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水平向大行程电动振动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35658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频水平向大行程电动振动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振动台,具体来说是一种低频水平向大行程 电动振动台。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振动台有频带宽,性能好,操作方便等优点。广泛用于激 光干涉法震动校准装置中的标准振动台,在低频段对其技术性能的要求
是波形失真度小,横向震动比小,行程大,为了闭环控制的需要,还要 求二次谐振频率高。为了达到上述要求,现有技术有两种, 一是用一个台 面, 一组动静导轨组,两个动圈架,两个动圈,两个磁路。但这种方案成 本高,调试难度大。二是去掉一个磁路、 一个动圈及一个动圈架,而在动 圈架上增加一个动静导轨组,称为双导轨结构。但这增加了加工、调试和 维护的难度,增加了可动部分质量,且降低了二次谐振频率。其综合结果 并不比双磁路结构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水 平向大行程标准振动台,这种振动台具有单导轨、低失真度、低横向震动 比,加工、调整、维护简单,二次谐振频率高,没有"触雷"现象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釆用的技术方案是台面底部叙有动 导轨,静导轨位于动导轨下方,其上开有多个气孔或油孔,动圈架一端固 定在台面CD侧面上,另一端饶有动圈,动圈位于磁路磁隙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独特设计了将动导轨安装在台面底部,使动导轨与台 面成为一个整体,并使台面带有A、 B、 C、 D四个脚的结构,从而使振动 台具有了单导轨、低失真度、低横向振动比,加工、调整、维护简单,二 次谐振频率高,没有"触雷"现象等优点,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台面与动圈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台面与动圈架结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由图l一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是台面3底部装有动导轨5,静导轨 6位于动导轨5下方,其上开有多个气孔或油孔7,动圈架4一端固定在 台面3CD侧面上,另一端饶有动圈2,动圈2位于磁路1磁隙内部。
台面3有四个脚A、 B、 C、 D,其中脚A、脚B位于台面3同一侧面, 脚C、脚D位于台面3另一侧面,且A、 C连线,B、 D连线分别与静导轨 平行,脚A、脚B长度相等,脚C、脚D长度相等。
当单边加上动圈架及动圈时,台面-动导轨-动圈系统的重心移到了动 圈架端,由于行程太大,当台面往右移动至极端位置时,AB方向静导轨 的左孔会暴露出来,出现"触雷"现象。所谓"触雷"现象,就是静导轨 打孔供气(或油)与动导轨间形成一层气(或油)膜,动导轨运动时,不 与静导轨发生摩擦。在大行程的情况下,动导轨覆盖不了静导轨的全部气 孔,这样在动导轨运动时,其前端会触到一些气(或油)孔喷出的气(或 油)柱,后沿会脱离一些气(或油)孔,这时动导轨就会受到一些小的脉 冲力,在运动波形上出现一些小的脉冲,就像触到地雷产生爆炸一样,我 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触雷"现象。
'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实现振动台具有单导轨、低失真度、低横向震动比, 加工、调整、维护简单,二次谐振频率高等优点,并且由于将台面的形状 设计成如图2所示,呈龟状,有四个脚A、 B、 C、 D,在图3中当台面往 右移动至极端位置时,A、 B脚盖住了原本因为行程太大而暴露出来左孔7 ',从而避免了 "触雷"现象的发生。而台面移到右端时,右孔支撑不住 台面系统,动静导轨之间会出现摩擦,为了不出现摩擦,静导轨必'须在右 孔右边新打气(或油)孔7〃 ,这样台面往左运动到极端位置时,新打的 气(或油)孔7〃又会暴露出来,为克服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加了 C、 D 脚。其中A、 B脚长度相等,C、 D脚长度也相等,但A、 B和C、 D长度不 一定相等,它们的长度和差别根据台面行程的大小决定,但在较短的行程 时,可不要A, B脚。
权利要求1. 一种低频水平向大行程电动振动台,包括台面(3)、动导轨(5),其特征在于台面(3)底部装有动导轨(5),静导轨(6)位于动导轨(5)下方,其上开有多个气孔或油孔(7),动圈架(4)一端固定在台面(3)CD侧面上,另一端饶有动圈(2),动圈(2)位于磁路(1)磁隙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水平向大行程电动振动台,其特征在于台面(3)有四个脚A、B、C、D,其中脚A、脚B位于台面(3)同一侧面,脚C、脚D位于台面(3)另一侧面,且A、C连线,B、D连线分别与静导轨平行,脚A、脚B长度相等,脚C、脚D长度相等。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低频水平向大行程电动振动台,其特征在于台 面(3)有四个脚A、 B、 C、 D,其中脚A、脚B位于台面(3)同一侧面, 脚C、脚D位于台面(3)另一侧面,且A、 C连线,B、 D连线分别与.静导 轨平行,脚A、脚B长度相等,脚C、脚D长度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频水平向大行程电动振动台,台面底部装有动导轨,静导轨位于动导轨下方,其上开有多个气孔或油孔,动圈架一端固定在台面CD侧面上,另一端饶有动圈,动圈位于磁路磁隙内部。由于本实用新型独特设计了将动导轨安装在台面底部,使动导轨与台面成为一个整体,并使台面带有A、B、C、D四个脚的结构,从而使振动台具有了单导轨、低失真度、低横向振动比,加工、调整、维护简单,二次谐振频率高,没有“触雷”现象等优点,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文档编号G01M7/02GK201273853SQ20082009070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1日
发明者杨学山, 杨巧玉, 舒毓龙 申请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