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酿羹灌装的全自动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59155发布日期:2023-03-07 20:11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米酿羹灌装的全自动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酒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米酿羹灌装的全自动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酒酿(sweet fermented rice),又叫米酒,甜酒。旧时叫“醴”。用糯米酿制,是汉族传统的特产酒。用蒸熟的江米(糯米)拌上酒酵(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发酵而成的一种甜米酒,在我国全国各地称呼不同,又叫醪糟、酒酿、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酒糟。米酿羹就是其中一种,米酿羹在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灌装作业,此时就需要用到灌装机,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米酒羹在生产完成后温度较高,若等待米酿羹温度降下,需要较长时间,若直接进行灌装,较高温度的米酿容易导致灌装玻璃器热胀冷缩而破裂,造成原材料浪费。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米酿羹灌装的全自动降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米酿羹灌装的全自动降温装置,能够通过冷却机构接入冷却液,对灌装管内较高温度的米酿羹进行冷却降温,避免米酿羹温度过高灌装时灌装容器热胀冷缩而破裂,从而导致原材料浪费。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米酿羹灌装的全自动降温装置,包括基座,基座的一侧设置有冷却塔,基座的上部一侧设置有立柱,立柱上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部设置有伸缩电机,伸缩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灌装盘,其特征在于;灌装盘的底部设置有灌装管,灌装管上设置有冷却机构,灌装管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头,出液头上设置有限位机构,通过冷却机构能够在灌装时对灌装管内米酿羹进行冷却降温。
[0005]
冷却机构包括套接在灌装管外部的冷却套筒,冷却套筒的上端一侧设置有冷媒进管,冷却套筒的下端一侧设置有冷媒出管,冷却套筒的内壁与灌装管间设有循环腔,冷却液通过冷媒进管进入循环腔内由冷媒出管排出进入冷却塔做往复循环,使得对灌装管内部的米酿羹进行冷却,从而能够对灌装进入容器的米酒进行降温,从而避免灌装容易热胀冷缩而破裂,避免原材料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0006]
优选的,冷媒进管的一端与冷却塔连接,冷媒出管的一端与冷却塔连接。
[0007]
优选的,基座内设置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转动座,转动座上开设有多个放置槽,多个放置槽上均设置有灌装瓶,放置槽内设置有橡胶圈,多个放置槽至少为六个,六个放置槽于转动座上环向开设,基座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通过控制面板能够控制冷却循环,若灌装管内的米酿羹温度不会使灌装容易损伤,冷却液不会进入循环腔内,若灌装管内的米酿羹温度过高,控制面板控制冷却液进入循环腔内进行冷却循环,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0008]
优选的,限位机构包括套设在灌装管下端的连接环,连接环上设置有多个伸缩杆,伸缩杆的输出轴上套设有弹性结构,伸缩杆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限位环,弹性结构为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底部与限位环的上部接触但并不连接,通过限位机构能够避免出液头过度
深入灌装容器内,导致出液头上附着过多物料,保证厂房生产的洁净,减少人工清理频率。
[0009]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0]
1、灌装管上设置有冷却机构,通过冷却机构能够将灌装管内的米酿羹进行冷却降温,避免米酿羹温度过高灌装时导致灌装容易热胀冷缩而破裂。
[0011]
2、基座的一侧设置有冷却塔,通过冷却塔能够将冷却液进行循环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0012]
3、出液头上设置有限位机构,通过限位机构能够避免出液头在灌装时过度深入灌装容器内,从而使得出液头上附着大量米酿羹,灌装完成后米酿羹掉液体滴落在设备上,造成车间污染。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机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座上设置放置槽和橡胶圈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标记说明:100、基座;101、立柱;102、支撑架;103、步进电机;104、转动座;105、放置槽;106、灌装瓶;107、橡胶圈;108、控制面板;200、冷却塔;300、伸缩电机;400、灌装盘;500、灌装管;600、冷却机构;601、冷却套筒;602、冷媒进管;603、冷媒出管;604、循环腔;700、出液头;800、限位机构;801、连接环;802、伸缩杆;803、弹性结构;804、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如图1-4所示:一种米酿羹灌装的全自动降温装置,包括基座100,基座100的一侧设置有冷却塔200,基座100的上部一侧设置有立柱101,立柱101的底部与基座100的上部固定连接,立柱101上设置有支撑架102,支撑架102的一端焊接在立柱101的一侧壁上,保证连接后的支撑架102上伸缩电机300工作时的稳定性不受影响,支撑架102的上部设置有伸缩电机300,伸缩电机30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灌装盘400,灌装盘400与伸缩电机30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当伸缩电机300的输出轴向下运动时,使得灌装盘400同步向下运动,从而对灌装容器进行灌装,灌装盘400的底部设置有灌装管500,灌装管500与罐装盘的底部相连通,灌装管500上设置有冷却机构600,灌装管500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头700,出液头700上设置有限位机构800,限位机构800能够对出液头700灌装时深入灌装容器内的深度进行限位,避免出液头700过度深入灌装瓶106内附着大量米酿羹,导致后续灌装时出液头700上附着米酿羹滴落在容器及设备上,造成厂房污染。
[0020]
冷却机构600包括套接在灌装管500外部的冷却套筒601,冷却套筒601的上端一侧设置有冷媒进管602,冷却套筒601的下端一侧设置有冷媒出管603,冷却套筒601的内壁与灌装管500间设有循环腔604,冷却液通过冷媒进管602进入循环腔604内由冷媒出管603排
出进入冷却塔200做往复循环,使得对灌装管500内部的米酿羹进行循环冷却,从而能够对灌装进入容器的米酒进行降温,从而避免灌装时灌装容器受热膨胀而破裂,从而导致原材料浪费。
[002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2所示,冷媒进管602的一端与冷却塔200连接,冷媒进管602拉扯过大而破裂,冷媒出管603的一端与冷却塔200连接,上述的冷媒进管602与冷媒出管603可以为柔性橡胶伸缩管,能够在灌装管500向下移动灌装时伸出,避免导致灌装管500向下移动灌装时,冷却液通过冷媒进管602流入,后再循环腔604内循环流动后通过冷媒出管603进入冷却塔200内。
[002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4所示,基座100内设置有步进电机103,步进电机10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转动座104,步进电机103的输出轴与转动座104固定连接,步进电机103的输出轴与转动座104的中轴线重合,使得在步进电机103的输出轴转动时能够同步带动转动座104进行转动,从而对转动座104上的灌装瓶106进行依次灌装,转动座104上开设有多个放置槽105,多个放置槽105上均设置有灌装瓶106,放置槽105内设置有橡胶圈107,橡胶圈107粘结在放置槽105的外侧壁一周,使得在灌装瓶106进行放置后受到一定的摩擦力,保证后续灌装的稳定性,多个放置槽105至少为六个,六个放置槽105于转动座104上环向开设,基座10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108,通过控制面板108能够控制冷却循环,若灌装管500内的米酿羹温度不会使灌装容易损伤,冷却液不会进入循环腔604内,若灌装管500内的米酿羹温度过高,控制面板108控制冷却液进入循环腔604内进行冷却循环,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002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限位机构800包括套设在灌装管500下端的连接环801,连接环801固定连接在灌装管500的下端外侧壁上,连接环801上设置有多个伸缩杆802,多个伸缩杆802至少为四个,伸缩杆802的输出轴上套设有弹性结构803,伸缩杆802的上部与连接环801的底部固定连接,伸缩杆80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限位环804,伸缩杆802的输出轴与限位环804的上部固定连接,弹性结构803为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底部与限位环804的上部接触但并不连接,当出液头700向下插入瓶内进灌装时,限位环804首先与灌装瓶106的瓶口接触,此时出液头700继续向下移动,带动灌装管500上的连接环801向下移动,弹簧向下压缩从而带动伸缩杆802伸缩,达到伸缩杆802的极限后,出液头700无法继续深入灌装瓶106内,从而达到对出液头700进行限位,能够避免出液头700过度深入灌装容器内而使出液头700上附着过多物料,导致后续灌装时出液头700上附着的米酿羹滴落,保证厂房生产的洁净,避免厂房污染。
[0024]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5]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