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车测试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307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衡车测试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衡车测试设备。该设备包括:安装支架;承载力加载装置,承载力加载装置连接在安装支架上,承载力加载装置具有施力部,平衡车位于施力部的下方,施力部在平衡车的承载面上施加压力以测试平衡车的行驶情况。该平衡车测试设备通过承载力加载装置向平衡车施加压力,从而模拟使用者站立在平衡车上时的受力状态,此时平衡车根据承载力加载装置施加的压力而以平衡车的重心偏移的程度来控制车轮转动,从而实现了对平衡车的行驶情况进行测试的目的。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平衡车测试设备能够代替人工对平衡车进行测试,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测试平衡车的测试效率,并且消除了人工测试过程中存在的损伤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
【专利说明】
平衡车测试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工装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平衡车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等,其运作的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当使用者站立在平衡车上之后,利用车体内部的固态陀螺仪来判断此时平衡车的车身所处的姿势状态,然后透过精密且高速的中央未处理其计算出适当的指令来驱动马达做到平衡的效果。代步是平衡车所具有的物理特性。当人站立在平衡车上之后,使用者利用自己的身体对平衡车进行操控,从而实现前进、后退、转弯、停止等代步功能。那么,平衡车在生产组装完成之后,其代步功能是否完备,则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判断,置有经过测试合格的平衡车才能够面市销售。然而,目前生产组装完成后的平衡车只能通过人工进行检测,依靠工作人员的自身感知来判断平衡车是否工作正常。人工检测平衡车的方式不仅原始落后,检测效率低,而且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车测试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检测平衡车的方式检测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平衡车测试设备,该设备包括:安装支架;承载力加载装置,承载力加载装置连接在安装支架上,承载力加载装置具有施力部,平衡车位于施力部的下方,且施力部在平衡车的承载面上施加压力以测试平衡车的行驶情况。
[0005]可选地,承载力加载装置包括:第一施力机构和第二施力组件,第一施力机构连接在安装支架上,第二施力组件连接于第一施力机构的施力端上,第二施力组件的施力端向平衡车的承载面施加压力。
[0006]可选地,在沿平衡车的行驶方向上,第二施力组件包括第一推拉倾角施力组件和第二推拉倾角施力组件,其中,第一推拉倾角施力组件包括第一推拉倾角气缸和第二推拉倾角气缸,第一推拉倾角气缸和第二推拉倾角气缸之间相对于第一施力机构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第二推拉倾角施力组件包括第三推拉倾角气缸和第四推拉倾角气缸,第三推拉倾角气缸和第四推拉倾角气缸之间相对于第一施力机构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0007]可选地,平衡车测试设备还包括阻力加载装置,阻力加载装置连接在安装支架上,平衡车位于承载力加载装置和阻力加载装置之间,且阻力加载装置与平衡车的车轮接触并向车轮施加阻力以测试平衡车的加速情况。
[0008]可选地,阻力加载装置包括随动部和制动部,随动部与车轮接触并与车轮同步转动,制动部向随动部施加制动阻力。
[0009]可选地,随动部包括第一随动组件,其中,第一随动组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车轮与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均接触。
[0010]可选地,随动部包括第一随动组件和第二随动组件,其中,第一随动组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其中一个平衡车的车轮与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均接触,第二随动组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另一个平衡车车轮与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均接触。
[0011]可选地,制动部包括第一磁粉制动器和第二磁粉制动器,第一磁粉制动器的转轴与第一随动组件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第二磁粉制动器的转轴与第二随动组件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
[0012]可选地,平衡车测试设备还包括连接在安装支架上的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第一导向块与第一随动组件相对设置,第二导向块与第二随动组件相对设置。
[0013]可选地,平衡车测试设备还包括第一轮速检测装置和第二轮速检测装置,第一轮速检测装置安装在安装支架上以检测其中一个平衡车的车轮的转速,第二轮速检测装置安装在安装支架上以检测另一个车轮的转速。
[0014]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承载力加载装置向平衡车施加压力,从而模拟使用者站立在平衡车上时的受力状态,此时平衡车根据承载力加载装置施加的压力而以平衡车的重心偏移的程度来控制车轮转动,从而实现了对平衡车的行驶情况进行测试的目的。该平衡车测试设备能够代替人工对平衡车进行测试,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测试平衡车的测试效率,并且消除了人工测试过程中存在的损伤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平衡车测试设备的制造方法附图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衡车测试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衡车测试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在附图中:
[0018]10、安装支架;20、承载力加载装置;22、第一施力机构;
[0019]23、第二施力组件;231、第一推拉倾角施力组件;
[0020]232、第二推拉倾角施力组件;2311、第一推拉倾角气缸;
[0021 ]2312、第二推拉倾角气缸;2321、第三推拉倾角气缸;
[0022]2322、第四推拉倾角气缸;30、阻力加载装置;
[0023]32、制动部;311、第一随动组件;312、第二随动组件;
[0024]3111、第一滚筒;3112、第二滚筒;3121、第三滚筒;
[0025]3122、第四滚筒;33、第一传动带;34、第二传动带;
[0026]41、第一导向块;42、第二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9]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3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衡车测试设备,该设备包括:安装支架10;承载力加载装置20,承载力加载装置20连接在安装支架10上,承载力加载装置20具有施力部,平衡车位于施力部的下方,施力部在平衡车的承载面上施加压力以测试平衡车的行驶情况。
[0031]通过承载力加载装置20向平衡车施加压力,从而模拟使用者站立在平衡车上时平衡车的受力状态,此时平衡车根据承载力加载装置20施加的压力而以平衡车的重心偏移的程度来控制车轮转动,从而实现了对平衡车的行驶情况进行测试的目的。该平衡车测试设备能够代替人工对平衡车进行测试,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测试平衡车的测试效率。
[0032]在第一实施例中,平衡车测试设备的承载力加载装置20包括第一施力机构22和第二施力组件23,第一施力机构22连接在安装支架10上,第二施力组件23连接于第一施力机构22的施力端上,第二施力组件23的施力端(由于该施力端直接与平衡车的承载面直接作用,因此,前述的承载力加载装置20的施力部为第二施力组件23的施力端)向平衡车的承载面施加压力,这样,当第一施力机构22下压对平衡车进行加压的过程中,第一施力机构22将力传递到第二施力组件23,并通过第二施力组件23的施力端向平衡车施加压力。在施加压力的过程中,第一施力机构22施加的压力模拟使用者平衡地站立在平衡车上的身体重量,第一施力机构通过对平衡车施加不同压力,从而模拟不同使用者在平衡车上站立的受力情况。
[0033]参见图1所示,其示出了用于测试两轮平衡车的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由于平衡车重量较重,在将平衡车放置在被测试位置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纯粹搬运平衡车到达预定测试位置的工作强度大,因此,平衡车测试设备还包括第一导向块41和第二导向块42,第一导向块41和第二导向块42均连接在安装支架10上,第一导向块41与第一随动组件311相对设置,第二导向块42与第二随动组件2相对设置。当工作人员将平衡车抬高到放置高度之后,使两个车轮分别对正第一导向块41和第二导向块42,此时,工作人员只要沿着第一导向块41和第二导向块42上的导向槽推动平衡车滚动到预定测试位置即可。
[0034]此外,与第一实施例的两个车轮的平衡车的测试设备相似的测试一个车轮的平衡车(独轮平衡车)的测试设备仅有一个导向块,其余结构均相同。
[0035]具体地,在沿平衡车的行驶方向上,第二施力组件23包括第一推拉倾角施力组件231和第二推拉倾角施力组件232,第一推拉倾角施力组件231用于模拟使用者站立在平衡车上身体前倾时对平衡车产生的压力影响,第二推拉倾角施力组件232用于模拟使用者站立在平衡车上身体向后倾时对平衡车产生的压力影响。并且,第一推拉倾角施力组件231包括第一推拉倾角气缸21和第二推拉倾角气缸2312,第一推拉倾角气缸21和第二推拉倾角气缸2312之间相对于第一施力机构22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第二推拉倾角施力组件232包括第三推拉倾角气缸2321和第四推拉倾角气缸2322,第三推拉倾角气缸2321和第四推拉倾角气缸2322之间相对于第一施力机构22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启动第二施力组件23对平衡车的承载面施加压力的过程中,第一推拉倾角气缸21和第二推拉倾角气缸2312同时启动工作,从而模拟使用者站立在平衡车上并且使用者身体前倾时平衡车的受力状态,此时平衡车为了保持平衡,则采取前进的指令使车轮转动。同样地,第三推拉倾角气缸2321和第四推拉倾角2322同时启动工作,从而模拟使用者站立在平衡车上并且使用者身体向后倾时平衡车的受力状态,此时平衡车为了保持平衡,测采取倒车的指令使车轮反向转动。
[0036]在第一实施例中,平衡车测试设备还包括第一轮速检测装置和第二轮速检测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轮速检测装置和第二轮速检测装置可以采用光电开关,也可以采用旋转编码器,第一轮速检测装置安装在安装支架10上以检测其中一个平衡车的车轮的转速,第二轮速检测装置安装在安装支架10上以检测另一个车轮的转速,通过第一轮速检测装置和第二轮速检测装置分别获取两个车轮的轮速之后,进行比较,从而统计两车轮之间的转速差,实现对平衡车的速度测试目的。
[0037]如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较,第二实施例具有以下不同之处。
[0038]为了模拟平衡车行驶路面的摩擦作用,从而测试平衡车在受到阻力情况下的加速情况,因此,平衡车测试设备还包括阻力加载装置30,阻力加载装置30连接在安装支架10上,平衡车位于承载力加载装置20和阻力加载装置30之间,且阻力加载装置30与平衡车的车轮接触并向车轮施加阻力以测试平衡车的加速情况。具体地,阻力加载装置30包括随动部和制动部32,随动部与车轮接触并与车轮同步转动,即当平衡车的车轮转动起来时,随动部32与车轮同步转动,制动部32向随动部施加制动阻力,从而模拟平衡车受到摩擦阻力或者其他形式的阻力的情况下,测试平衡车的加速情况。
[0039]在第二实施例中,随动部包括第一随动组件311和第二随动组件2,其中,第一随动组件311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滚筒3111和第二滚筒3112,平衡车的两个车轮的其中一个与第一滚筒3111和第二滚筒3112均接触,并且第一滚筒3111和第二滚筒3112随车轮同步转动,第二随动组件2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三滚筒3121和第四滚筒3122,另一个平衡车车轮与第三滚筒3121和第四滚筒3122均接触,并且第三滚筒3121和第四滚筒3122随车轮同步转动,然后通过制动部32同时对第一滚筒3111、第二滚筒3112、第三滚筒3121和第四滚筒3122进行施加阻力。具体地,制动部32包括第一磁粉制动器和第二磁粉制动器,第一磁粉制动器的转轴与第一随动组件311通过第一传动带33连接,第二磁粉制动器的转轴与第二随动组件2通过第二传动带34连接。第一磁粉制动器和第二磁粉制动器均电连接到电源,当需要对车轮施加阻力时,则将第一磁粉制动器和第二磁粉制动器接通电源。并且,通过电路中的调节电压/电流的变电装置改变输入第一磁粉制动器和第二磁粉制动器的电能,实现模拟平衡车受到不同阻力的情况。当第一磁粉制动器和第二磁粉制动器未通电工作时,第一滚筒3111、第二滚筒3112、第三滚筒3121和第四滚筒3122均随车轮空转,此时启动承载力加载装置20对平衡车施加压力,则仅能单独测试平衡车的行驶情况。
[0040]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除上述结构不同外,其余结构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0041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未图示中,其针对一个车轮的平衡车进行测试。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相比较,第三实施例中平衡车测试设备的随动部包括第一随动组件311,其中,第一随动组件311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滚筒3111和第二滚筒3112,车轮与第一滚筒3111和第二滚筒3112均接触,且第一滚筒3111和第二滚筒3112随车轮同步转动,然后通过制动部32对第一滚筒3111和第二滚筒3112施加阻力。并且,第三实施例中平衡车测试设备仅设置了一个导向块,即第一导向块41,因而第三实施例的测试设备用于对独轮平衡车进行测试。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相比较,除上述不同结构外,其余结构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42]解释说明:平衡车的承载面指的是平衡车上供使用者站立用的脚踏平面。
[004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平衡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安装支架(10);承载力加载装置(20),所述承载力加载装置(20)连接在所述安装支架(10)上,所述承载力加载装置(20)具有施力部,平衡车位于所述施力部的下方,所述施力部在所述平衡车的承载面上施加压力以测试所述平衡车的行驶情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力加载装置(20)包括:第一施力机构(22)和第二施力组件(23),所述第一施力机构(22)连接在所述安装支架(10)上,所述第二施力组件(23)连接于所述第一施力机构(22)的施力端上,所述第二施力组件(23)的施力端向所述平衡车的承载面施加压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平衡车的行驶方向上,所述第二施力组件(23)包括第一推拉倾角施力组件(231)和第二推拉倾角施力组件(232),其中,所述第一推拉倾角施力组件(231)包括第一推拉倾角气缸(2311)和第二推拉倾角气缸(2312),所述第一推拉倾角气缸(2311)和所述第二推拉倾角气缸(2312)之间相对于所述第一施力机构(22)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推拉倾角施力组件(232)包括第三推拉倾角气缸(2321)和第四推拉倾角气缸(2322),所述第三推拉倾角气缸(2321)和所述第四推拉倾角气缸(2322)之间相对于所述第一施力机构(22)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测试设备还包括阻力加载装置(30),所述阻力加载装置(30)连接在所述安装支架(10)上,所述平衡车位于所述承载力加载装置(20)和所述阻力加载装置(30)之间,且所述阻力加载装置(30)与所述平衡车的车轮接触并向所述车轮施加阻力以测试所述平衡车的加速情况。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加载装置(30)包括随动部和制动部(32),所述随动部与所述车轮接触并与所述车轮同步转动,所述制动部(32)向所述随动部施加制动阻力。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衡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部包括第一随动组件(311),其中,所述第一随动组件(311)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滚筒(3111)和第二滚筒(3112),所述车轮与所述第一滚筒(3111)和所述第二滚筒(3112)均接触。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衡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部包括第一随动组件(311)和第二随动组件(312),其中,所述第一随动组件(311)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滚筒(3111)和第二滚筒(3112),其中一个所述平衡车的车轮与所述第一滚筒(3111)和所述第二滚筒(3112)均接触,所述第二随动组件(312)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三滚筒(3121)和第四滚筒(3122),另一个所述平衡车车轮与所述第三滚筒(3121)和所述第四滚筒(3122)均接触。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衡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部(32)包括第一磁粉制动器和第二磁粉制动器,所述第一磁粉制动器的转轴与所述第一随动组件(311)通过第一传动带(33)连接,所述第二磁粉制动器的转轴与所述第二随动组件(312)通过第二传动带(34)连接。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衡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测试设备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安装支架(10)上的第一导向块(41)和第二导向块(42),所述第一导向块(41)与所述第一随动组件(31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向块(42)与所述第二随动组件(312)相对设置。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衡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测试设备还包括第一轮速检测装置和第二轮速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轮速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1)上以检测其中一个所述平衡车的车轮的转速,所述第二轮速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10)上以检测另一个车轮的转速。
【文档编号】G01M17/007GK205719557SQ201620214590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1日
【发明人】王磊, 张荣福, 陈良隆
【申请人】王磊, 张荣福, 陈良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