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冷发电机自动充排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0113发布日期:2023-10-12 10:58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氢冷发电机自动充排氢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氢冷发动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氢冷发电机自动充排氢系统。


背景技术:

1、发电厂的发电机需要用氢气来冷却发电机,为冷却定子铁芯和转子绕组,要求建立一套专门的供气系统。这种系统应能保证给发电机自动补氢和自动排氢,自动的监视规定的纯度和保持发电机内的额定压力,在发电机充氢或排氢、置换氢气的过程中,采用二氧化碳作为中间介质,用间接方法完成,以防止发电机内形成空气与氢气混合的易爆气体。因氢气压力低,所需充氢频率频繁,人工频繁换充氢气瓶,增加人工成本,当发电机需紧急排氢时,传统手动排氢,人员到现场操作需要时间,耽误操作容易造成事故,在操作中增加操作危险性。

2、因此,在此考虑设计一种氢冷发电机自动充排氢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氢冷发动机充排氢过程中安全性低以及人工成本高的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氢冷发电机自动充排氢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氢冷发动机充排氢过程中安全性低以及人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所述系统包括:

2、氢气瓶组模块,用于提供氢气;

3、氢气扩容器,用于对氢气瓶组模块提供的氢气进行预存储,并根据发动机压力向发动机输送氢气;

4、二氧化碳瓶组,用于向所述发动机提供二氧化碳,以使所述二氧化碳与所述氢气在发动机内混合为稳定气体;

5、发动机;

6、所述氢气瓶组模块与所述氢气扩容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氢气扩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动机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发动机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氧化碳瓶组相连。

7、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氢气瓶组模块与所述氢气扩容器之间设置有第一供氢手门及第一供氢气动阀,所述氢气扩容器与所述发动机之间设置有第二供氢手门、减压阀及第二供氢气动阀。

8、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氢气扩容器上设置有氢气分析仪及氢气露点仪。

9、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氢气瓶组模块与所述氢气扩容器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压力表,所述氢气扩容器与所述发动机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压力表。

10、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容器与所述发动机之间还设置有一旁路,所述旁路与外界大气相连,所述旁路上设置有排放手门及排气气动阀。

1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与所述二氧化碳瓶组之间设置有供气手门、供气减压阀及供气气动阀。

12、通过应用以上技术方案,氢冷发电机自动充排氢系统包括:氢气瓶组模块,用于提供氢气;氢气扩容器,用于对氢气瓶组模块提供的氢气进行预存储,并根据发动机压力向发动机输送氢气;二氧化碳瓶组,用于向所述发动机提供二氧化碳,以使所述二氧化碳与所述氢气在发动机内混合为稳定气体;发动机;所述氢气瓶组模块与所述氢气扩容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氢气扩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动机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发动机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氧化碳瓶组相连,从而实现通过氢气扩容器对氢气进行预存储,根据发动机压力对发动机动态输送氢气,减少更换氢气瓶组的次数,降低人工成本,并通过二氧化碳作为中间介质向发动机输送,避免发电机内形成空气与氢气混合的易爆气体,提高发动机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氢冷发电机自动充排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冷发电机自动充排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瓶组模块与所述氢气扩容器之间设置有第一供氢手门及第一供氢气动阀,所述氢气扩容器与所述发动机之间设置有第二供氢手门、减压阀及第二供氢气动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冷发电机自动充排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扩容器上设置有氢气分析仪及氢气露点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冷发电机自动充排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瓶组模块与所述氢气扩容器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压力表,所述氢气扩容器与所述发动机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压力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冷发电机自动充排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容器与所述发动机之间还设置有一旁路,所述旁路与外界大气相连,所述旁路上设置有排放手门及排气气动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冷发电机自动充排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与所述二氧化碳瓶组之间设置有供气手门、供气减压阀及供气气动阀。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冷发电机自动充排氢系统,包括:氢气瓶组模块,用于提供氢气;氢气扩容器,用于对氢气瓶组模块提供的氢气进行预存储,并根据发动机压力向发动机输送氢气;二氧化碳瓶组,用于向所述发动机提供二氧化碳,以使所述二氧化碳与所述氢气在发动机内混合为稳定气体;发动机;所述氢气瓶组模块与所述氢气扩容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氢气扩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动机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发动机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氧化碳瓶组相连,从而实现根据发动机压力对发动机动态输送氢气,减少更换氢气瓶组的次数,降低人工成本,并通过二氧化碳作为中间介质向发动机输送,避免发电机内形成空气与氢气混合的易爆气体,提高发动机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飞,雒利强,宿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太原东山燃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