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速旋转扫描干涉式辐射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26282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速旋转扫描干涉式辐射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涉式成像微波辐射计,特别涉及一种双速旋转扫描干涉式辐 射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微波辐射计是被动微波遥感领域中最基本的传感器,是用来测量物体本身辐射 电磁波的高灵敏度接收机。由于微波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因此微波辐射计具有全天 时、全天候的工作特点,这是可见光和红外传感器所无法比拟的,同时由于辐射计 本身不发射电磁信号,没有电磁污染,适合于隐匿工作,而且目标本身的热辐射与 电磁散射是一个相反过程,因此成为雷达探测器的有效补充。然而由于受到天线口 径以及扫描机械控制的限制,微波辐射计的分辨率较低,这是其实际应用的主要障 碍,而干涉测量技术为突破这一屏障提供了有效手段,同时也是目前实现高分辨率 观测应用的有效途径。
微波辐射的干涉测量技术是六十年代在射电天文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稀疏阵列 天线的信号处理技术,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便是此项技术应用的典型代表,如参考
文献[l] A. R. Thompson, J. M. Moran and G. W. Swenson, "Interferometry and Synthesis in Radio Astronomy" , New York: John Wiley, 1986,中公开的技术。 随着微波遥感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地观测需求的增长,八十年代末,人们开始尝试采 用干涉测量技术来进行被动星载对地观测,如参考文献[2] C. S. Ruf, C. T. Swift, A. B. Tanner, and D. M. Le Vine,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microwave radiometry for the remote sensing of the earth" , IEEE Trans. Geosci. Remote Sensing, vol. 26, No. 9, pp. 597 - 611, 1988。
最早在对地观测领域内成功应用的干涉式成像微波辐射计是在美国航空宇航局 (NASA)支持下研制的一维成像系统ESTAR(Electronically Scanned Thinned Array Radiometer),如参考文献[3] D. M. Levine, A. J. Griffis, C. T. Swift, and T. J. Jackson, "ESTAR: A synthetic aperture microwave radiometer for remotesensing applic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Vol.82, No. 12, pp. 1787 - 1801, 1994。此系统有力的验证了干涉测量技术在被动微波遥感领域中应用 的可行性,并通过大量的实地测量实验,在土壤湿度和海水盐度的遥感方面取得了 大量成果。但是一维干涉成像系统仍然存在很多缺点,比如它只是在交轨方向釆 用干涉测量方式,而在顺轨方向仍然是采用传统的实孔径观测方式,需要采用例如 杆状波导缝隙天线,这给整个系统的体积和重量方面带来了负担。
二维成像方式是干涉式辐射计系统的发展趋势,它是利用二维平面分布的稀疏 天线阵列来直接对二维视场进行干涉成像,因此在两个方向上都稀疏了天线阵结构, 这样就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天线阵的体积和重量。目前实现二维干涉成像的天线阵结 构有"U"形、"T"形、"Y"形和"A"形等多种排列方案,如参考文献[4] M. Martin-Neira and J. M. Goutoule, "A two-dimensional aperture synthesis radiometer for soil moisture and ocean salinity observations" , ESA Bulletin, No. 92, November, pp. 95 - 104, 1997。其中"Y"形天线阵性能较好,在相同的 视场和分辨率情况下,其系统复杂度最低,而且便于展开,因此被MIRAS (Microwave Imaging Radiometer using Aperture Synthesis, MIRAS)系统所采用,如参考文献 [5] M. Martin Neira, Y. Menard, J. M. Goutoule, and U. Kraft, "MIRAS, a two-dimensional aperture synthesis radiometer" , in Proc. IGARSS, Vol. 3, pp. 1323 - 1325, 1994。 MIRAS系统是二维干涉式成像辐射计的典型代表。
尽管如此,由于两维干涉系统需要实施的不同基线的干涉测量(或采样)的数 量是一维系统的平方倍,因此,即使空间分辨率要求并不高的系统,其天线单元和 接收通道数也很多。例如MIRAS系统采用了 69个天线与接收机单元,以及超过2000 个相关器,导致系统很复杂。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每个天线与接收机单元,进一步 降低系统的复杂度,用尽可能少的天线和接收机单元实现相同情况下的釆样覆盖, 研究人员提出了旋转扫描方式的采样方案,该方案对两两天线单元所形成的基线长 度进行合理优化后,使其经过旋转扫描采样就可以实现完整的采样覆盖,如参考文 献[6]"吴季,刘浩,孙伟英,姜景山,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的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展望, 遥感技术与应用,Vol. 20, No. 2, 2005, pp. 24-29"中公开的技术。由于此方案可 以实现干涉基线的无重复采样,而且每对天线单元通过旋转可以得到多个采样点, 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天线和接收机的数量。这种方式的干涉式成像系统已经被申请为 专利,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123633.2,公开号CN1782734,发明人为吴季,刘浩,何宝宇,孙伟英,发明名称为旋转扫描被动微波成像子母卫星系统"。上述现有技术中,采用旋转扫描方式的干涉式微波成像系统比较适用于对非瞬 变场景进行观测,即被观测场景的辐射亮温在系统扫描成像的时间范围内没有明显 变化。考虑到对于非瞬变场景来说时间分辨率已不再是主要因素,因此采用现有旋 转扫描技术的成像系统仍然显得过于复杂,人们希望能够进一步对天线阵进行稀疏, 从而最大程度地简化干涉式成像微波辐射计的系统复杂度,并降低成本。同时,对 于由众多天线单元和相关接收机网络组成的干涉式成像微波辐射计,其定标一直是 一个复杂的并有待完善的技术难题,而采用进一步简单的天线阵将大大降低系统的 定标难度,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成像系统的天线阵过于复杂的问题,并提供一种 新型高效的双速旋转扫描干涉式辐射成像系统。根据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速旋转扫描干涉式辐射成像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天线单元,与天线单 元连接用于接收天线单元信号的接收机单元;其特征是,还包括转动装置,至少两个天线单元分别通过连接装置与所述转动装置相连接,所述 转动装置驱动各天线单元独立地旋转并且各天线单元是共转动轴地在同一平面内旋 转;用于对所述转动装置的旋转姿态进行控制的转动控制单元;控制包括对旋转的方式、方向、速度以及步长等参数的控制;用于将系统的数据向外部发送的通信单元,与所述接收机单元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至少两个天线单元的相位中心到转动轴的距离不相等。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天线单元的相位中心到转动轴的距 离有两种,分别为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距离^和第一距离厶满足如下公式am — 2sin((9ff/2)其中,^为所述天线单元的波束宽度,^为系统所要求的角度分辨率,义为系统接 收电磁信号的波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天线单元可以是步进式旋转;当步进式旋转时,具有 第一距离的天线单元每旋转W步,处l,具有第二距离的天线单元旋转一步,不同 的步距角会得到不同的采样点阵;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距角可以是时变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天线单元可以是连续式旋转,当连续旋转扫描时,具 有第一距离的天线单元和具有第二距离的天线单元的旋转角速度不相同,不同的转 速比会得到不同的采样轨迹曲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天线单元可以是步进式和连续式混合旋转,当混合旋 转扫描时,步距角和角速度共同决定扫描轨迹曲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一个具有第一距离的天线单元和至少两个具有第二距 离的天线单元。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一个具有第二距离的天线单元和至少两个具有第一距 离的天线单元。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至少两个具有第一距离的天线单元和至少两个具有第 二距离的天线单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速旋转扫描干涉式辐射成像系统,能够仅利用两个天 线单元和接收机通道便可实现对目标场景的二维成像观测,从而将天线阵稀疏到极限,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观测系统的复杂度,减少了成本;(2) 本实用新型仅需要用简单的机械控制系统便可方便的对空间频域进行完整的采样覆盖,而且采样点在空间频域的分布方式可以通过扫描方式进行调整,得到适于反演算法的釆样点阵分布;(3) 本实用新型使整个成像系统得到更大程度的简化,所提供的时钟扫描装置 可以很容易的实现比己有结构更长的观测基线,再通过合理的设计旋转扫描速度便 可得到更高空间分辨率的辐射图像。(4) 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增加天线单元,用适度增加的复杂度来 换取更高的系统性能,如时间分辨率和结构平衡性等。(5) 本实用新型的双速旋转扫描干涉式辐射成像系统由于釆用稀疏的天线阵, 简化了已有的干涉式成像系统所必需的复杂的定标过程,提高了系统的精确度和稳 定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扫描天线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陆基时钟扫描干涉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固定步距角步进式旋转扫描的采样点阵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固定步距角步进式旋转扫描的基线长度分布示 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时变步距角步进式旋转扫描的采样点阵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时变步距角步进式旋转扫描的基线长度分布示 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星载连续扫描干涉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星载连续扫描干涉成像系统的扫描天线结构平 面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天线对5!—浙的采样轨迹曲线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系统最终采样轨迹曲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本实施例对一种适用于陆基应用的双速旋转扫描干涉式辐射成像系统进行描 述。图1表示出该成像系统的扫描天线结构,至少两个天线单元比如第一天线单元 1和第二天线单元2分别通过连接装置比如刚性伸杆与转动装置(或称作旋转机构) 3相连,使得两个天线单元能够共轴地在同一平面内独立旋转。此处第一天线单元1 的相位中心到转动装置3或者说到共同转轴的距离是第一距离,第二天线单元2的 相位中心到转动装置3或者说到共同转轴的距离是第二距离,这两个距离是不同的,比如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为了便于理解,可以形象地类似于钟表上的走针一样 将具有第一距离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单元及其到转动装置的连接装置整体地叫做 "秒针",将具有第二距离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单元及其到转动装置的连接装置整体地叫做"分针","秒针"和"分针"的长度相应地认为是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秒 针"天线单元1和"分针"天线单元2与旋转机构3连接,当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 两个天线指针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围绕共同的中心转轴在同一平面内旋转,中心转轴 是指向被观测场景的。如图2所示,整个双速旋转扫描干涉式辐射成像系统包括第 一天线单元l、第二天线单元2、转动装置3、第一刚性伸杆4、第二刚性伸杆5、 转动控制单元6和支架9,接收机单元和通信单元安装在支架9的内部空间中,接 收机单元通过位于刚性伸杆4、 5内部的导线分别连接到第一天线单元1、第二天线 单元2;转动装置3垂直地从转动控制单元6伸出,转动装置3包括两个转动部件, 分别是共轴地安装并且能够共轴地独立转动的第一转动部件7和第二转动部件8; 第一天线单元l和第二天线单元2分别通过第一刚性伸杆4和第二刚性伸杆5固定 连接到第一转动部件7和第二转动部件8;第一刚性伸杆4有一个弯折部分41,第 二刚性伸杆5是直的杆,第一刚性伸杆4的长度大于第二刚性伸杆5,第一天线单 元1和第二天线单元2分别固定到弯折部分41和第二刚性伸杆5的末端,使得第一 天线单元1的相位中心、第二天线单元2的相位中心到共同转轴的距离分别为第一 距离和第二距离并且当第一和第二转动部件7、8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和第二天线单 元1和2在同一个平面内围绕共同的转轴旋转,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当然本领 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达到使两个天线单元共轴、共平面旋转的目的也可以通过其 他的方式,比如第一刚性伸杆4可以是直的杆,而使第二刚性伸杆5具有一个弯折 部分;转动控制单元6是可以转动调整地固定到支架9上,支架9的底部安装有轮 子使得整个成像系统能够根据需要移动。这样,该成像系统的天线结构包含两个扫 描指针"分针"和"秒针","秒针"由第一天线单元1和第一刚性伸杆4组成,"分 针"由第二天线单元2和第二刚性伸杆5组成。"分针"和"秒针"在位于中心的转 动控制单元6的控制下在同一平面内绕中心转轴旋转,旋转平面与中心转轴垂直, 此处的中心转轴是第一转动部件7和第二转动部件8的共同的纵向方向,用虚线31 表示。转动控制单元6以及中心转轴31的俯仰角度可以根据观测要求进行调整。转 动控制单元6包括对旋转的方式、方向、速度以及步长等参数的控制。本实施例作 为陆基应用的成像系统,其中的通信单元可以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将数据输出到外部。上述的第一距离厶和第二距离厶满足如下公式:2sin((9w/2)其中,^为所述天线单元的波束宽度,^为系统所要求的角度分辨率,^为系 统接收电磁信号的波长。第一和第二天线单元1、 2是采用喇叭天线,位于支架9内部的接收机单元(图 中未示出)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混频和放大,然后通过相关器进行两两相关运 算来得到可视度函数的采样。天线指针一边旋转扫描,接收机单元一边对可视度函 数进行釆样并存储,待完成一个扫描周期后对存储数据进行成像处理以得到观测场 景的辐射图像。"分针"和"秒针"的旋转扫描方式也是实施方式的主要内容。天线单元可以 是步进式旋转或是连续式旋转;当步进式旋转扫描时,具有第一距离的天线单元每 旋转V步,^1,具有第二距离的天线单元旋转一步,不同的步距角会得到不同的 采样点阵;当连续旋转扫描时,具有第一距离的天线单元和具有第二距离的天线单 元的旋转角速度不相同,不同的转速比会得到不同的采样轨迹曲线。对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陆基应用干涉式成像徼波辐射计系统,由于容易实现较 高的稳固性和复杂的机械控制,因此"分针"和"秒针"可以采用步进式旋转方式, 微波辐射计系统在天线指针的停止时刻进行采样,采样点为固定点,天线单元在旋 转过程中处在不同位置会形成不同的基线,通过设计指针的步进策略来得到所需要 的采样点阵。作为举例,下面将对两种情况的步进式旋转扫描方式进行描述。(l)固定步距角步进式旋转扫描成像系统的"分针"和"秒针"分别以固定的步距角沿某一方向对观测场景进 行步进式旋转扫描,指针旋转的步距角以及间歇时间通过中心转动控制单元发出的 脉冲信号来进行控制。当微波辐射计系统要求为观测视场角度为80°,角分辨率 为2°时,根据公式(l)可计算出最小基线与最大基线的长度,即对应地第二距离厶 和第一距离^的大小-A" = Z^ 《0.78;i因此选取"=9Ai;,丄尸10A", A『0.78;i。"分针"和"秒针"的步距角均设定 为12°时,即指针每周旋转30步,本实施例比如采用"秒针"每旋转一周,"分针" 旋转一步的旋转方式。由于空间频域数据的共轭对称性,当"分针"旋转半周后便 可以得到空间频域的一个完整覆盖,即"秒针"每周进行30次采样,"分针"旋转 15步便得到一幅图像。当"分针"的初始采样角度为O。,而"秒针"的初始采样角 度为6°时,所得到的釆样点阵如图3所示,图中的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表示以A" 为单位的空间频域内的纵坐标和横坐标。从图中可看出采样点分布在一系列的同心 圆上,每个同心圆上等角度分布着30个采样点。同心圆的半径代表有效基线的长度, 有效基线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当然,为了提高成像的精度可以适当增加指针每周 旋转的步进数,即减小指针旋转的步距角。(2)时变步距角步进式旋转扫描方式采用时变步距角的步进方式,可以得到一些特殊形式的采样点阵,更加有利于 进行成像处理。例如为了得到有效基线为均匀线性分布的采样点阵,可以采用如 下的扫描策略-指针长度仍然取乙=9厶仏丄尸lOAw, A^0.78;i,且"分针"仍然保持固定步距 角的步进方式,步距角6°,每周旋转60步,旋转半周后可成一幅图像。与上例不 同的是"秒针"采用非均匀步距角的步进方式。为了得到19个均匀线性分布的有效 基线,采样策略为"分针"和"秒针"初始角度都为0。时开始旋转扫描,在"分 针"旋转第一步的期间内,"秒针"旋转的步距角依次分别为17.1°, 12.8°, 12.9°, 13.5°, 14.2。, 15.7°, 17.90, 22.8°, 53.1。, 37.4°, 28.0。, 19.8°, 16.7。, 14.80, 13.8°, 13.2°, 12.7°, 13.1°, 16.5°,此时"秒针"和"分针"的第二个驻留位置 正好重合,然后在分针旋转第二步的期间内,"秒针"再以同样的步距角序列进行步 进扫描,如此重复直至"分针"旋转半周(即30步)后即可完成整个区域的采样覆盖。 这种扫描及采样策略所得到的采样点阵如图5所示,图中的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表 示以Aw为单位的空间频域内的纵坐标和横坐标,采样点等角度的分布在19个同心 圆上,每周有60个采样点,有效基线为均匀线性分布,如图6所示。同样,为了得 到更密集的采样点阵,可以适当减小指针的步距角,增加每周的采样步数。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对一种适用于星载应用的双速旋转扫描干涉式辐射成 像系统进行描述。由于星载应用对卫星姿态的稳定性要求很高,因此为了实现系统 的转动平衡和提高系统的时间分辨率,成像系统的天线结构采用对称式多指针分布 方式,即采用四"分针" 一四"秒针"天线结构,"分针"和"秒针"分别沿中心转 轴对称。如图7所示,对于星载应用的辐射成像系统,受体积限制,该系统的转动 控制单元、接收机通道,通信单元都安装在主体单元12的内部。如图7所示,共有 8个天线单元10位于各自连接机构的顶端,天线单元与中心转轴通过刚性伸杆11 连接。所有天线单元关于中心转轴18对称分布,并在主体单元12内部的转动控制 单元的控制下在同一平面内绕中心转轴旋转,旋转平面与中心转轴垂直。中心转轴以及天线单元指向地球被观测区域。整个微波辐射计系统配备太阳能电池帆板13 以及卫星与地面站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系统14。天线指针结构的平面图如图8所示, 4个"秒针"天线单元15和4个"分针"天线单元16分别以90°的角度间隔沿中心 旋转机构17对称分布。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由于在实施例1中和本实施例中 的天线单元数目不相同,所以带动这些天线单元的旋转机构17和主体单元12内部 的转动控制单元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相应的旋转机构3和控制单元6有所不同,但 是天线单元共轴地、共平面地,且相互独立地旋转是一样的要求,根据实施例1的 描述,来完成本实施例的旋转机构17和转动控制单元的功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 胜任的。本实施例作为星载应用的成像系统,其中接收机单元连接到天线单元,通 信单元与接收机单元连接,接收机单元和通信单元的设置和安装在图8中没有示出,但这些设置和安装对于本领于技术人员是可以胜任的。通信单元包括发射天线14, 成像系统利用发射天线14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将数据发送到外部(比如发送到地面 的数据接收装置)。考虑到太空中卫星所受到的诸多限制因素,微波辐射计系统采用简单易行的连 续旋转扫描方式,即"分针"和"秒针"以不同的角速度连续旋转,系统边扫描边 进行采样,釆样值为系统积分时间内采样轨迹曲线段的平均值。"分针"和"秒针" 长度的确定同实施例1,当指针长度确定后,"分针"和"秒针"的转速比将决定采 样轨迹曲线的形状。此实施例中比如指针长度仍然取乙-9A", Z尸10A", A^0.78;i。 旋转策略为两指针采用匀速连续旋转扫描方式,"分针"和"秒针"的转速比设为 19: 20,"秒针"的旋转角速度设为2" /(57Af),其中At为辐射计系统接收机的积分时间,即"秒针"旋转一周内可得到57个有效采样点。"分针"的旋转角速 度设为2 " / (60At),即"分针"每旋转一周内可得到60个有效采样点。成像系统的天线在旋转扫描时,共有16个天线对(即天线单元对S!—Mi,..., Sj—M4,, .., S4—M4)同时进行采样,其中天线对5!—浙所得的扫描轨迹曲线如图 9所示,图中的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表示以A"为单位的空间频域内的纵坐标和横坐 标,图中实线为扫描轨迹曲线,虚线为其关于原点的对称曲线。这16个天线对的扫 描轨迹会有重叠的情况,即出现重复采样,因此共得到4幅不同的采样图案,分别 是图9所示的轨迹曲线和其旋转90。后所得曲线,以及这两幅图案关于x轴的对称 图案。这4幅图案的叠加即为整个系统的最终采样轨迹曲线,如图IO所示。需要说 明的是,重复采样的优点是可以縮短成像的扫描周期,提高系统的时间分辨率。例 如本实施例所描述的4X4天线单元指针扫描成像系统的扫描时间会比双指针系统 縮短4倍,即"分针"旋转19/4周,"秒针"旋转5周便可完成一个扫描周期。上述实施例中的干涉式成像系统所采用的天线单元数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 改变,比如可以包括一个具有第一距离的天线单元和至少两个具有第二距离的天线 单元;或者包括一个具有第二距离的天线单元和至少两个具有第一距离的天线单元; 或者包括至少两个具有第一距离的天线单元和至少两个具有第二距离的天线单元。 同时,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步进式扫描方式和连续式扫描方式对于陆基或星载应 用而言也没有严格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选择。按照本实用新型公布的技术方案,可以设计出满足不同应用要求的扫描策略, 比如不同天线单元相互的旋转方向既可以是同向旋转也可以是反向旋转,同时天线 单元既可以是圆周旋转也可以是在一定弧度内往复摆动旋转。而且本实用新型对于 微波以外的其他频段的遥感成像设备同样适用。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某些特殊示例, 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和阐述,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制于此,因此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移植,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双速旋转扫描干涉式辐射成像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天线单元,与天线单元连接用于接收天线单元信号的接收机单元;其特征是,还包括转动装置,至少两个天线单元分别通过连接装置与所述转动装置相连接,所述转动装置驱动各天线单元独立地旋转并且各天线单元是共转动轴地在同一平面内旋转;用于对所述转动装置的旋转姿态进行控制的转动控制单元;用于将系统的数据向外部发送的通信单元,与所述接收机单元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双速旋转扫描干涉式辐射成像系统,其特征是,至少两 个天线单元的相位中心到转动轴的距离不相等。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双速旋转扫描干涉式辐射成像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至 少两个天线单元的相位中心到转动轴的距离有两种,分别为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 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速旋转扫描干涉式辐射成像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 二距离乙和第一距离乙满足如下公式-+丄m》"^""i~~^~ 2 sin 其中,^为所述天线单元的波束宽度,^为系统所要求的角度分辨率,义为系统接 收电磁信号的波长。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双速旋转扫描干涉式辐射成像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天线单元是步进式旋转或者是往复式步进旋转。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双速旋转扫描干涉式辐射成像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 步进式旋转中,步距角可以是时变的。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双速旋转扫描干涉式辐射成像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天线单元是连续式旋转,当连续旋转扫描时,具有第一距离的天线单元和具有 第二距离的天线单元的旋转角速度不相同;或者所述天线单元是往复式连续旋转。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双速旋转扫描干涉式辐射成像系统,其特征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速旋转扫描干涉式辐射成像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天线单元,与天线单元连接用于接收天线单元信号的接收机单元;其特征是,还包括转动装置,至少两个天线单元分别通过连接装置与所述转动装置相连接,所述转动装置驱动各天线单元独立地旋转并且各天线单元是共转动轴地在同一平面内旋转;用于对所述转动装置的旋转姿态进行控制的转动控制单元;用于将系统的数据向外部发送的通信单元,与所述接收机单元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降低观测系统的复杂度,减少成本;提高系统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文档编号G01S13/89GK201083834SQ20072010372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日
发明者浩 刘, 季 吴, 成 张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