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亮度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602918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源亮度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背光源亮度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源亮度控制方法,特别是指一种以脉宽调变信号控制屏幕背光的屏幕背光源亮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各种电子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可携式导航装置(PortableNavigationDevice,PND)等的屏幕背光源多采用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CathodeFluorescentLamp,CCFL)及发光二极管(LED)两种,而在诸多LED背光源亮度控制的方法中,其中一种是利用脉冲宽度调变(PulseWidthModulation,P丽)技术来完成,其控制的原理是由一系统芯片(System-on-a-Chip,SoC)提供一脉宽调变信号及电源给一背光控制IC,使依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dutycycle)不同来调整输出至LED背光源的电流大小,进而控制且维持背光源的亮度。而当控制背光源从关闭(OFF)到开启(ON)时,系统芯片是直接提供一其责任周期对应背光源所需亮度的脉宽调变信号及电源给背光控制IC,使直接点亮背光源,而当要关闭背光源时,系统芯片则停止输出脉宽调变信号及电源给背光控制IC,使背光源熄灭。然而此种控制方式使得背光源一下子从暗转亮或从亮转暗,容易导致使用者眼睛感到不适,且在视觉上亦不甚美观。
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以渐进式调整背光源亮度的背光源亮度控制方法。于是,本发明背光源亮度控制方法是用以提供一脉宽调变信号给一背光控制电路,使该背光控制电路控制一背光源的亮度渐进地改变,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设定该脉宽调变信号的一目标责任周期;(b)改变该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且改变量小于该脉宽调变信号的目标责任周期与初始责任周期的差值的绝对值,并提供该脉宽调变信号给该背光控制电路;(c)判断该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是否达到目标责任周期,若是,执行步骤(d),否则重复步骤(b);及(d)提供该脉宽调变信号给该背光控制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功效在于,渐进式的调整背光源的亮度,可避免使用者眼睛不会因为画面瞬间变化而感到不适,且又可以增加视觉上的美观。为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1是一电路方块示意图,说明本发明背光源亮度控制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图2是一流程图,说明本发明背光源亮度控制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l,为本发明背光源亮度控制装置的较佳实施例,该控制装置1主要是应用于电子装置2的屏幕背光源,例如液晶显示器、可携式导航装置(PortableNavigationDevice,PND)等,用以产生一脉宽调变信号给背光控制电路3,使其可以渐进地调整背光源4的亮度。本发明的控制装置l可以整合于一系统芯片(System-on-a-Chip,SoC),其中并包括一控制单元11及一脉宽调变模块(PulseWidthModulation,P丽)12。控制单元11耦接于脉宽调变模块12,并控制脉宽调变模块12产生一脉宽调变信号,而背光控制电路3耦接于脉宽调变模块12,且根据该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dutycycle),对耦接于背光控制电路3的背光源4的亮度作调整。在本实施例中,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与亮度成正比,也就是说责任周期越大则亮度越高,当然,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与亮度亦可成反比关系,责任周期越小则亮度越高,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参阅图2,本发明背光源亮度控制方法可由一个储存在计算机可读取记录媒体(例如设在控制装置1中的闪存(flash))中的软件程序来实现,以供控制单元1中读取并加载执行。由于电子装置2的背光源4从开到关(其亮度从亮到全暗)的控制原理与背光源4从关到开(其亮度从全暗到亮)相同,故以下将只以背光源4从关到开来说明控制单元1的控制流程。步骤51,一开始背光源4为关闭,即背光控制电路3控制背光源4亮度为全暗(第一亮度),当背光源4欲要被开启时,控制单元11会从一缓存器(图未示)读取预设的脉宽调变信号的一目标责任周期,在此假设该目标责任周期为50%。步骤52,控制单元11控制脉宽调变模块12,使其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增加1%,也就是该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变为1%,且脉宽调变模块12会将此脉宽调变信号提供至背光控制电路3,使输出对应的电流驱动背光源4产生对应的亮度。步骤53,控制单元11判断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是否达到50%,若是则执行步骤54,否则重复执行步骤52。换言之,由于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已在上述步骤改变为1%,但是仍未达到50%,故会跳回步骤52并重复步骤53及52直到脉宽调变模块12输出的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达到50%,且在脉宽调变模块12输出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逐渐递增的过程中,背光控制电路3会对应产生逐渐递增的电流驱动背光源4,使得背光源4的亮度逐渐增加至一定值(第二亮度),而完成渐进点亮背光源4的程序。步骤54,因此,当脉宽调变模块12输出的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已经达到点亮背光源4的目标责任周期(50%)后,脉宽调变模块12则会持续输出责任周期为50%的脉宽调变信号至背光控制电路3,使背光控制电路3对应控制背光源4维持在该亮度。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步骤51中,脉宽调变信号的目标责任周期并不以本实施例所假设的50%为限,其可为前一次电子装置2在使用时,背光源4亮度所对应的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举例来说,若电子装置2的前是在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为60%的背光源4亮度下被关闭,则控制单元11会在电源消失的前,在缓存器中将目标责任周期设定为60%,因此当电子装置2重新被开启时,其背光源4经过上述步骤5153后将会被设定为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为60%时的亮度。此外,脉宽调变信号的初始责任周期为0%,而每一次的增加量为1%,也就是说脉宽调变信号会历经50次的调变,其责任周期才会达到目标责任周期,而在递增的过程中,背光源4的亮度亦会随着责任周期的增加而渐亮,故使用者的眼睛不会有因背光源4一下子从暗转亮所导致的不适。当然,每次责任周期的增加量会与历经调变的次数成反比,例如每次责任周期增加2%,则只需25次的调变即可达到目标责任周期。另外,责任周期的增加量也可以每次皆不相同,但是不管是使用哪种方法,其增加量的总合会皆为脉宽调变信号的目标责任周期与初始责任周期的差值的绝对值。同样地,针对电子装置2的背光源4从开启到关闭,亦可通过上述方式,只是脉宽调变信号的目标责任周期为0%,且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会从某一定值(即背光源4开启时对应的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递减至0%,而背光源4亮度会随着责任周期的减少而渐暗,故使用者亦不会因为画面亮度的瞬间变化而感到不适。此外,本发明背光源亮度控制方法不仅用于背光源4在开启与关闭之间切换的两个状态而已,亦可用于当电子装置2进入省电模式而使背光源4亮度减弱时,只要脉宽调变信号的目标责任周期被改变,控制单元ll皆可以利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渐进式的改变背光源4为对应该目标责任周期的亮度。综上所述,本发明背光源亮度控制方法通过渐进式的改变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使得背光源会随着责任周期而渐进式地调整,不仅不会有因背光源瞬间改变亮度而导致使用者眼睛的不适,也更增加了美观。权利要求一种背光源亮度控制方法,用以提供一脉宽调变信号给一背光控制电路,使该背光控制电路控制一背光源的亮度渐进地改变,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设定该脉宽调变信号的一目标责任周期;(b)改变该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且改变量小于该脉宽调变信号的目标责任周期与初始责任周期的差值的绝对值,并提供该脉宽调变信号给该背光控制电路;(c)判断该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是否达到该目标责任周期,若是,执行步骤(d),否则重复步骤(b);及(d)持续提供该脉宽调变信号给该背光控制电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亮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脉宽调变信号的初始责任周期为零,其控制该背光源亮度为全暗,且该目标责任周期控制该背光源产生一预定亮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亮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脉宽调变信号的初始责任周期为一定值,其控制该背光源亮度为一亮度,且该目标责任周期为零,其控制该背光源亮度为全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亮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脉宽调变信号的初始责任周期为一定值,其控制该背光源亮度为一第一亮度,且该目标责任周期为另一定值,其控制该背光源亮度为一第二亮度。5.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背光源亮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b)中,若该目标责任周期大于该初始责任周期,则该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被增加,若该目标责任周期小于该初始责任周期,则该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被减少。6.如权利要求l-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亮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执行步骤(b)时,该脉宽调变信号的改变量为一定值,且重复步骤(b)—定次数后的定值总合为该脉宽调变信号的目标责任周期与初始责任周期的差值的绝对值。7.如权利要求l-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亮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执行步骤(b)时,该脉宽调变信号的改变量为变动值,且重复步骤(b)—定次数后的改变量总合为该脉宽调变信号的目标责任周期与初始责任周期的差值的绝对值。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亮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b)中,该脉宽调变信号的改变量为1%。9.一种背光源亮度控制装置,用以提供一脉宽调变信号给一背光控制电路,使渐进地控制一背光源的亮度,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源亮度控制装置包含一脉宽调变模块,用以产生一脉宽调变信号;及一控制单元,耦接于该脉宽调变模块,并控制该脉宽调变模块,使该脉宽调变信号从一初始责任周期渐进地改变,直到该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达到一目标责任周期。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源亮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脉宽调变模块所产生的脉宽调变信号每次的改变量小于该脉宽调变信号的目标责任周期与初始责任周期的差值的绝对值。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源亮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所发出的该脉宽调变信号的初始责任周期为一定值,其控制该背光源亮度为一第一亮度,且该目标责任周期为另一定值,其控制该背光源亮度为一第二亮度。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源亮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若该目标责任周期大于该初始责任周期,则该控制单元会控制该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增加,若该目标责任周期小于该初始责任周期,则该控制单元会控制该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减少。13.如权利要求9-1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亮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每次对该脉宽调变信号的改变量为一定值,且重复一定次数的改变量总合为该脉宽调变信号的目标责任周期与初始责任周期的差值的绝对值。14.如权利要求9-1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亮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每次对该脉宽调变信号的改变量为变动值,且重复一定次数的改变量总合为该脉宽调变信号的目标责任周期与初始责任周期的差值的绝对值。全文摘要本发明揭示一种背光源亮度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背光源亮度控制方法,用以提供一脉宽调变信号给一背光控制电路,使背光控制电路控制一背光源的亮度渐进地改变,该控制方法首先会设定脉宽调变信号的一目标责任周期,再改变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且改变量小于脉宽调变信号的目标责任周期与初始责任周期的差值的绝对值,并提供脉宽调变信号给背光控制电路,随后判断脉宽调变信号的责任周期是否达到目标责任周期,若是,则持续提供该脉宽调变信号给背光控制电路,否则重复上述步骤。本发明的功效在于,渐进式的调整背光源的亮度,可避免使用者眼睛不会因为画面瞬间变化而感到不适,且又可以增加视觉上的美观。文档编号G01C21/34GK101751862SQ20081021947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8日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8日发明者蔡镈垒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