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输入型电流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23081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流输入型电流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测量用电流采样装置,尤其是一种分流输入型电流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交流电流的采样通常有2种方式分流器和互感器。分流器具有可测量直流分量、体积小、成本低的特点,但不能用于要求采样和交流电隔离的场合;互感器具有初级和次级隔离的特点,但有直流饱和、体积大的缺点,而且其成本是分流器的数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两种交流电流采样元件的缺点,提供一种分流输入型电流传感器,达到既有精确测量直流分量、体积小、成本低的特点,又能满足采样和交流电隔离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电流互感器CT,在电流互感器CT的初级端并联有分流器R1,并在电流互感器CT的初级回路中串接有电阻R2。
所述的电阻R2是康铜丝或锰铜丝。
所述的分流器R1与电流互感器塑料封装3利用铆钉2固定在一起,分流器R1放入电流互感器塑料封装3内腔中,电阻R2穿过电流互感器塑料封装3中间圆孔,两端分别焊接在分流器R1的两个采样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有精确测量直流分量、体积小、成本低的特点,又能满足采样和交流电隔离的要求。由于流过互感器初级的电流很小,因而既不会产生直流饱和的问题,达到精确测量直流分量的目的,又能大大减小互感器的体积,从而降低成本,同时又保留了互感器能将采样和交流电隔离的特点。如果参数适当,可以直接替代采用分流器的设计。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流器;2.铆钉;3.电流互感器塑料封装;4.电流互感器;5.次级引线;6.电阻;R1是分流器;CT是电流互感器;R2是电阻;R3是负载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互感器的初级采用康铜丝或锰铜丝,并和分流器1的采样端并联。康铜丝或锰铜丝的阻值远大于分流器1的阻值,所以电流大部分流过分流器1,而只有小部分流过互感器的初级——康铜丝或锰铜丝。康铜丝或锰铜丝的特性和分流器1相同,阻值非常稳定,因而流过电流互感器初级的总电流和需采样的总电流成正比。由于流过互感器初级的电流很小,因而既不会产生直流饱和的问题,达到精确测量直流分量的目的,又能大大减小互感器的体积,从而降低成本,同时又保留了互感器能将采样和交流电隔离的特点。如果参数适当,可以直接替代采用分流器的设计。
在图1中,R1是分流器1,R2是电阻,其是锰铜丝或康铜丝,CT是电流互感器4,R3是电流互感器的负载电阻。在电流互感器CT的初级端并联有分流器R1,并在电流互感器CT的初级回路中串接有电阻R2。如果分流器阻值R1=200μΩ,采样电流I=100A,仅采用分流器采样时,采样电压为V1=20mV。当我们采用分流输入型电流互感器时,若电阻6选取锰铜丝或康铜丝,其阻值R2=20mΩ,CT变比K=1∶1000,负载电阻R3=20Ω,则I2=I*R1/(R1+R2)=1A,V3=I2*K/R3=20mV。这样输出电压相同,可以直接取代分流器使用。
在图2中,分流器R1与电流互感器塑料封装3利用铆钉2固定在一起,分流器R1放入电流互感器塑料封装3内腔中,电阻R2穿过电流互感器塑料封装3中间圆孔,两端分别焊接在分流器R1的两个采样端上,其中电阻R2是康铜丝或锰铜丝。
权利要求1.一种分流输入型电流传感器,包括电流互感器(CT),其特征是在电流互感器CT的初级端并联有分流器R1,并在电流互感器CT的初级回路中串接有电阻R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输入型电流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电阻R2是康铜丝或锰铜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流输入型电流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流器R1与电流互感器塑料封装(3)利用铆钉(1)固定在一起,分流器R1放入电流互感器塑料封装(3)内腔中,电阻R2穿过电流互感器塑料封装(3)中间圆孔,两端分别焊接在分流器R1的两个采样端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流输入型电流传感器。它包括有电流互感器(CT),在电流互感器CT的初级端并联有分流器R
文档编号G01R19/00GK2689239SQ20032012776
公开日2005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6日
发明者陆寒熹, 庞忠兵 申请人:江苏林洋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