述矩形灌装支撑座中间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和外部软管连接,所述穿孔底部开设有出液口,所述矩形灌装支撑座侧边固定有感应网板,所述感应网板侧边固定有感应块。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利用纵向调节结构调节输出结构的纵向高度,从而能够使得在滑动杆的作用下,将输出结构纵向移动到灌装瓶子内部,进而避免可能出现的洗手液迸溅到灌装瓶外部造成的损失。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输出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输出结构示意图;
14.1、支撑底板;2、动力支撑座;3、驱动电机;4、限位板;5、驱动转轴; 6、回位弹簧;7、凸轮;8、转动支撑板;9、灌装头固定座;10、滑动杆;11、连接软管;12、固体支撑座;13、输出口;14、中间灌装管道;15、锥形灌装支撑座;16、感应块;17、出液口;18、感应网板;19、矩形灌装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15.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免洗洗手液灌装装置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16.一种免洗洗手液灌装装置,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包括支撑底板1,首先将支撑底板1固定在固定处,利用支撑底板1提供一个支撑的基台,其中为了实现将灌装装置的输出端进行纵向移动,实现灌装,避免产生迸溅,所以在支撑底板1上设置有纵向调节结构,利用纵向调节结构能够带动滑动设置在支撑底板1上的滑动杆10的纵向移动,所以滑动杆10穿过支撑底板1且滑动杆 10一端经过纵向调节结构带动,为了实现对灌装输出端进行纵向移动,所以在滑动杆10另一端固定有灌装头固定座9,使得能够利用纵向调节结构带动灌装头固定座9进行纵向移动,其中在灌装头固定座9上设置有输出结构,利用输出结构实现免洗洗手液的输出。在本实施例中,当灌装瓶设置在所述输出结构下方时进行固定,随后利用纵向调节结构动作,带动滑动杆10进行动作,从而使得带动灌装头固定座9进行纵向移动,能够使得输出结构移动到灌装瓶内部进行灌装,避免灌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迸溅。
17.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为了实现输出结构的纵向移动,所以纵向调节结构包括动力部件、凸轮7、回位弹簧6和限位板4,在本实施例中,动力部件是用来提供纵向移动提供动力的元件的组成,所以在滑动杆10 端部固定有限位板4,利用限位板4能够实现对滑动杆10位置的限定,其中在限位板4和支撑底板1之间固定有回位弹簧6且回位弹簧6设置在滑动杆10 外部,使得在回位弹簧6的作用下,限位板4始终承受向下的力,保证灌装的时候不会被免洗洗手液灌装时产生的反向力直接将输出结构顶出,维持正常灌装,在支撑底板1上设置有动力部件,动力部件驱动连接凸轮7,使得在动力部件带动凸轮7进行转动的时候,使得由于凸轮7位于限位板4下方,使得凸轮7能够将限位板4进行顶起。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动力部件带动凸轮7转动,使得将限位板4进行纵向顶起,从而使得带动滑动杆10进行纵向移动,进而使得能够带动输出结构进行纵向移动。
18.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为了实现能够带动凸轮7的转动,所以动力部件包括动力支撑座2、转动支撑板8、驱动电机3和驱动转轴 5,其中在支撑底板1上固定有动力支撑座2和转动支撑板8,利用动力支撑座 2支撑驱动电机3,利用转动支撑板8支撑驱动转轴5,所以在动力支撑座2上固定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驱动连接驱动转轴5,驱动
转轴5端部转动设置在转动支撑板8上,即使得利用驱动电机3带动驱动转轴5进而使得驱动转轴 5在转动支撑板8上进行转动,且驱动转轴5上固定有凸轮7,能够带动凸轮7 进行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驱动电机3带动驱动转轴5转动,使得带动凸轮7进行转动。
19.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为了实现能够将输出结构移动到灌装瓶的内部进行灌装,所以输出结构包括连接软管11、固体支撑座 12、输出口13、中间灌装管道14和锥形灌装支撑座15,其中在灌装头固定座 9上固定有固体支撑座12,使得利用固体支撑座12实现对输出端的固定,其中在固体支撑座12端部固定有锥形灌装支撑座15,锥形灌装支撑座15呈锥形设置,其中在锥形灌装支撑座15的底部进入到灌装瓶内部,所以在锥形灌装支撑座15上纵向联通设置有中间灌装管道14,即中间灌装管道14能够实现免洗洗手液的进入,其中在中间灌装管道14侧边均匀设置有输出口13,利用输出口 13能够实现免洗洗手液进入到灌装瓶内部,为了实现免洗洗手液的提供,所以在中间灌装管道14联通设置有连接软管11。在本实施例中,当滑动杆10进行纵向移动的时候,带动锥形灌装支撑座15进行纵向移动,使得锥形灌装支撑座 15进入到灌装瓶内部,随后利用连接软管11进入免洗洗手液,使得免洗洗手液进入到中间灌装管道14内部,进而从输出口13进入到灌装瓶内部。
20.请参阅图1和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为了能够实现对灌装免洗洗手液高度的实时监控,所以输出结构包括感应块16、出液口17、感应网板 18和矩形灌装支撑座19,其中在灌装头固定座9侧边固定有矩形灌装支撑座 19,矩形灌装支撑座19呈细长矩形,且在矩形灌装支撑座19中间开设有穿孔,使得利用穿孔实现免洗洗手液的流通,穿孔和外部软管连接,能够实现免洗洗手液从外部软管进入到穿孔颞部,其中在穿孔底部开设有出液口17,利用出液口17将免洗洗手液灌装到灌装瓶内部,其中在矩形灌装支撑座19侧边固定有感应网板18,感应网板18侧边固定有感应块16,利用感应块16感应免洗洗手液的高度,从而利用凸轮7将出液口17进行一定程度的纵向移动。
21.工作原理:当灌装瓶设置在所述输出结构下方时进行固定,随后驱动电机 3带动驱动转轴5转动,使得带动凸轮7进行转动,使得将限位板4进行纵向顶起,从而使得带动滑动杆10进行纵向移动,进而使得能够带动输出结构进行纵向移动,从而使得带动灌装头固定座9进行纵向移动,能够使得输出结构移动到灌装瓶内部进行灌装,即连接软管11进入免洗洗手液,使得免洗洗手液进入到中间灌装管道14内部,进而从输出口13进入到灌装瓶内部,避免灌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迸溅。
2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