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21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包括锥形瓶和冷凝管,还包括支架,在支架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腔,所述的加热腔内安装有多个加热器,在加热器上覆装有黑晶面板,所述的黑晶面板上设置有与加热器相对应的多个置杯区,所述的锥形瓶放置在置杯区上;所述的支架上方设置有冷却腔,所述的冷凝管穿设于冷却腔,其下端与对应的锥形瓶瓶口相连;还包括与加热器相连的控制板,通过控制板分别控制各个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本实用新型不仅加热面板耐腐蚀易清洁,并且能多通道独立恒温和独立开关,而且能对各通道过程数据进行历史记录,实现全过程自动监控,多通道的一致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专利说明】
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水质化学需氧量测试分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水质化学需氧量测试中的智能加热回流消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加热回流消解装置广泛应用于水质化学需氧量测试的前处理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多通道同时监测,且两小时内要保持恒温,对各通道之间的温度一致性要求较高。现有技术中,多采用电炉丝加玻璃面板或不锈钢面板加热烧杯,由于只有一个加热器,在玻璃面板上放多个烧杯时温度很不均匀,影响测试结果,而不锈钢面板温度比较均匀,但不耐腐蚀,寿命短。也有采用石墨多孔加热,但孔式结构不方便清洁。同时这些装置的控制系统智能化程度比较低,有的只能调功率,不能恒温;能恒温的但过程数据无记录,无法实现全过程自动监控。中国专利局于2015年3月19日公开的,专利号为“201520156844.5”的“一种可批量操作且稳定性强的COD回流装置”,它是由实验台、冷凝管固定架、可调电炉、磨口回流锥形瓶、冷凝管、硅胶管和烧杯组成,多个可调电炉置于实验台上,各可调电炉上放置磨口回流锥形瓶,冷凝管为球形冷凝管,冷凝管固定在冷凝管固定架上,冷凝管的下端与磨口回流锥形瓶相连,冷凝管之间通过硅胶管相通,冷凝管上端覆盖烧杯。这种装置虽然通过多个可调电炉对锥形瓶的温度进行分别控制,但是温度高低都需要有人实时查看,随时调节,对操作的要求很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为人们提供一种能实现全过程自动监控,多通道的一致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智能加热回流消解装置用于水质化学需氧量测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包括锥形瓶和冷凝管,还包括支架,在支架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腔,所述的加热腔内安装有多个加热器,在加热器上覆装有黑晶面板,所述的黑晶面板上设置有与加热器相对应的多个置杯区,所述的锥形瓶放置在置杯区上;
[0005]所述的支架上方设置有冷却腔,所述的冷凝管穿设于冷却腔,其下端与对应的锥形瓶瓶口相连;
[0006]还包括与加热器相连的控制板,通过控制板分别控制各个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
[0007]冷却腔的背面设置有冷却风扇,在冷却腔的侧壁开设有散热孔。
[0008]所述的冷却腔内设置有包覆冷凝管的冷却水罩,在冷却水罩内注有冷却水。
[0009]所述冷凝管的上端设置有回流杯,回流杯的直径大于冷凝管。
[0010]所述的置杯区和加热器均设置有8个,在黑晶面板的上、下对应。
[0011]所述的加热腔由罩板包覆在支架底部形成。
[0012]所述的加热腔的背面设置有散热风扇。
[0013]所述冷却腔的外壁嵌装有显示操作面板,显示操作面板与控制板相连。
[0014]本实用新型不仅加热面板耐腐蚀易清洁,并且能多通道独立恒温和独立开关,而且能对各通道过程数据进行历史记录,实现全过程自动监控,多通道的一致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附图说明】
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罩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支架、加热腔和冷却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它包括支架1、锥形瓶4和冷凝管5,所述的支架I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腔2,所述的加热腔2由罩板2.1包覆在支架I底部形成。所述的加热腔2内安装有多个加热器8,在加热器8上覆装有黑晶面板10,所述的黑晶面板10上设置有与加热器8相对应的多个置杯区,所述的锥形瓶4放置在置杯区上,所述的黑晶面板10不仅耐高温还便于清洗。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置杯区和加热器8均设置有8个,在黑晶面板10的上、下对应,因此黑晶面板10上可以任意放置1-8个用于实验的锥形瓶4,只要打开对应的加热器8即可。还包括与加热器8相连的控制板,通过控制板分别控制各个加热器8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所述冷却腔3的外壁嵌装有显示操作面板6,显示操作面板6与控制板相连。因此本实用新型多通道独立恒温和独立开关,而且能对各通道过程数据进行历史记录,实现全过程自动监控,多通道的一致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0019]所述的支架I上方设置有冷却腔3,所述的冷凝管5穿设于冷却腔3,并于对应的锥形瓶4瓶口相连。冷却腔3可以通过风冷或水冷对冷凝管5进行降温,使上升的蒸汽凝结。风冷可以在冷却腔3的背面设置冷却风扇,在冷却腔3的侧壁开设有散热孔3.1,通过冷风对冷凝管5降温。水冷可以在所述的冷却腔3内设置包覆冷凝管5的冷却水罩,在冷却水罩内注有冷却水,通过冷却水也可以对冷凝管5降温。在冷凝管5的上端设置有回流杯7,回流杯7的直径大于冷凝管5,因此当上升气流到达回流杯7时,流速减缓,部分通过冷凝管5进入回流杯7的蒸汽在重力作用下凝结回流。
[0020]所述的加热腔2的背面也设置散热风扇11,在试验结束后能以加热器8和黑晶面板1进行散热,在罩板2.1的侧壁也可以开设一些出风口 2.2,更容易散热。
[0021]本实用新型不仅加热面板耐腐蚀易清洁,并且能多通道独立恒温和独立开关,而且能对各通道过程数据进行历史记录,实现全过程自动监控,多通道的一致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主权项】
1.一种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包括锥形瓶(4)和冷凝管(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I),在支架(I)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腔(2),所述的加热腔(2)内安装有多个加热器(8),在加热器(8)上覆装有黑晶面板(10),所述的黑晶面板(10)上设置有与加热器(8)相对应的多个置杯区,所述的锥形瓶(4)放置在置杯区上; 所述的支架(I)上方设置有冷却腔(3),所述的冷凝管(5)穿设于冷却腔(3),其下端与对应的锥形瓶(4)瓶口相连; 还包括与加热器(8)相连的控制板,通过控制板分别控制各个加热器(8)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其特征在于冷却腔(3)的背面设置有冷却风扇,在冷却腔(3)的侧壁开设有散热孔(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腔(3)内设置有包覆冷凝管(5 )的冷却水罩,在冷却水罩内注有冷却水。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5)的上端设置有回流杯(7),回流杯(7)的直径大于冷凝管(5)。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杯区和加热器(8)均设置有8个,在黑晶面板(10)的上、下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腔(2)由罩板(2.1)包覆在支架(I)底部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腔(2)的背面设置有散热风扇(11)。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3)的外壁嵌装有显示操作面板(6),显示操作面板(6)与控制板相连。
【文档编号】G01N1/44GK205719733SQ201620248347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9日
【发明人】程威龙, 郑东挺, 孙凯
【申请人】宁波市机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华展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