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系统、检查方法、ct装置以及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20494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检查系统、检查方法、ct装置以及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査系统、检查方法、CT装置以及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CT装置扫描速度问题,常规的方法就是使用多排探测器, 从而每次可以同时采集多排数据,例如专利申请W02005/119297。但是由 于探测器成本较高,大幅增加排数显得不那么现实。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提出检査系统、检査方法、CT装置以及探测装置,其中探测 装置能够在增加探测装置有效探测面积的情况下,有效减少探测器排数, 从而降低了探测装置的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检查系统,该系统包括CT
装置,该CT装置包括滑环、与滑环连接的射线源、与射线源相对并连 接在滑环上的探测装置;以及传送被检查物体的传送装置,其中所述探测 装置包括N排探测器,并且相邻两排所述检测器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隔,其 中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预定间距可以是5至80腿或者30至50m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滑环每旋转360度的检查区域中,每排探 测器检查该区域的360度/N的扇形部分,同时滑环每旋转360度/N,传送 装置将物体移动的距离为相邻两排探测器的中心距,由此从所述N排探测 器中的传送装置移动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一排探测器开始依次到最后一排 探测器分别检测对应的360度/N。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检查系统还包括用于获得二维图像的扫 描成像装置,所述CT装置和所述用于获得二维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能够同时运行,以同时通过CT装置获得被检查物品的三维图像和通过所述用 于获得二维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获得二维图像。
优选方式是,所述CT装置和所述用于获得二维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同 时运行的速度为0.18-0.25m/s。
根据本法名的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检查方法,该方法包括传
送被检查物体;以及利用CT装置检查该物体,其中该CT装置包括滑环、 与滑环连接的射线源、与射线源相对并连接在滑环上的探测装置,其中所 述探测装置包括N排探测器,并且相邻两排所述检测器之间具有预定的间 隔,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优选方式是,滑环每旋转360度/N,传送装置将物体移动的距离为相 邻两排探测器的中心距,由此从所述N排探测器中的传送装置移动方向的 上游侧的第一排探测器开始依次到最后一排探测器分别检测对应的360度 /N。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检査方法还包括利用用于获得二维图像的 扫描成像装置对所述物体进行检査,所述CT装置和所述用于获得二维图 像的扫描成像装置同时运行,以同时通过CT装置获得被检查物品的三维 图像和通过所述用于获得二维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获得二维图像。
优选方式是,所述CT装置和所述用于获得二维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同 时运行的速度为0.18-0.25m/s。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CT装置,该CT装置包括 滑环、与滑环连接的射线源、与射线源相对并连接在滑环上的探测装置, 其中所述探测装置包括N排探测器,并且相邻两排所述检测器之间具有预 定的间隔,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CT装置的探测装置, 所述探测装置包括N排探测器,并且相邻两排所述检测器之间具有预定的 间隔,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优选方式是,所述预定间距是5至80mm。更优选的方式是所述预定间 距是30至50mm。


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 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査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CT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探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探测装置上的探测器的排列的示意俯 视图。
图5为闪烁体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闪烁体探测器的俯视图。
图7为闪烁体探测器的三维效果图。
图8为由多个探测器模块组合成的单排探测器的俯视图。
图9为多排宽间距探测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
中自始至终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以 便解释本发明。
如图1和2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检查系统包括CT装置,该CT装
置包括滑环、与滑环连接的射线源、与射线源相对并连接在滑环上的探 测装置;以及传送被检査物体的传送装置,其中所述探测装置包括N排探 测器,并且相邻两排所述检测器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隔,其中N为大于1的 整数。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检查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获得二维图像 的扫描成像装置,所述CT装置和所述用于获得二维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 能够同时运行,以同时通过CT装置获得被检査物品的三维图像和通过所 述用于获得二维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获得二维图像。
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检査系统包括用于获得被检 查物品的二维透射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和CT装置。获得被检査物品的二 维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可以是现有的任何形式的扫描成像装置,包括单能 和双能DR的扫描成像装置。检査系统可以检査爆炸物及毒品等。CT成
7像装置可以准确获得被检测物体的3D形状、尺寸、等效原子序数Z值和
密度D值的信息,根据爆炸物及毒品在Z-D图中的分布,可以准确判断 上述违禁物品,同时它采用多排探测器结构,可以很大程度上加快扫描速 度,提高通货率。
根据本发明的检査系统还包括由支架1、传送带6、皮带位置编码
器5构成的皮带式传送装置。
用于获得二维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包括支架2、与支架2连接的射线 源7、与射线源7相对并连接在支架2上的探测器及数据采集器8。
CT装置包括支架3、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3上的滑环11、与滑环 11连接的射线源9、与射线源9相对并连接在滑环11上的探测器及数据 采集器或探测装置10。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检查系统还包括用于确定行李箱位置的行李箱
定位装置4、用于控制检查系统的控制模块12、用于对二维图像的扫描成 像装置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器13、以及用于对CT装置 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器14。
所述行李箱定位装置4可以采用光障或者其他设备来实现,用于判断 行李箱的起点以及终点,配合皮带位置编码器5,可以确定行李箱在行李 通道中的位置。
所述探测器及数据采集器为整体模块结构,数据采集器中包括信号放 大、A/D变换和数据传送电路。
所述射线源7置于行李通道一侧,所述探测器及数据采集器8置于行 李通道另一侧并正对射线源7射出的射线光束;射线源9和探测器及数据 采集器10均固定于滑环11上,探测器及数据采集器10正对射线源9射 出的射线光束。
控制模块12与行李箱定位装置4、皮带位置编码器5、皮带传送装置6、 射线源7、探测器及数据采集器8、射线源9、探测器及数据采集器10、 滑环11、计算机数据处理器13、计算机数据处理器14均相连并同步控制 各部分的工作状态。
探测器及数据采集器8的数据输出电缆与计算机数据处理器13相连, 探测器及数据采集器10的数据输出电缆与计算机数据处理器14相连。如图2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检查系统也可以仅仅包括CT装置。 如图3-4所示,用于CT装置的探测装置10包括多排探测器,其中
相邻两排所述检测器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隔。所述多排探测器可以排列成具 有大体圆柱面形的表面。多排探测器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任何合适的布 置结构,只要相邻两排所述检测器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隔。
图4中的t表示相邻两排探测器沿图1中的传送带6的传送方向上的 中心距离,d表示探测器沿图1中的传送带6的传送方向上的宽度。所述 间距为t与d的差值。
根据本发明的探测装置10的探测器中相邻两排探测器的中心距离t》 d,从而有效降低了晶体面积,降低了成本。对比于单排的探测器,会成 倍的提高检测速度。显而易见,这样做降低了空间分辨率,但考虑到对于 不同的需要,例如爆炸物探测,空间分辨率要求较低,因为小于一定尺度 的爆炸物一般不构成威胁,也是法律所允许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预定间距可以是5至80m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所述预定间距可以是10至70皿。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示例,所述预定间距可以是20至60誦。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示例,所述预定间距是30至50腿。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一个示例,所述预定间距可以是35至45mm。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示例,所述预定间距可以是36至40腿,或者38誦。 所述预定间距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间距,例如对于爆炸物,在探 测器的宽度d为2mra时,如果间距为38mm,爆炸物一般不构成威胁,也是 法律所允许的。此外对于刀、枪等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要求相应地 确定探测器的间距。
一般探测器的宽度d为1-IO腿。本发明也可以采用中心距离来限定多 排探测器的排列,例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中心距离可以是15 至65mm。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所述预定间距可以是25至55mm。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示例,所述预定间距可以是35至45mm。根据本 发明的再一个示例,所述预定间距可以是40mm。
根据本发明的探测器布置可以应用于各种探测器,例如闪烁体探测器 等。下面以闪烁体探测器为例,说明本发明的探测器的结构。如图5-8所示,闪烁体探测器包括闪烁晶体;光电二极管;以及前
置放大器电路。x射线照射到闪烁晶体后,闪烁晶体发出可见光,该可见
光由光电二极管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再经过放大器后传到后端电路进行处理。
通常,考虑到工艺以及成本等问题,晶体的尺寸一般都很小,大尺寸 的探测器一般都由小的模块拼接起来实现,既降低了成本也便于维护。
图5-7示出了一个探测器模块。如图8中所示,多个模块拼接在一起 成为单排探测器,单排探测器可排列成直线或弧形。
通过增加相邻两排探测器之间间距的方式,来增加探测器的有效宽度。 考虑到危险品检测对空间分辨率需求,相邻两排探测器之间的间距可以设 置到80腿。此外,在检查尺寸比较大的物体的情况下,相邻两排探测器之 间的间距可以设置为更大的尺寸,例如大于80 mm。相邻两排探测器之间 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另外,根据实际使用中对速度的需求 以及成本的控制,来选择使用探测器的排数。
根据本发明的探测器可以进行各种扫描,例如该探测器可用于圆轨道 扫描,该探测器可用于常规的螺旋轨道扫描,以及该探测器可用于满足特 定条件的螺旋轨道扫描。
下面参照图9作为示例,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扫描方式。
设计相邻两排探测器之间的间距为t,共有N排,滑环的转速为r。, 传送带的速度为s,则可设计满足如下关系的扫描方式
丄一丄
脸0 s
在滑环每旋转360度的检查区域中,每排探测器检查该区域的360度 /N的扇形部分,同时滑环每旋转360度/N,传送装置将物体移动的距离为 相邻两排探测器的中心距,由此从所述N排探测器中的传送装置移动方向 的上游侧的第一排探测器开始依次到最后一排探测器分别检测对应的360 度/N。
设第1排探测器的初始位置为TQ,则第2排为To—t,第3排为To— 2t,依次类推。则由上关系式易得,当滑环(即探测器)转动1/N圈时,探测器在轴
向行走了距离t,所以此时探测器的位置变为第1排To+t,第2排为To, 第3排为To—t,依次类推。此时,第n+l排探测器落于与转动前的第n 排探测器的同一轴向位置,角度相差^。由此可知,当滑环转动一整圈 后,N排探测器刚好排满To到T。 + t范围内的2;r角度。 下面将说明具体扫描步骤
1、 设定滑环旋转速度为"r/s),设定传送带的速度为s(m/s),并使两 者满足关系夂-M。其中t(m)为相邻两排探测器间隔,N为探测器排数。
2、 启动控制电机使滑环和传送带按照上述设定速度匀速运动。
3、 当滑环转动到某一角度时,我们假设为0度,控制X射线源发出 X射线,并启动探测器进行数据采集。为表述清楚,我们假设以第一排探 测器为基准,但不局限于此。此时第一排探测器相对于传送带位置为T0, 相应的第二排位于T。-t,第N排位于To-(N-l)t。
4、 滑环从O度旋转到,度,对该区间数据进行连续采集。由于转速
和传送带速度满足丄-7W关系,此时传送带运行距离为t。则第一排探测器r。
采集的数据范围是,角度方向采集O—,度,传送带运动方向范围为To到 T。+t的数据。此时,第一排探测器位于T。+t位置,第二排则位于T。位置, 依次类推,第N排位于To-(N-2)t
5、 滑环从,度转动到^x2度,对该区间数据进行连续采集。由步
TV
骤4易知第二排探测器采集的范围是,角度方向采集集,一^x2度, 传送带运动方向范围为To到T。+t的数据。此时,第一排探测器位于To+2t位置,第二排则位于T。+t位置,依次类推,第N排位于To-(N-3)t。
6、 类似步骤4和步骤5,滑环连续旋转,当第N-l排探测器采集完 "x(AT一2)—翌,-l)度,To到To+t范围内数据时,第N排探测器则
位于To位置。
7、 当第N排探测器采集完,x(iV-1)—,xiV度,T。到To+t范围
内数据时,则完成一个周期的数据采集。
8、 由步骤4一7可知,我们使用N排探测器,采集到了 TQ到T0+t 范围内的0—360度的数据(下图为N二4时采集数据范围示意图)。通过 对这组数据进行断层重建,即可得到Tq到To+t范围内的断层图像。
9、 由于滑环和传送带的连续运转,可知步骤4一7在不断连续的进行, 从而能够得到被检物在各个不同位置的断层图像。
下面参照图9再以4排探测器为实例,说明本发明的扫描方式。 每排探测器分别扫描360范围内的360/4=90度,取探测器间距 t=40mm。
滑环转速为1.5r/s,则可计算扫描速度为
s =
s = 4X1.5X0.04 = 0.24 m/s。
该数据可由考虑锥角效应的扇束重建算法进行重建。
当源到探测器距离为1000mm时,最大锥角z = arctan(:) = 2.29° 。小 于经验中圆轨道锥束重建的极限锥角5度,不会造成严重的重建伪影。 按照正常的螺旋扫描重建方法,探测器的有效宽度为120mm。等效到中心 处为60mm(;i = 2)。如果滑环以1.5r/s的速度旋转,2倍螺距来计算。其中2倍螺距为目前已知的螺旋重建算法中能够重建的最大螺距。
h ^。i= 2*1.5 *^^=0.18(m/"
设探测器有效宽度为《—m),放大比为A(义>i),滑环转速为 (r, 螺距为^,则传送带的速s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综上可知,该扫描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扫描速度。
所述CT装置和所述用于获得二维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同时运行的速 度可以为0.18-0.25m/s。
对于图1-2中所示的CT装置,如果滑环速度采用1. 5r/s,射线源9 的焦点到滑环中心距离为500mm,射线源9的焦点到探测器距离为1000mm, 则放大比为人=1000/500二2。
如果采用四排探测器,探测器晶体尺寸d为2ram,相邻两排中心距t 为40mm,则整个探测器宽度为q二120mm,采用2倍螺距进行重建,可得到 皮带的传送速度
S=P*r。* (q/人)=2*1. 5* (0. 120/2) =0. 18 m/s
其中"螺距"是螺旋轨道的一个重要参数,文献中螺距的定义有多种, 本论文中螺距P定义为螺旋轨道相邻两圈的距离与探测器縮放到旋转中心 后的高度之比。探测器有效宽度为q(mm),放大比为X(D1),滑环转速为
r('。
在目前大多数商业用检査系统中,CT装置和用于获得二维图像的扫描 成像装置由于扫描成像速度差异较大,不可能同时使用。 一般的流程是当 DR检测出有可疑物时,再使用CT进行扫描。这样无疑增加了系统的漏报 率。采用本发明的CT装置,实现了 CT装置的高速扫描成像,使CT装置 和用于获得二维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同时使用成为可能,从而弥补了互相 之间的不足。
此时,在Z方向(水平方向)的分辨率为20mm, XY方向(竖直平面)分 辨率高于lOmm,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放置方法,可检测的最小体积约为10 cm3。常见的爆炸物密度在1.5-1.9 g/cm3之间,可检测到20g的最小爆炸物。由于系统噪声等影响,系统实测可检测最小爆炸物为50克。
下面参照1、 2、 4、 9,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检査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检査方法包括传送被检查物体;以及利用CT装置 检查该物体,其中该CT装置包括滑环、与滑环连接的射线源、与射线 源相对并连接在滑环上的探测装置,其中所述探测装置包括N排探测器,
并且相邻两排所述检测器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隔,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滑环每旋转360度/N,传送装置将物体移动的 距离为相邻两排探测器的中心距,由此从所述N排探测器中的传送装置移 动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一排探测器开始依次到最后一排探测器分别检测对 应的360度/N。
所述检查方法还可以包括利用用于获得二维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对所 述物体进行检査,所述CT装置和所述用于获得二维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 同时运行,以同时通过CT装置获得被检查物品的三维图像和通过所述用 于获得二维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获得二维图像。优选方式是,所述CT装 置和所述用于获得二维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同时运行的速度为 0.18-0.25m/s。
下面参照图1和2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检查系统的操作。
1. 接通由控制模块12控制的行李箱定位装置4、皮带位置编码器5、 皮带传送装置6、射线源7、探测器及数据采集器8、射线源9、探测器及 数据采集器(探测器)10、滑环11、计算机数据处理器13、计算机数据 处理器14的电源,在控制模块12的控制下,皮带高速运行,滑环ll开
始以特定速度旋转,然后将行李箱放置于皮带上。
2. 行李箱行进至行李箱定位装置4,行李箱定位装置4确定行李箱的
起点;控制模块12根据该起点以及皮带位置编码器5的计数实时跟踪行 李箱的位置;行李箱离开行李箱定位装置4的时候,行李箱定位装置4确 定行李箱的终点,控制模块12根据行李箱的起点以及终点可以计算出行 李箱的长度。
3. 行李箱行进至接近射线源7及探测器及数据采集器8所在平面时, 射线源7开始发射射线。射线源7发射的射线穿过被检测物体并由正对射 线光束的探测器及数据采集器8接收并形成投影数据。控制模块12控制
14探测器及数据采集器8按照一定的速度采样,采样得到的投影数据传送至 计算机数据处理器13。当行李箱的终点离开射线源7及探测器及数据采集
器8所在平面时,射线源7停止发射射线。
4. 计算机数据处理器13对投影数据进行校正、重建,得到被检测物 体的二维图像。
5. 行李箱行进至接近滑环11所在平面时,射线源9开始发射射线。 射线源9发射的射线穿过被检测物体并由正对射线光束的探测器及数据采 集器(探测器)10接收并形成投影数据。控制模块12控制滑环11以一定 的速度旋转,同时探测器及数据采集器10也在控制模块12的控制下按照 一定的速度采样。采样得到的投影数据传送至计算机数据处理器14。当行 李箱的终点离开滑环11所在平面时,射线源9停止发射射线。优选方式 是,行李箱行进至接近滑环11所在平面时,皮带减速至低速行进并且, 射线源9停止发射射线之后,皮带加速至高速行进。
6. 当通过二维图不能判断被检测物体是否包含爆炸物或者毒品时,计 算机数据处理器14可以对投影数据进行校正、重建得到被检测物体的等 效原子序数及密度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比对数据库中嫌疑物的数据,并结 合嫌疑物的尺寸及形状做出最终判断,并且直观显示被检物品的检测信 息,如有嫌疑物则在二维投影图中标记出嫌疑物。
采用本设计方案的探测装置,不仅可以为安检人员提供熟悉的二维 图,而且可以提供精确的3维CT重建图像,为安检人员对行李箱中是否
藏有爆炸物及毒品提供全面、准确的判断依据。
权利要求
1、一种检查系统,该系统包括CT装置,该CT装置包括滑环、与滑环连接的射线源、与射线源相对并连接在滑环上的探测装置;以及传送被检查物体的传送装置,其中所述探测装置包括N排探测器,并且相邻两排所述检测器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隔,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系统,其中 所述预定间距是5至8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系统,其中 所述预定间距是30至50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系统,其中在滑环每旋转360度的检査区域中,每排探测器检查该区域的360度 /N的扇形部分,同时滑环每旋转360度/N,传送装置将物体移动的距离为 相邻两排探测器的中心距。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査系统还包括用于获得二维图像的扫描 成像装置,所述CT装置和所述用于获得二维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能够同 时运行,以同时通过CT装置获得被检查物品的三维图像和通过所述用于 获得二维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获得二维图像。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查系统其中所述CT装置和所述用于获 得二维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同时运行的速度为0.18-0.25m/s。
7、 一种检査方法,包括传送被检查物体;以及利用CT装置检查该物体,其中该CT装置包括滑环、与滑环连接的射线源、与射线源相对并连接在滑环上的探测装置,其中所述探测装置包括N排探测器,并且相邻两排所述检测器之间具 有预定的间隔,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查方法,其中滑环每旋转360度/N,传送 装置将物体移动的距离为相邻两排探测器的中心距。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査方法,其中 所述预定间距是5至80鹏。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査方法,其中 所述预定间距是30至50mm。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査方法还包括利用用于获得二维图像 的扫描成像装置对所述物体进行检查,所述CT装置和所述用于获得二维 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同时运行,以同时通过CT装置获得被检査物品的三 维图像和通过所述用于获得二维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获得二维图像。
12、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CT装置和所述用于获 得二维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同时运行的速度为0.18-0,25m/s。
13、 一种CT装置,该CT装置包括滑环、与滑环连接的射线源、与 射线源相对并连接在滑环上的探测装置,其中所述探测装置包括N排探测器,并且相邻两排所述检测器之间具 有预定的间隔,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CT装置,其中 所述预定间距是5至80mm。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CT装置,其中 所述预定间距是30至50mm。
16、 一种用于CT装置的探测装置,所述探测装置包括N排探测器,并 且相邻两排所述检测器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隔,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CT装置的探测装置,其中 所述预定间距是5至80mm。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CT装置的探测装置,其中 所述预定间距是30至50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查系统,该系统包括CT装置,该CT装置包括滑环、与滑环连接的射线源、与射线源相对并连接在滑环上的探测装置;以及传送被检查物体的传送装置,其中所述探测装置包括N排探测器,并且相邻两排所述检测器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隔,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采用本发明的检查系统,实现了CT装置的高速扫描成像,使CT装置和用于获得二维图像的扫描成像装置同时使用成为可能,从而弥补了互相之间的不足。
文档编号G01N23/04GK101424648SQ200710176528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30日
发明者刘以农, 孙尚民, 丽 张, 张文宇, 李元景, 胡海峰, 邢宇翔, 陈志强 申请人: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