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锤位移传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8348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落锤位移传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态位移传感装置,特别是一种落锤位移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撞保护装置的测量装置,要分别测量被测装置在受冲击后产生的形变(吸收动能)和部分恢复形状(反弹),操作上不简捷,亦难以做到准确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落锤位移传感装置,能全行程动态传感落锤位移,传感出落锤自由下落、与被测装置相碰撞时的减速下落和反弹时的位移量,转换成电脉冲信号输出,能准确可靠地测得碰撞后的参数,如形变与动能吸收、碰撞后最大位移量、恢复形变时间等,供后续电器设备分析处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落锤位移传感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垂直安置,其一个垂直侧面上以相等垂直间隔分布安装成对的发射和接收的主动式红外传感器,该主动式红外传感器连接安装在壳体腔内的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电源线和测量信号输出线从壳体的另一侧面引出。
上述的壳体垂直安置的结构是壳体下端面有套筒与固定在底座上的一根套管滑配,而由一个紧定螺钉实现调位固定连接,底座的四角由四个调整螺钉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安装两个水平指示器。
上述的每相邻两队发射和接收的主动式红外传感器之间的垂直间隔为3-8mm,检测落锤的行程,即该红外传感器分布区域高度为80-150cm。
上述的在安装成对的发射和接收的主动式红外传感器的两旁,垂直安装两条防护条。
上述的壳体的操作面上装有保险丝、电源开关、位移传感指示灯和电源指示灯与壳体腔内的电子装置连接。
上述的电子装置的电路结构是成对的发射红外传感器和接收红外传感器分别通过电阻连接电源,其中接收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经对应的CD4069型电子集成块IC1-IC21连接两块并联的AT89C51型电子集成块IC22,IC23的P1.0-P2.1脚,两块IC22,IC23集成块通过两个并联的电容连接一个晶振;两块IC22,IC23的P2.7脚连接4093型集成块IC24后输出宽脉冲信号,而P2.6脚连接4093型集成块IC26后输出窄脉冲信号,P3.7脚连接4093型集成块IC25后连接位移传感指示灯LED22及电阻R23;还有一个电源电路为各组成元件提供工作电源;电源电路的结构是220伏交流电源经电源开关K和保险丝后经变压器B连接桥式整流器,桥式整流器的输出经电容C1、C2、7805型稳压管、电容C3、C4后输出直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特点和优点本实用新型中等距离垂直分布成对的发射和接收红外传感器,在落锤上的金属反射镜作用下,就能动态传感落锤的下落,从而测得落锤自由下落、与被测装置相碰撞时的减速下落和反弹时的位移量,从而可换算出形变与动能吸收、碰撞后最大位移量、型变恢复时间等参数,供后续设备分析处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操作,适用于各种落锤碰撞测试。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例使用时落锤安装有金属反射镜的相对关系图。
图3为图1示例中电子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是参见图1,本落锤位移传感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垂直安置,其一个垂直侧面上以相等垂直间隔分布安装成对的发射和接收的主动式红外传感器3,该主动式红外传感器3连接安装在壳体1腔内的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电源线8和测量信号输出线9从壳体1的另一侧面引出。壳体1垂直安置的结构是壳体1下端面有套筒与固定在底座4上的一根套管滑配,而由一个紧定螺钉实现调位固定连接,底座4的四角由四个调整螺钉6支撑,底座4的上表面安装两个水平指示器5。每相邻两队发射和接收的主动式红外传感器3之间的垂直间隔为3-8mm,检测落锤的行程,即该红外传感器3分布区域高度为80-150cm。在安装成对的发射和接收的主动式红外传感器3的两旁,垂直安装两条防护条2。壳体1的操作面上装有保险丝10、电源开关11、位移传感指示灯12和电源指示灯13与壳体1腔内的电子装置连接。电子装置的电路结构是成对的发射红外传感器LED1-LED21和接收红外传感器G1-G21分别通过电阻R1-R21,R1’-R21’连接电源,其中接收红外传感器G1-G21的输出经对应的CD4069型电子集成块IC1-IC21连接两块并联的AT89C51型电子集成块IC22,IC23的P1.0-P2.1脚,两块IC22,IC23集成块通过两个并联的电容C5、C6连接一个晶振Y;两块IC22,IC23的P2.7脚连接4093型集成块IC24后输出宽脉冲信号,而P2.6脚连接4093型集成块IC26后输出窄脉冲信号,P3.7脚连接4093型集成块IC25后连接位移传感指示灯LED22及电阻R23;还有一个电源电路为各组成元件提供工作电源;电源电路的结构是220伏交流电源经电源开关K和保险丝后经变压器B连接桥式整流器,桥式整流器的输出经电容C1、C2、7805型稳压管、电容C3、C4后输出直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参见图2,在落锤上安装一块金属反射镜14,使其在落锤落下时,始终对准本落锤位移传感装置上的发射和接收主动式红外传感器3。从而能动态传感落锤下落得位移量。
权利要求1.一种落锤位移传感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垂直安置,其一个垂直侧面上以相等垂直间隔分布安装成对的发射和接收的主动式红外传感器(3),该主动式红外传感器(3)连接安装在壳体(1)腔内的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电源线(8)和测量信号输出线(9)从壳体(1)的另一侧面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锤位移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1)垂直安置的结构是壳体(1)下端面有套筒与固定在底座(4)上的一根套管滑配,而由一个紧定螺钉实现调位固定连接,底座(4)的四角由四个调整螺钉(6)支撑,底座(4)的上表面安装两个水平指示器(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锤位移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队发射和接收的主动式红外传感器(3)之间的垂直间隔为3-8mm,检测落锤的行程,即该红外传感器(3)分布区域高度为80-1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锤位移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成对的发射和接收的主动式红外传感器(3)的两旁,垂直安装两条防护条(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锤位移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操作面上装有保险丝(10)、电源开关(11)、位移传感指示灯(12)和电源指示灯(13)与壳体(1)腔内的电子装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锤位移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子装置的电路结构是成对的发射红外传感器(LED1-LED21)和接收红外传感器(G1-G21)分别通过电阻(R1-R21,R1’-R21’)连接电源,其中接收红外传感器(G1-G21)的输出经对应的CD4069型电子集成块IC1-IC21连接两块并联的AT89C51型电子集成块IC22,IC23的P1.0-P2.1脚,两块IC22,IC23集成块通过两个并联的电容(C5、C6)连接一个晶振(Y);两块IC22,IC23的P2.7脚连接4093型集成块IC24后输出宽脉冲信号,而P2.6脚连接4093型集成块IC26后输出窄脉冲信号,P3.7脚连接4093型集成块IC25后连接位移传感指示灯LED22及电阻R23;还有一个电源电路为各组成元件提供工作电源;电源电路的结构是220伏交流电源经电源开关K和保险丝后经变压器B连接桥式整流器,桥式整流器的输出经电容C1、C2、7805型稳压管、电容C3、C4后输出直流电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态位移传感装置,特别是一种落锤位移传感装置。它包含有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垂直安置,其一个垂直侧面上以相等垂直间隔分布安装成对的发射和接收的主动式红外传感器,该主动式红外传感器连接安装在壳体腔内的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电源线和测量信号输出线从壳体的另一侧面引出。本实用新型能动态传感落锤的下落,从而测得落锤自由下落、与被测装置相碰撞时的减速下落和反弹时的位移量,供后续设备分析处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操作,适用于各种落锤碰撞测试。
文档编号G01B7/02GK2716803SQ20042002367
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1日
发明者熊建国 申请人:上海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