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列车运行的结构疲劳试验加载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35942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拟列车运行的结构疲劳试验加载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模拟列车运行的结构疲劳试验加载架。
本实用新型的加载架由加载分配梁、加载板、滑动式分配板、套口、托架等部件组成。顶、底两层扁担式的加载分配梁有一定宽度,其一定宽度可以模拟单位长度列车运行对承重结构疲劳性能的影响。分配梁的顶层加载点处的加载板是中间是圆槽的钢板,其焊固在分配梁顶层钢板上。分配梁底层的两端是矩形滑动式分配板,滑动式分配板通过螺栓、螺帽与分配梁底层钢板连接;滑动式分配板下依次焊上圆形钢板两块,下面一块钢板恰好套入托架上的套口,套口是中间有槽的钢板,套口焊在托架的上层钢板上;托架是上、下两块钢板用四根钢柱螺栓固定。
为了使加载时钢架不产生侧向偏移,保证加载位置的精确,加载架与滑动式分配板相连处采用螺栓联接,梁上的螺栓孔设计成椭圆形,满足加载点精确对中的要求。进一步考虑,可以将托架下部与待测物相连的螺栓孔同样设计成椭圆形,从而可以调整待测物位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使加载分配梁自身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侧向稳定性,在分配梁的顶、底层间的横、纵向有加筋板,用以保证疲劳荷载的有效施加。加筋板的安置一般在扁担式分配梁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加载架设计科学合理,该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小了钢架的自重,节省了装置制作材料,降低了试验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加载架可以同时进行两个节点的结构疲劳试验,可以很好地模拟实际列车运行对承重结构的影响,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图2是本实用新型套口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托架结构图。
上述图中1是加载分配梁,2是加载板,3是滑动式分配板,4是上分配板,5是下分配板,6是套口,7是托架,8是托架钢板,9是托架钢柱,10是加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选料1.顶板、筋板、吊耳、加载板、滑动式分配板的选料为Q235-A钢,2.螺母、螺帽均为8.8级,垫圈的选料为Q235-A钢。二、下料1.分配梁分配梁主要由主梁、加载点、分配点、吊耳组成。需要准备40mm,35mm,25mm,20mm,16mm的钢板,M34,M22的螺栓。2.托架托架主要由上连接钢板、下连接钢板、连接件组成。需要准备40mm,25mm的钢板,M34,M22的螺栓。三、加工与焊接(一)构件加工1.分配梁主梁包括顶板,底板,加筋板。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在底板上开出椭圆形的螺栓孔,便于加载时的精确定位。加载点处为直径为250mm,厚度为35mm的圆形钢板上开有直径为175mm,深度为20mm的圆槽,用于与试验机振作器的连接。分配点处主要是348mm×300mm×25mm的滑动板。滑动板上依次焊接直径为230mm和150mm的圆形钢板,用于与托架上连接钢板的连接。吊耳为厚度为20mm的钢板。2.托架上钢板为360mm×320mm×40mm的钢板,上面焊接直径为250mm、厚度为25mm的圆形钢板,该钢板上开出直径为160mm、厚度为15mm的圆形槽,用于与分配梁加载点的连接。下钢板为360mm×320mm×40mm的钢板,上面各开出四个Φ34的大孔和四个Φ22的小孔,分别用于与上钢板的连接和与待测物的连接。钢柱的主料采用Φ45的钢棍,两端进行切削加工,使直径为33mm。(二)构件焊接所有的焊缝均采用牌号为结422的焊条,角焊缝高度为15mm。(三)技术要求1.钢板外型采用自动割刀下料,整体外型要求光滑平整。2.加载板平面必须与滑动式分配板保持平行。3. 16mm筋板单侧两头全部倒角20mm×45°。四、表面处理与油漆加工焊接完毕后,要进行必要防锈处理,先进行喷砂,再涂刷油漆。
权利要求1.一种模拟列车运行的结构疲劳试验加载架,由加载分配梁、加载板、滑动式分配板、套口、托架等部件组成,其特征是顶、底两层扁担式加载分配梁(1)的顶层加载点处的加载板是中间是圆槽的钢板(2),分配梁底层的两端是滑动式分配板(3),滑动式分配板下是分配板(4)、分配板(5),分配板(5)下面是套口(6),套口是中间有孔的钢板,分配板(5)是套在孔内的,套口下是托架(7),托架是上、下两块钢板(8)、四根钢柱(9)组成,上层钢板与套口联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列车运行的结构疲劳试验加载架,其特征是分配梁顶层、加载板与振作器、分配梁底层与滑动式分配板联接处的孔是椭圆形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列车运行的结构疲劳试验加载架,其特征是分配梁顶、底两层之间横、纵向有加筋板(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模拟列车运行的结构疲劳试验加载架。现有技术中研究列车运行结构疲劳试验装置由于是单点加载,使试验时间太长,且操作不方便,更不能模拟先进列车的运行状况。本实用新型运用扁担式加载分配梁,加载分配点在分配梁的两端,运用加载板、滑动式分配板和托架传力,不仅使疲劳试验时间减少,效率提高,更能模拟各种先进列车的运行状况。
文档编号G01N3/00GK2572389SQ0226057
公开日2003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9日
发明者肖建庄 申请人:同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