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终端的伪劣电池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1085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通信终端的伪劣电池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终端的伪劣电池检测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可以判断移动通信终端安装的电池中是否带有保护电路,防止使用伪劣电池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伪劣电池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移动通信终端带有的电池中内置有可以执行过充电保护(Overcharge Protection)、过放电保护(Overdischarge Protection)、过电流保护(Overcourrent Protection)及短路保护(Short-circuit Protection)功能的保护电路。
过充电保护(Overcharge Protection)功能是指,超过特定电压时停止电池充电,避免电池因过充电引起过热或爆炸,。
过放电保护(Overdischarge Protection)功能是指,当低于特定电压以下时停止电池放电,以防止因过放电引起电池损伤。
过电流保护(Overcurrent Protection)功能是指,当设备发生错误引起电池中出现非正常电流时,停止放电。
另外,短路保护(Short-circuit Protection)功能是指,当因电池组外部短路而出现大量电流时,瞬间停止充电。
具有上述的保护功能的电池的保护电路称为PCM(Protection CircuitModule)(以下称“保护电路”),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下移动通信终端的保护电路构成。
如图1所示,移动通信终端的电池中安装的保护电路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控制部1,在充电时监测电池单体(BC)的电压,如果超过规定电压,则输出命令停止充电的控制信号;切换(switching)部2,根据上述控制部1的控制信号接通/断开,在电池单体(BC)与外部连接端子3之间提供用于电池充电及放电的连接通路。
下面对具有上述现有的电池保护电路动作步骤进行说明首先,当是电池充电模式时,控制部1把命令开始充电的控制信号接入切换部2,于是,上述切换部2根据控制部1的控制信号接通,通过外部连接端子(图中未标出)接受充电电压输入,将其接入电池单体(BC),执行电池充电动作。此时,上述控制部1检测电池单体电压,如果检测到超过规定电压,则把命令切断充电的控制信号接入切换部2,于是,上述切换部2断开,切断充电,不过此时可以放电。
控制部1检测电池单体(BC)电压,如果发现低于规定电压,则把命令切断放电的控制信号接入切换部2,于是,上述切换部2断开用于放电的连接端子,切断放电,不过此时可以充电。
另外,上述控制部1检测上述切换部2承受的电压,如果检测到过电流,则停止充电放电。
通过如上动作,则可以预先防患移动通信终端因电池不良而导致的爆炸等事故。
因此,为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使用内置保护电路的硬包(Hard Pack)电池,但是近来,同一公司为了能够使用通用电池,使用软包(Soft Pack)电池的情形越来越多,由于这种电池不使用保护电路(PCM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是仅利用电池单体制作的非正品电池,因此,存在可能发生电池爆炸等安全事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伪劣电池检测装置,判别移动通信终端安装的电池的内部是否内置有保护电路,当内置了保护电路时正常动作,当检测认定无保护电路时,在显示是伪劣电池后,关闭电路,从而可以防止使用伪劣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如下几个部分保护电路部,控制电池单体的充电放电,具有向移动通信终端供电的终端连接端子;分压电路部,安装于上述终端连接端子的一侧,对上述终端连接端子输出的输出电压进行分压并输出;控制部,检测上述分压电路部的输出电压,判断是否存在上述保护电路,当不带有保护电路时,断开移动通信终端的电源。
本发明的上述保护电路部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保护电路控制部,根据电池单体的电压输出控制充电放电的控制信号;切换部,根据上述保护电路控制部的控制信号接通/断开,进行切换,把电池单体的电压接入移动通信终端;终端连接端子,根据上述切换部的切换,向移动通信终端供电。
本发明的上述分压电路部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分压电阻,并联于上述终端连接端子的输出端子;第二分压电阻,连接于上述第一分压电阻的输出端,一侧接地,使上述第一分压电阻的输出端分压的电压接入上述控制部。
本发明分压电路还包括当上述第1分压电阻(R1)与上述第2分压电阻(R2)之间的输出电压值V超出V=R2*Vout/(R1+R2)时,上述控制部断开上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电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预先防止因伪劣或不良电池而发生的安全事故,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杜绝伪劣或不良电池的流通。


图1是现有技术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保护电路图;图2是显示利用一般化学电池单体的电池的示意图;图3是显示上述电池的终端连接端子部详细构成图;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伪劣电池检测装置的电路图。
附图主要符号说明
保护电路10保护电路控制部11切换部12电池单体(battery cell)BC 分压电路20 控制部30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于本发明进行如下详细说明。
图2所示为利用一般化学电池单体的电池的附图,图3所示为上述电池的终端连接端子部详细构成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伪劣电池检测装置的电路图。
如图2及图3所示,一般的化学电池单体带有电池单体(BC),具有将电池单体(BC)的电源供应给移动通信终端的终端连接端子40。上述的终端连接端子40带有两个用于接入标准电压Vcc的第1端子(Vout)41和第2端子(V2+)42,还带有一个用于提供标准电压的接地电压的第3端子(V-)43。
其中,本发明在上述提供标准电压的Vcc端子中的第2端子42一侧添加了由第一分压电阻(R1)和第二分压电阻(R2)构成的分压电路20,从而能够判别电池是否内置了保护电路,防止使用伪劣电池。
下面参照图4,进一步详细说明上述本发明。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伪劣电池检测装置包括如下几个部分保护电路控制部10与现有技术一样,控制电池保护电路的充电放电,具有终端连接端子41、42、43;分压电路20,安装于上述终端连接端子41、42、43中的第2端子42一侧;控制部30,在接到从分压电路部接点输出的经分压的直流电压Vadc后,判断是否有电池保护电路,当判断为没有电池保护电路时,切断移动通信终端的电源,切断电池的使用。
在上述的构成中,控制部30判别分压电路的Vadc值是否始终满足Vadc=R2*Vout/(R1+R2);当不满足上述值时,则识别为未内置保护电路或是不良的伪劣电池。例如,如果R1是1KΩ(ohm)、R2是1KΩ(ohm),那么Vadc始终是Vout的二分之一。因此,利用该值可以判断有无保护电路,当检测到并非该值的Vadc时,则判断使用了伪劣电池,当是使用伪劣电池时,控制部30断开移动通信终端的电源,以防止使用伪劣电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识别移动通信终端是否安装不良电池或搭载保护电路,杜绝伪劣电池的使用,可以预防因伪劣或不良电池而发生的安全事故,可以从根本上杜绝伪劣或不良电池的流通。
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伪劣电池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保护电路部,控制电池单体的充电放电,具有向移动通信终端供电的终端连接端子;分压电路部,安装于所述终端连接端子的一侧,对所述终端连接端子输出的输出电压进行分压并输出;控制部,检测所述分压电路部的输出电压,判断是否存在所述保护电路,当判断保护电路不存在时,断开移动通信终端的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伪劣电池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保护电路部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保护电路控制部,根据所述电池单体的电压输出控制充电放电的控制信号;切换部,根据所述保护电路控制部的控制信号接通/断开,进行切换,把电池单体的电压接入移动通信终端;终端连接端子,根据所述切换部的切换,向移动通信终端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伪劣电池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分压电路部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分压电阻,并联于所述终端连接端子的输出端子;第二分压电阻,连接于所述第1分压电阻的输出端,一侧接地,使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输出端分压的电压接入所述控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伪劣电池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当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1)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2)之间的输出电压值V超出V=R2*Vout/(R1+R2)时,所述控制部断开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电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终端的伪劣电池检测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可以判断移动通信终端安装的电池中是否带有保护电路,防止使用伪劣电池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伪劣电池检测装置。上述本发明的特征是包括如下几个部分保护电路部,控制电池单体的充电放电,带有向移动通信终端供电的终端连接端子;分压电路部,安装于上述终端连接端子的一侧,对上述终端连接端子输出的输出电压进行分压并输出;控制部,检测上述分压电路部的输出电压,判断是否存在上述保护电路,当不带有保护电路,断开移动通信终端的电源。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可以预先防止因伪劣或不良电池而发生的安全事故,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杜绝伪劣或不良电池的流通。
文档编号G01R31/36GK1822463SQ200610002198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15日
发明者李太行 申请人: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