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偏振光测试通道有屏护作用的旋光仪试管恒温夹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2900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偏振光测试通道有屏护作用的旋光仪试管恒温夹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偏振光测试通道有屏护作用的旋光仪试管恒温夹套 装置,属于光学仪器领域。
背景技术
旋光仪是用于测量旋光物质的旋光度方向和大小的仪器。常见的旋光仪主要有两大类圆盘式旋光仪,以及,数字显示式自动旋光 仪;后者较为先进,目前实验室普遍使用后一类旋光仪。市售的数字显示式自动旋光仪品牌繁多,它们的外形相似,大多数呈箱形, 除自动读数及显示机构彼此间会有所不同之外,其它主要结构组件以及主要结 构组件相互之间的装设位置关系或装配关系或连接关系基本相同;其中,样品 室是各品牌产品都必须具备的必要构件,它的内腔形貌通常呈盒形或箱形,用 于放置盛有待测样品的旋光试管。样品室的空间体积通常远大于旋光试管的体 积。属于数字显示式自动旋光仪这一类的产品还常被称为数显自动旋光仪、自 动旋光仪、全自动旋光仪、半自动旋光仪、数字式自动旋光仪、数字式旋光仪、 数字旋光仪、数显旋光仪。各品牌产品的原理介绍、线路图、主要结构组件相 互之间的装设位置关系图或装配关系图或连接关系图等资料,均可向相关厂家 直接索取或在线下载;简言之,"数字显示式自动旋光仪" 一词的技术含意是 公知的。本案中将数字显示式自动旋光仪简称为数显旋光仪。依据所测旋光度的方向和大小可以确定相关物质溶液的浓度、纯度,并可 作为判断有机物质的分子结构的重要依据。旋光物质的旋光度主要取决于物质 本身的结构,另外,还与光线透过物质的厚度,以及,测量时所用光的波长和温度有关。当测量在温度、波长和溶剂一定时,各种具有旋光性物质的比旋光 度为一定值,从而可用于观测这些物质的旋光能力,通过观察被测系统在反应 过程中旋光度的变化还可以观测反应的进程。在这当中,温度对旋光度的影响 极大,而许多实验项目均需要在一定恒温条件下进行。温度变化会使旋光管因 热胀冷縮而改变长度,并导致待测液体的密度发生变化。另外,温度变化还可 能使待测物质分子之间发生缔合或解离,使旋光度发生改变。本案设计人在工作中使用某品牌数显旋光仪进行化学动力学相关实验教学 时,注意到,随着实验观测时间的延续,数显旋光仪的样品室温度越来越高, 其变化幅度已达到对化学动力学数据观测产生严重影响的程度,这是一个必须 解决的问题。数显旋光仪样品室温度升高的原因,应当是由于长时间观测使用, 仪器内部光机电系统热量积累所致。各品牌数显旋光仪的原理、构造甚至连外形都基本类似,对于短时观测, 温升影响不大,但是,在长时间观测使用中,例如应用于化学动力学数据观测 时,都会发生同样的温升影响问题。为了解决实验观测使用过程中旋光仪试管的恒温控制问题,中国宁波大学 的李榕生等陆续地提交了若干项相关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案,其中,申请号为200720150059.4的申请案提供的的装置方案是这样的该装置包括弹力夹, 以及,两支槽形管,槽形管的横断面呈弯月形或U形,每一支槽形管的两端上 各有一个接口,分别位于槽形管两端上的接口通过槽形管彼此相互联通,每一 支槽形管的一个侧边与另一支槽形管的一个侧边相互铰接,其要点是,弹力夹 的数量是两个,以及,每一个弹力夹的夹持端的两个相对的夹持臂分别与两支 槽形管的表面铰接。该案题为"操作着力点均衡分散的旋光仪试管恒温夹套装 置"。申请号为200720150059.4的申请案所提供的恒温装置在使用时必须经由 两支软管分别与超级恒温槽的出水口及进水口联通,这就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为安放通恒温水的两支软管,数显旋光仪样品室的盖板必须部分地掀起,而样 品室盖板的部分掀起将导致漏光,也就是说,此情形下会有来自仪器之外的杂 光漏进样品室,并因此干扰偏振光观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申请号为200720150059.4的申请案的方案进行改进,发展出一种对偏振光测试通道有屏护作用的旋光仪试管恒 温夹套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案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该方案提供的装置是一种对 偏振光测试通道有屏护作用的旋光仪试管恒温夹套装置,该装置包括两个弹力 夹,以及,两支槽形管,槽形管的横断面呈弯月形或U形,每一支槽形管的两 端上各有一个接口 ,分别位于槽形管两端上的接口通过槽形管彼此相互联通, 每一支槽形管的一个侧边与另一支槽形管的一个侧边相互铰接,每一个弹力夹 的夹持端的两个相对的夹持臂分别与两支槽形管的表面铰接,本案改进之处是, 在所述槽形管的端部装设有檐状突出物。所述檐状突出物是檐状物。前文已述 及,为安放通恒温水的两支软管,数显旋光仪样品室的盖板必须部分地掀起, 而样品室盖板的部分掀起将导致漏光,也就是说,此情形下会有来自仪器之外 的杂光漏进样品室,从旋光仪试管角度来看,所述杂光的漏进方向是在旋光仪 试管的侧向,由于样品室内壁的无法彻底消除的光反射作用,漏进的所述杂光 会有一部分射入偏振光测试通道,并因此干扰偏振光观测;本方案所述檐状突 出物的作用是对偏振光测试通道提供延伸屏护,阻挡或削弱所述杂光的综合干 扰,消除或降低射入偏振光测试通道的杂光通量。所述槽形管是中空的横断面 呈弯月形或U形的管道。槽形管的两端上的接口是用于恒温液体流进或流出的 接口。所述槽形管的制造材料例如铜、不锈钢。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使两 支槽形管相互联通的然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些延伸组件,所述延伸组件例如超级恒温槽以及两根延伸 联接软管,所述两支槽形管余下的两个接口可以分别与两根延伸联接软管的一 端联通,两根延伸联接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超级恒温槽的恒温水进口及出口联 通。当两支所述槽形管的凹槽面相对扣合时,则形成与旋光仪试管的细径部分 相对应的管状腔。使用时,将它们的凹槽面扣在旋光仪试管上,把旋光仪试管 的细径部分弹力夹持闭合其中,之后,将拖带有恒温水软管的恒温夹套装置连 同闭合其中的旋光仪试管一起放入样品室,并且,尽可能少留空档地虚掩上样 品室盖板,接通恒温水,就可以在指定温度进行温度恒定的杂光干扰较弱的旋 光度测量工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装置结构中装设的檐状突出物对偏振光测试通道 形成有效的延伸屏护,该结构能够阻挡或削弱所述杂光的综合干扰,该结构能 够消除或降低实验过程中射入偏振光测试通道的杂光通量。

图1是本案实施例示意图。图中,1、 12、 15、 24分别是四片檐状突出物,10、 17分别是两支槽形管, 3、 11、 16、 23分别是用于恒温水流进或流出的四个接口, 4是将槽形管10和 槽形管17联通起来的软管,6、 9分别是两个弹力夹,5、 22分别是弹力夹6 的夹持端的两个相对的夹持臂,8、 19分别是弹力夹9的夹持端的两个相对的 夹持臂,13、 14分别是两支延伸联接软管,2、 7、 18、 20、 21分别是五个装 设位置不同的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展示的本案实施例中,接口 3与接口 11经由槽形管10相互贯通, 接口 16与接口23经由槽形管17相互贯通,槽形管10的接口3与槽形管17 的接口 23经由软管4相互联通,槽形管10的接口 11与延伸联接软管13联通, 槽形管17的接口 16与延伸联接软管14联通,延伸联接软管14的向外延伸的那一端与超级恒温槽的恒温水出水口联通,延伸联接软管13的另一端与超级恒 温槽的恒温水进水口联通,弹力夹6的夹持端的两个相对的夹持臂分别是夹持 臂5以及夹持臂22,夹持臂5与槽形管10的表面通过铰链2相互铰接,夹持 臂22与槽形管17的表面通过铰链21相互铰接,弹力夹9的夹持端的两个相 对的夹持臂分别是夹持臂8以及夹持臂19,夹持臂8与槽形管10的表面通过 铰链7相互铰接,夹持臂19与槽形管17的表面通过铰链18相互铰接,并且, 槽形管10的一个侧边与槽形管17的一个侧边通过铰链20相互铰接,在槽形 管10的两端分别装设有檐状突出物1以及檐状突出物12,在槽形管17的两端 分别装设有檐状突出物15以及檐状突出物24,图中的箭头符号示意恒温水流 向。槽形管10以及槽形管17的长度尺寸略微短于旋光仪试管的细径部分的长 度尺寸,以便于安装时嵌入其中,槽形管10和槽形管17闭合后形成的管状腔 正好与旋光仪试管的细径部分契合。在与旋光仪试管配合使用的情形下,当槽 形管10和槽形管17相对闭合时,各檐状突出物的端部延伸至旋光仪试管端头 之外,整个旋光仪试管连同其首尾皆隐于其中。
权利要求1.对偏振光测试通道有屏护作用的旋光仪试管恒温夹套装置,该装置包括两个弹力夹,以及,两支槽形管,槽形管的横断面呈弯月形或U形,每一支槽形管的两端上各有一个接口,分别位于槽形管两端上的接口通过槽形管彼此相互联通,每一支槽形管的一个侧边与另一支槽形管的一个侧边相互铰接,每一个弹力夹的夹持端的两个相对的夹持臂分别与两支槽形管的表面铰接,其特征是,在所述槽形管的端部装设有檐状突出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偏振光测试通道有屏护作用的旋光仪试管恒温夹套装置,属于光学仪器领域。当拖带有恒温水软管的旋光仪试管恒温夹套装置连同弹力夹持其中的旋光仪试管被一起放入样品室时,因软管的隔挡,样品室盖板不能充分合上,此情形下会有来自仪器之外的杂光漏进样品室,并因此干扰偏振光观测。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弱化或消除所述漏光干扰。本案装置包括与两个弹力夹装设在一起的两支通水槽形管,每一支通水槽形管的一个侧边与另一支通水槽形管的一个侧边相互铰接,每一个弹力夹的夹持端的两个相对的夹持臂分别与两支通水槽形管的表面铰接,要点是,在槽形管的端部装设有檐状突出物。该檐状突出物对偏振光测试通道有屏护作用。
文档编号G01N21/21GK201110827SQ20072018710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5日
发明者岳 宋, 李榕生, 淼 水, 霞 王 申请人:宁波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